心理咨詢師考試:合理情緒治療(RET)的家庭作業(yè)

字號:

理情緒治療是在改變人的認知上下功夫,但要改變人的信念與思維方式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因此,治療不但需要治療者的努力,也需要來訪者本人的努力。認知的家庭作業(yè)正是為此而設立的。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來訪者可以更好地掌握會談之中的內容,并且學會自己與自己不合理的信念進行辯論。
    認知的作業(yè)主要有:合理情緒治療自助量表(RET Self—Help Form) 。
    1.合理情緒治療的自助量表
    這是由艾利斯在美國紐約創(chuàng)立的合理情緒治療研究所特制的一種自助表格。
    其內容為,先讓填表者找出A和C,然后再找B。表中列有十幾種常見的不合理信念,填表者可從中找出符合自己情況的B,若還有其他的不在此列中的不合理信念可單獨列出。接下來是請?zhí)畋碚咦约鹤鯠,對自己所有的不合理信念,一一進行質疑式的辯論。最后是填寫E,即通過自己與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辯論而達到了什么情緒的和行為的效果。
    下面的例子是一位心理系的女大學生在學習合理情緒療法時做的RET練習: 收藏心理咨詢師站!
    認知治療的家庭作業(yè)
    問題:每次看見母親嚴肅的樣子,就非??只?,擔心自己有什么事做錯了。只要母親沒有笑容,就感到焦慮,有壓力,非常不舒服。一旦母親笑了,才感到好些。但笑容一消失,一切的焦慮和煩惱又回來了,每天這樣,非??鄲馈?BR>    誘因(A):母親常有不笑的時候。這樣每天都不時地看到母親嚴肅的面孔。
    信念(B):
    (1)母親只要沒有不順心的事就必然滿面笑容,母親只要不笑,就必然是在生氣。
    (2)我決不能做錯事,只要做一點錯事,就會惹母親生氣,就不是好女兒。如果經常使母親生氣,我就不是個孝順的女而,就是罪大惡極。
    (3)母親對我的要求必定非常嚴格,只要我出一點毛病,母親就一定會板起面孔生我的氣。而母親一旦不高興,也必定是我惹的。
    結果(C):每日緊張焦慮,唯恐做錯什么事,很難受。
    辯論(D):在B(1)(2)(3)中所列的觀念符合邏輯嗎?請自己回答。
    (1)一個人只要不笑,就必定是在生氣,這對嗎?
    答:好像不對,人在心情平靜甚至有高興事時,也有可能不笑。人不可能有那么多煩惱,而只要不煩惱就笑,笑肌就會累僵了。所以人們經常是不笑的。母親與常人沒有什么不同之處,所以也會經常不笑。這樣,不笑并不意味著生氣!
    (2)即使母親不笑是在生氣,就一定是針對我嗎?
    答:不一定。母親的生活中除了女兒,還有許多其他事情,比如工作、社會活動、家事等。她即使不高興,也不一定是因為我做錯了什么事,有可能是工作不順心,家務繁重,或在外受了售貨員的氣,都有可能的。
    (3)即使母親不笑是因為生我的氣,就一定糟糕透了嗎?
    答:也不一定。應當想到人不可能不出錯,如果做錯了事,母親不高興,也是人之常情,這并不表明母親就認為我是壞女兒。生氣只不過是宣泄不良情緒的有效方式,情緒宣泄了,心情可能就慢慢變好!
    效果(E):通過自己與自己辯論,可以消除一些緊張情緒,但心里仍隱隱有些不通暢。后來回家去,在母親不笑時問一些“您在想什么?”“您覺得我比別人的女兒如何?”這樣的問題,發(fā)現(xiàn)母親時常只是在考慮工作上的事,在動腦筋想問題,所以不笑。而且母親認為我是很合格的女兒,感到比較滿意。這樣就比較徹底地解決了問題?,F(xiàn)在雖然在見到母親不笑時仍會不夠放松,但這大概是慣性。以后相信會逐漸好轉直至焦慮完全消失。
    這個女學生后來還自己做了調查,有了信息反饋,更進一步認識到自己以前的看法的不合理。但在生活中,有些事情是無法得到這樣的信息反饋的,那時,與不合理信念的辯論要反復做,才可以達到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