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考刑法犯罪和犯罪構成要件考點模擬試題4

字號:

三、案例分析
    1.甲用汽車非法倒賣香煙被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連車帶貨扣押。第二天晚上,甲即帶上尖刀、鉗子,潛入工商所,實施盜竊,試圖將自己的汽車盜回。當甲正在用犯罪工具撬車門時,被值班人員發(fā)現(xiàn)。當值班人員來抓他時,甲用尖刀刺傷了一名值班人員。甲的盜車行為侵犯的客體是什么?
    2.李某(男)與張某(女)熱戀,后李提出分手,但張不同意。某日,張跑到李家,與李言談不和發(fā)生爭吵。張在李家里當著李的面喝下自備的敵敵畏農(nóng)藥。5分鐘后,李見張的嘴角流出唾沫,即獨自鎖門外出,后張被送醫(yī)院搶救無效死亡。問:李對張之死,是否應負刑事責任?
    3.甲乙互毆,甲因受重傷而昏厥,乙懷疑甲已死亡,將其推到河中,以圖銷尸滅跡。甲因河中水溫很低,頓時蘇醒,在河中掙扎呼救,但周圍無人救援。乙對于甲的呼喊置之不理,甲因而溺死。對乙的行為應如何處理?
    4.山民甲(善捕蛇)捕得毒蛇一條,置家中木桶內(nèi),乙至甲家,酒醉后洗手,被桶中蛇咬中毒,經(jīng)救截去一臂。請說明甲的行為是否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5.甲乙因事爭執(zhí)互毆,甲用鐵條打乙,乙遂抽刀相向,乙妻恐怕事情鬧大,奮力奪下乙手中的刀,又恐丈夫吃虧,順手拾起一木板遞與其夫,乙持木板與甲相抗,不想木板上的鐵釘打中甲的太陽穴,致甲死亡。
    根據(jù)刑法理論,從主、客觀兩個方面分析乙及其妻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如果構成犯罪,罪名是什么?若不構成犯罪,理由是什么?
    6.被告人江某在搬運站做過多年的三輪車搬運工,熟悉搬運工作。1995年5月某日,江某的三輪車壞了,向同事張某借了一部舊車暫用。張某告訴江某,此車車閘失靈。江某說,我騎了幾十年的車,沒關系。當日,江某運貨將車騎至搬運站附近一斜坡處,為減小慣性,卸下一些貨物后,駕車下坡。終因車重坡陡,車閘不靈,將一行人撞成重傷,對江某的行為應怎樣認定和處理?并請說明理由。
    7.1999年3月涂某(女,57歲,不識字)的女兒許某生小孩,涂到女兒家探望。一天上午,涂見女婿姚某從床底下取出一瓶藥酒來喝,涂問姚這種藥酒治什么病,姚某說治腰痛,姚某喝后將藥酒瓶放回原處。過了兩天,涂的親戚唐某、吳某也來看望許某,涂與女兒熱情招待。快吃中午飯時,唐某說:"我的風濕病又犯了,腰痛。"涂聽后說:"我的女婿泡有藥酒,治腰桿痛很有效,我倒點給你們吃。"唐某說可以。涂即到姚某的房間,從床底摸出一個瓶子(此瓶同藥酒顏色一樣,但大小有差異),以為是藥酒(實為敵敵畏)倒入藥碗內(nèi),約有一兩,端給唐某,唐某接過后與吳某各喝一半,不久唐某、吳某即感惡心、嘔吐、頭昏、四肢無力,涂和許急忙喊在山上干活的姚某返回,姚某一看瓶子,說,此瓶裝的是敵敵畏。立即到村醫(yī)療所請醫(yī)生搶救,但為時已晚,唐及吳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問:涂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8.紀某在14歲之前盜竊各類財物總計約7000余元。14歲生日那天,紀某邀集幾個朋友到一飯館吃飯。飯后回家途中,紀某看到一行人手拿一個提包,即掏出隨身攜帶的彈簧刀將持包人刺傷把包搶走,包內(nèi)有手提電話一部、現(xiàn)金5000余元。第二天紀某出門游逛,見路邊停著一輛吉普車,即設法打開車門,將車開走。行駛途中,因操作生疏,將在車站候車的3人撞倒,二死一傷。紀某不僅未停車,反而加大油門逃走。當日下午,紀某將汽車以兩萬元的價格賣出,后被抓獲。請對紀某的上述各行為從刑法角度進行分析并說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