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根據犯罪構成理論,并結合刑法分則的規(guī)定,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甲某晚潛入胡某家中盜竊貴重物品時,被主人發(fā)現。甲奪門而逃,胡某也沒有再追趕。甲就躲在胡某家墻根處的草垛里睡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村長高某路過時,發(fā)現甲行蹤詭秘,就對其盤問。甲以為高某發(fā)現了自己昨晚的盜竊行為,就對高某進行打擊,致其重傷。甲構成盜竊罪、故意傷害罪,應數罪并罰
B.乙在大街上見趙某一邊行走一邊打手機,即起歹意,從背后用力將其手機搶走。但因用力過猛,致使趙某絆倒摔成重傷。乙同時構成搶奪罪、過失致人重傷罪,但不應數罪并罰
C.丙深夜入室盜竊,被主人李某發(fā)現后追趕。當丙跨上李某家院墻,正準備往外跳時,李某抓住丙的腳,試圖拉住他。但丙順勢踹了李某一腳,然后逃離現場。丙構成搶劫罪
D.丁騎摩托車在大街上見婦女田某提著一個精致皮包在行走,即起歹意,從背后用力拉皮包帶,試圖將皮包搶走。田某頓時警覺,拽住皮包帶不放。丁見此情景,突然對摩托車加速,并用力猛拉皮包帶,田某當即被摔成重傷。丁構成搶劫罪而不構成搶奪罪
32、某晚,崔某身穿警服,冒充交通民警,騙租到個體女司機何某的夏利出租車。當車行至市郊時,崔某持假槍搶走何某人民幣1000元,并將何某一腳踹出車外,使何某身受重傷,崔某乘機將出租車開走。本案中屬于搶劫罪法定加重情節(jié)的有哪些?( )
A.持槍搶劫
B.冒充軍警人員搶劫
C.搶劫致人重傷
D.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
33、甲乘坐長途公共汽車時,誤以為司機座位后的提包為身邊的乙所有(實為司機所有);乙中途下車后,甲誤以為乙忘了拿走提包。為了非法占有該提包內的財物(內有司機為他人代購的13部手機,價值2.6萬元),甲提前下車,并將提包拿走。司機到站后發(fā)現自己的手提包丟失,便報案。公安人員發(fā)現甲有重大嫌疑,便詢問甲,但甲拒不承認,也不交出提包。關于本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由于甲誤認為提包為遺忘物,所以,甲的認識錯誤屬于事實認識錯誤
B.由于甲誤認為提包為遺忘物,因而沒有盜竊他人財物的故意,根據主客觀相統(tǒng)一的原則,甲的行為成立侵占罪
C.由于提包實際上屬于司機的財物,所以,甲的行為成立盜竊罪
D.由于提包實際上屬于司機的財物,而甲又沒有盜竊的故意,所以,甲的行為不成立盜竊罪;又由于甲具有侵占遺忘物的故意,但提包事實上不屬于遺忘物,所以,甲的行為也不成立侵占罪
34、甲將頭痛粉冒充海洛因欺騙乙,讓乙出賣“海洛因”,然后二人均分所得款項。乙出賣后獲款4000元,但在未及分贓時,被公安機關查獲。關于本案,正確的說法有:( )
A.甲與乙構成販賣毒品罪的共犯
B.甲的行為構成詐騙罪
C.乙的行為構成販賣毒品罪
D.甲的行為屬于犯罪未遂
35、下列各種關于偷稅案件的說法,正確的有哪些? ( )
A.納稅人甲進行虛假納稅申報,少繳應納稅款3萬元,占應納稅額15%。在公安機關立案偵查以前已經足額補繳應納稅款和滯納金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
B.納稅人乙因同一偷稅犯罪行為受到行政處罰后,又被移送起訴的,法院不應當受理
C.納稅人丙的偷稅行為跨越若干個納稅年度,其偷稅數額應當累計計算,但其偷稅百分比應當按照其中某納稅年度的百分比確定
D.納稅人丁在兩年內因偷稅受過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且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應當以偷稅罪定罪處罰
36、2004年1月,王某因生活需要非法買賣毒鼠強原液1公斤。由于王某儲存時比較注意,未造成嚴重社會危害。后王某經教育確有悔改表現。對王某的行為應當如何處理? ( )
A.不構成犯罪
B.構成非法買賣、儲存危險物質罪
C.可以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D.應當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37、在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中。犯罪主體只能由國家工作人員構成的犯罪有 ( )
A.刑訊逼供罪
B體罰虐待被監(jiān)管人罪
C.非法剝奪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
D.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罪
38、下列哪些行為的追訴期限應當從挪用行為實施完畢之日起開始計算?( )
A.工商局副局長甲利用職務便利,從工商局挪用5萬元從事賭博活動
B.公安局局長乙利用職務便利,從公安局挪用10萬元給某合伙企業(yè)使用,超過三個月未還
C.環(huán)保局工作人員丙利用職務便利,挪用環(huán)?;?0萬元購買股票
D.土地管理局工作人員丁利用職務便利,分五次共從土地管理局中挪用5萬元為其母親看病,超過半年仍未還
39、甲為某市國有商業(yè)銀行支行副行長,分管貸款審批工作。甲經朋友介紹與某乙相識后交往漸密。一月后,乙找到甲提出想去泰國走私毒品謀利,但缺少資金,希望甲能幫助從其所在銀行辦理貸款。甲安排本行信貸員為乙辦理貸款。取得貸款后,為便于資金的轉移,乙再次找到甲幫忙,甲遂以在本行開戶的、與泰國有合法業(yè)務往來的某企業(yè)的名義,將資金匯往泰國,乙以該筆資金購得大量毒品,售出后及時歸還了貸款。本案中,甲的行為不可能成立的罪名是:( )
A.洗錢罪
B.走私毒品罪
C.違法發(fā)放貸款罪
D.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人員濫用職權罪
A.甲某晚潛入胡某家中盜竊貴重物品時,被主人發(fā)現。甲奪門而逃,胡某也沒有再追趕。甲就躲在胡某家墻根處的草垛里睡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村長高某路過時,發(fā)現甲行蹤詭秘,就對其盤問。甲以為高某發(fā)現了自己昨晚的盜竊行為,就對高某進行打擊,致其重傷。甲構成盜竊罪、故意傷害罪,應數罪并罰
B.乙在大街上見趙某一邊行走一邊打手機,即起歹意,從背后用力將其手機搶走。但因用力過猛,致使趙某絆倒摔成重傷。乙同時構成搶奪罪、過失致人重傷罪,但不應數罪并罰
C.丙深夜入室盜竊,被主人李某發(fā)現后追趕。當丙跨上李某家院墻,正準備往外跳時,李某抓住丙的腳,試圖拉住他。但丙順勢踹了李某一腳,然后逃離現場。丙構成搶劫罪
D.丁騎摩托車在大街上見婦女田某提著一個精致皮包在行走,即起歹意,從背后用力拉皮包帶,試圖將皮包搶走。田某頓時警覺,拽住皮包帶不放。丁見此情景,突然對摩托車加速,并用力猛拉皮包帶,田某當即被摔成重傷。丁構成搶劫罪而不構成搶奪罪
32、某晚,崔某身穿警服,冒充交通民警,騙租到個體女司機何某的夏利出租車。當車行至市郊時,崔某持假槍搶走何某人民幣1000元,并將何某一腳踹出車外,使何某身受重傷,崔某乘機將出租車開走。本案中屬于搶劫罪法定加重情節(jié)的有哪些?( )
A.持槍搶劫
B.冒充軍警人員搶劫
C.搶劫致人重傷
D.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
33、甲乘坐長途公共汽車時,誤以為司機座位后的提包為身邊的乙所有(實為司機所有);乙中途下車后,甲誤以為乙忘了拿走提包。為了非法占有該提包內的財物(內有司機為他人代購的13部手機,價值2.6萬元),甲提前下車,并將提包拿走。司機到站后發(fā)現自己的手提包丟失,便報案。公安人員發(fā)現甲有重大嫌疑,便詢問甲,但甲拒不承認,也不交出提包。關于本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由于甲誤認為提包為遺忘物,所以,甲的認識錯誤屬于事實認識錯誤
B.由于甲誤認為提包為遺忘物,因而沒有盜竊他人財物的故意,根據主客觀相統(tǒng)一的原則,甲的行為成立侵占罪
C.由于提包實際上屬于司機的財物,所以,甲的行為成立盜竊罪
D.由于提包實際上屬于司機的財物,而甲又沒有盜竊的故意,所以,甲的行為不成立盜竊罪;又由于甲具有侵占遺忘物的故意,但提包事實上不屬于遺忘物,所以,甲的行為也不成立侵占罪
34、甲將頭痛粉冒充海洛因欺騙乙,讓乙出賣“海洛因”,然后二人均分所得款項。乙出賣后獲款4000元,但在未及分贓時,被公安機關查獲。關于本案,正確的說法有:( )
A.甲與乙構成販賣毒品罪的共犯
B.甲的行為構成詐騙罪
C.乙的行為構成販賣毒品罪
D.甲的行為屬于犯罪未遂
35、下列各種關于偷稅案件的說法,正確的有哪些? ( )
A.納稅人甲進行虛假納稅申報,少繳應納稅款3萬元,占應納稅額15%。在公安機關立案偵查以前已經足額補繳應納稅款和滯納金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
B.納稅人乙因同一偷稅犯罪行為受到行政處罰后,又被移送起訴的,法院不應當受理
C.納稅人丙的偷稅行為跨越若干個納稅年度,其偷稅數額應當累計計算,但其偷稅百分比應當按照其中某納稅年度的百分比確定
D.納稅人丁在兩年內因偷稅受過二次行政處罰,又偷稅且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應當以偷稅罪定罪處罰
36、2004年1月,王某因生活需要非法買賣毒鼠強原液1公斤。由于王某儲存時比較注意,未造成嚴重社會危害。后王某經教育確有悔改表現。對王某的行為應當如何處理? ( )
A.不構成犯罪
B.構成非法買賣、儲存危險物質罪
C.可以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D.應當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37、在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中。犯罪主體只能由國家工作人員構成的犯罪有 ( )
A.刑訊逼供罪
B體罰虐待被監(jiān)管人罪
C.非法剝奪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
D.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罪
38、下列哪些行為的追訴期限應當從挪用行為實施完畢之日起開始計算?( )
A.工商局副局長甲利用職務便利,從工商局挪用5萬元從事賭博活動
B.公安局局長乙利用職務便利,從公安局挪用10萬元給某合伙企業(yè)使用,超過三個月未還
C.環(huán)保局工作人員丙利用職務便利,挪用環(huán)?;?0萬元購買股票
D.土地管理局工作人員丁利用職務便利,分五次共從土地管理局中挪用5萬元為其母親看病,超過半年仍未還
39、甲為某市國有商業(yè)銀行支行副行長,分管貸款審批工作。甲經朋友介紹與某乙相識后交往漸密。一月后,乙找到甲提出想去泰國走私毒品謀利,但缺少資金,希望甲能幫助從其所在銀行辦理貸款。甲安排本行信貸員為乙辦理貸款。取得貸款后,為便于資金的轉移,乙再次找到甲幫忙,甲遂以在本行開戶的、與泰國有合法業(yè)務往來的某企業(yè)的名義,將資金匯往泰國,乙以該筆資金購得大量毒品,售出后及時歸還了貸款。本案中,甲的行為不可能成立的罪名是:( )
A.洗錢罪
B.走私毒品罪
C.違法發(fā)放貸款罪
D.國有公司、企業(yè)、事業(yè)人員濫用職權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