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望子成龍 一個高三生家長的陪讀心聲

字號:

高考指南:連載:望子成龍 一個高三生家長的陪讀心聲
    2008年3月1日南下,2日開始正式陪讀。這幾天忙著租房子,搞衛(wèi)生,做采買,請人修冰箱,接通網(wǎng)線,一天兩頓為停課在宿舍床上養(yǎng)病的兒子送飯,真是忙得不亦樂乎。估計定安下來后,俺就會有點閑了。我準備一天一篇日記,以“連續(xù)劇”的形式記錄俺將陪孩子一起走過的高考前后三個多月的心路歷程。努力實現(xiàn)“孩子進大學,老媽出書;把孩子培養(yǎng)成人,把自己培養(yǎng)成才”的諾言。下為開篇。
    序言——我為什么選擇了陪讀
    鄙人孤陋寡聞,不知道陪讀現(xiàn)象(父母陪孩子讀書)是否為中國所獨有。出乎本人預料的是,而今,俺也成了千萬陪讀父母中的一員。
    年輕的鋼琴家朗朗,好像就是他爸爸陪讀“培”出來的,呵呵。兒子小學高年級時,他爸就買了一本寫朗朗及其父朗國任共同奮斗史的傳記——《爸爸的心就這么高》,因為人家的孩子是鋼琴天才,就覺得辭職陪讀這樣冒險和孤注一擲的事離自己相當遙遠。后來也看過關于鋼琴王子李云迪成才之路的報道,其單親母親對孩子要求之嚴,近乎苛刻;再看《哈佛女孩劉亦婷》,其母及繼父為孩子成才同樣挖空心思,殫精竭慮。
    大概是去年吧,斷斷續(xù)續(xù)地看了一部名為《陪讀》的電視劇,只記得里面的情節(jié)很熱鬧,很曲折,悲喜交加的。也只當是藝術(shù),是戲,并沒和自己聯(lián)系起來。在他老爸的蠱惑下,孩子一心想去外地讀高中,死活不愿在本地,本地的省重點看不上他,好的市重點他又看不上。東說東倒,西說西倒,沒有主見的俺就別無選擇地尊重了爺倆的意見。當初以為只是兒一人去外地,但兒子年齡小,當?shù)牟环判模瑏砹藗€“走一送一”,搞得俺更是措手不及。當?shù)谋劝衬艹钥?,黑屋子里地上放個舊床墊,每天與蟑螂老鼠同睡,就這樣過了一年多,后來因為家里有事,提前中斷了陪讀生涯,留兒一人在外地。說是陪讀,其實也陪不了什么,因為經(jīng)常出差,幾個星期見不了兒,不過是每次見面請兒子搓一頓,更多的是象征意味,充其量是一種心理安慰而已。
    陪與不陪,有多大區(qū)別?雖然同樣望子成龍,俺卻難以斷言。
    那么,我為什么選擇了陪讀?
    首先,可能不僅是為孩子,更多的還是為自己。嚴重的職業(yè)倦怠讓我失去了工作的熱情,看不到工作甚至生命的意義。職稱評定的次不如意讓我傷透了心,一直那么努力突然發(fā)現(xiàn)你其實改變不了什么,既改變不了世界,改變不了環(huán)境,改變不了別人,甚至也改變不了自己。強烈的習得性無助讓我看不到努力的價值,努力又如何,不努力又如何?我們都不過是蕓蕓眾生中的一員,不想碌碌無為也難。所謂的事業(yè),說到底不過是養(yǎng)家糊口的一種方式而已。教師是一種崇高的職業(yè),是太陽底下光輝的事業(yè),教師像蠟燭,照亮了別人,燃燒了自己。這些都對,也是俺一貫信奉的,但是燃燒了二十年,突然從未有過的疲憊,累了,倦了,我知道自己的心態(tài)出了問題,不調(diào)整真的無以為繼了。對學生負責的前提是對自己負責,如果連對自己都負責不了,想對學生負責也難。
    今天的廣州日報B6版報道,有車有房的揚州大學藝術(shù)學院設計系主任、副教授常在盛把上街擦皮鞋當成一種減壓的方式,引起熱議。不管別人怎么看法,我倒覺得不值得大驚小怪。一項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41.1%的白領正經(jīng)面臨著較大的工作壓力,61.4%的白領正經(jīng)歷著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勞。這不能不令人警醒。
    其次,身體也堅決地要求俺先歇一段時間的菜。
    年前,頭暈得厲害,一查,頸椎增生,壓迫神經(jīng);外加強直,四五頸椎間隙變窄,腦供血不足。*病了,只是老革命遇到了新問題:我已不再年輕,更不再氣盛。二十年的默默奉獻,帶病工作更是常事,問題是,現(xiàn)在我不想再帶病工作了。某些人的話,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很多人二十多就明白的道理,俺卻愣是多年不明白。朝聞道,夕死可矣。早明白比晚明白好,明白了就比不明白好??傊?,地球離了誰都照轉(zhuǎn),人還真不能太把自己當回事了。除了對自己有限的幾個親人朋友,你其實并沒有別人所吹捧的乃至自己想像的那么重要。
    身心俱疲的結(jié)果是,俺發(fā)揮孟姜女哭長城的勁頭,次找領導強烈要求休假。后大小領導被俺煩得沒法,只好勉強放了俺一馬。不過俺知道,領導心里不定有多別扭,俺屬于典型的小病大養(yǎng),有病呻吟,估計大小領導心里像吃了蒼蠅一樣鬧心。
    請假那幾天,校醫(yī)問俺:大家都在議論你請假的事,你是不是想你兒子了?俺默然。
    想兒子是真的,俺病也是真的,不過沒人相信,大家都以為俺是為了陪讀裝病。嘴長在別人身上,想怎么說就怎么說吧,俺為別人的孩子貢獻了這么多年的青春,讓俺為自己和孩子活上三個月還不行嗎——管他天塌地陷,行不行就這了。再說,在單位一直都是領導指到哪里俺就打到哪里,成天像個萬能膠似的,讓干啥就干啥,讓怎么干就怎么干?,F(xiàn)在,休產(chǎn)假的上班了,俺也沒必要再鴆占雀巢。
    有句話說得好,當健康為零時,什么事業(yè),什么家庭,什么愛情,什么金錢,什么地位,統(tǒng)統(tǒng)為零,俺再弱智,這點道理也還是明白的。
    其三,還真不能不說是為了兒子。兒子高三,離高考還有三個月的時間,人家為了促使老媽下定陪讀的決心,“不惜”在打籃球時將自己的左腳扭得腫成“胖豬蹄”,至今無法著地。兒不想誤課,拄拐去上了十天的課,結(jié)果又過敏又發(fā)炎地,不僅未見減輕,反倒紅腫得更厲害。搞得俺心急火燎,趕緊停了一直在做的牽引和理療,等不得中領導出差回來,逼著大小領導批了俺的假,立馬拖著病體揮師南下。俺也想通了,別人的孩子俺暫時不教育自有別人教育;但是俺就這一個兒子,在他人生比較關鍵的時候,俺不拉他一把,誰拉?別人的孩子是孩子,俺的孩子也是孩子。孩子也不是俺的私有財產(chǎn),說大了,同樣是為國家(如果他留在國內(nèi)發(fā)展)、為人類(如果他溜達到地球村的另一頭去)培養(yǎng)人才,意義和培養(yǎng)別人的孩子一樣重大。
    您說俺強詞奪理也好,您說俺胡攪蠻纏也罷。愛誰誰,反正,這讀,俺是陪定了,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