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2009年高考作文“常識” 評析與例文1

字號:

冠華作文網(wǎng) 高勇
    2009年廣東高考(論壇)語文作文題如下: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我們生活在常識中,常識與我們同行。有時,常識雖易知而難行,有時,常識須推陳\而出新……
    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生活中與“常識”有關的經(jīng)歷或你對“常識”的看法,自擬標題,自定文體,不少于800字。
    今年廣東高考作文自廣東獨立命題以來首次采用了材料作文的命題形式,但實際上是話題作文的翻版,可以說又一次與呼聲一直很高的所謂新材料作文失之交臂。但正如柯漢琳教授所說,今年廣東的高考語文作文題內涵豐富,外延寬廣,有利于考查考生平常的生活積累和體驗,以及對社會、人生的觀察與思考。
    “常識”指的是絕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和(或)掌握的知識,即普通知識,而這個范圍是很廣的,比如:人是要吃飯的,人總是要死的,作為學生要好好學習,農(nóng)民要種好莊稼,救死扶傷是醫(yī)生的天職,誠實經(jīng)營是企業(yè)的本分,還有象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輪轉,植物生長需要陽光,紅燈停、綠燈行,雨天要打傘,1+1=2等,這些“普通知識”是“知識”的初級形態(tài),它來自社會實踐,亦即“經(jīng)驗知識”。 作文審題要抓住“常識”普通性一面,寫出對“普通知識”看法即可。思考層次可由小到大,常識與生活,與人生,與社會的發(fā)展都有很大關系。
    但在審題中,要特別注意挖掘、分析、思考材料中的信息。從材料來看,材料中給出來兩個有傾向性的觀點:常識雖易知而難行,常識須推陳而出新,由此我們可以確定兩個基本信息:一是常識雖然平常,人所盡知,但有時知道了不一定能做到,如有人不按常識做事,這就是“難行”的表現(xiàn)之一;二是,有時某些常識隨著科學文化的發(fā)展而顯出其不合理性,我們就要打破常識,與時俱進,改革創(chuàng)新。其中,考生只要選擇其中一個角度來寫即可,但也可另外選擇新的角度作文,甚至反向立意,象今年廣州一模作文“一葉落而知秋?”就是對常識的反向思考。從命題立意上看,本題眼界開闊,我們社會生活中有許多常識,而且社會中的許多人或常常忽視甚至無視常識對生活、人生的作用,甚至囿于生活常識,不敢創(chuàng)新,若能如此思維,文章就會更有深度和廣度。作文立意的思辨色彩是廣東近年設題的一個關注點,廣東今年高考作文命題也沿襲這一特色,去年的“不要輕易說‘不’”只是強調思維的一面,而今年就寬泛得多,只要抓住“談談你生活中與‘常識’有關的經(jīng)歷或你對‘常識’看法”這個關鍵信息,就能夠寫出符合題意的文章來。當然要想寫深刻和有創(chuàng)新,就正如一名考生所說“就看誰寫的對日常生活的常識認識深,平時看問題深的學生會寫得比較好”。
    要注意的是“常識”這個概念,不要用“知識”、“認識”等近義詞來代替“常識”,否則會被誤解離題。無論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都有自己學科內的“常識”,也有我們生活的“常識”,應該都有話可說。如果擬題,我覺得可以有《常識ABC》《這也是常識》《品味常識》《再見常識》《XX的啟示》等,可以在“常識”的前后添家一些信息,以縮小寫作范圍,更有利于中心表達。
    從寫作文體看,材料說明中也提示可以“談談你生活中與“常識”有關的經(jīng)歷或你對‘常識’的看法”中的“經(jīng)歷”暗指記敘文,而“看法”自然傾向議論文;考生以這外兩種規(guī)范文體,不要過于求新、求奇,搞的“四不象”。
    2010廣東高考將實行“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方式,取消現(xiàn)行高考所涉及的X科,這個方案雖與語文沒有大關系,但與此相配合的整體教學與考試面臨變臉的可能。綜觀這幾年廣東語文高考作文還是比較平穩(wěn),不相其他省市,要么非?,F(xiàn)實,如去年大地震,今年的金融海嘯,獸首拍賣等這樣的絕對現(xiàn)實主義話題和材料;要么過于文學化的命題,象“詩意生活”“春來草自清”“ 綠葉對根的情誼”等立意太多不確定的命題, 覺得2010年廣東高考語文作文仍然會延續(xù)其“平淡”“穩(wěn)健”的 思路,會引導讓同學們更關注和體味生活,去說真話,這也是語文作文改革和倡導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