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
1.( )的產生是行政法產生和發(fā)展的基本原因。
A.福利國
B.行政國
C.法治國
D.憲法
2.行政法的調整對象是( )。
A.行政關系
B.行政法律關系
C.外部行政關系
D.行政管理關系
3.《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屬于( )。
A.憲法
B.法律
C.行政法規(guī)
D.地方性法規(guī)
4.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地位僅決于憲法的部門法是( )。
A.民法
B.刑法
C.經濟法
D.行政法
5.行政合理性原則產生的主要原因在于( )。
A.行政違法行為的存在
B.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存在
C.公務員政治、業(yè)務素質的差異
D.行政管理事項的復雜性、易變性
6.行政合法性原則和行政合理性原則共同構成( )。
A.行政訴訟的基本原則
B.行政法的基本內容
C.行政處罰的原則
D.行政法治的原則
7.在行政法法律淵源中,( )具有效力。
A.憲法
B.法律
C.行政法規(guī)
D.自治法規(guī)
8.( )是行政法原則。
A.四項基本原則
B.行政公正原則
C.行政公開原則
D.行政法治原則
9.下列各項不屬于行政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的是( )。
A.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
B.行政法律關系的變動
C.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
D.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
10.行政法在形式上的重要特征是( )。
A.有統(tǒng)一而系統(tǒng)的法典
B.沒有統(tǒng)—而系統(tǒng)的法典采集者
C.在部分國家有統(tǒng)一而系統(tǒng)的法典
D.我國有統(tǒng)一而系統(tǒng)的法典
11.受行政機關委托的社會組織行使行政權的行為,視為( )。
A.該行政機關的行為
B.該社會組織的行為
C.該社會組織和行政機關的共同行為
D.既是該社會組織的行為,又是該行政機關的行為
12.根據(jù)我國憲法,( )有權制定行政法規(guī)。
A.全國人大常委會
B.省級人大
C.國務院各部委
D.國務院考試大論壇
13.下列有關行政法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行政法具有極廣泛的內容
B.行政法在形式上沒有完整、統(tǒng)一的法典
C.行政法的實體性規(guī)范與程序性規(guī)范總是交織在一起,往往共存于一部法律文件之中
D.與其他法律規(guī)范一樣,行政法規(guī)范具有較強的穩(wěn)定性
答案:
1.B2.A3.B4.D5.B6.D7.A8.D9.B10.B11.A12.D13.D
1.( )的產生是行政法產生和發(fā)展的基本原因。
A.福利國
B.行政國
C.法治國
D.憲法
2.行政法的調整對象是( )。
A.行政關系
B.行政法律關系
C.外部行政關系
D.行政管理關系
3.《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屬于( )。
A.憲法
B.法律
C.行政法規(guī)
D.地方性法規(guī)
4.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地位僅決于憲法的部門法是( )。
A.民法
B.刑法
C.經濟法
D.行政法
5.行政合理性原則產生的主要原因在于( )。
A.行政違法行為的存在
B.行政自由裁量權的存在
C.公務員政治、業(yè)務素質的差異
D.行政管理事項的復雜性、易變性
6.行政合法性原則和行政合理性原則共同構成( )。
A.行政訴訟的基本原則
B.行政法的基本內容
C.行政處罰的原則
D.行政法治的原則
7.在行政法法律淵源中,( )具有效力。
A.憲法
B.法律
C.行政法規(guī)
D.自治法規(guī)
8.( )是行政法原則。
A.四項基本原則
B.行政公正原則
C.行政公開原則
D.行政法治原則
9.下列各項不屬于行政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的是( )。
A.行政法律關系的內容
B.行政法律關系的變動
C.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
D.行政法律關系的客體
10.行政法在形式上的重要特征是( )。
A.有統(tǒng)一而系統(tǒng)的法典
B.沒有統(tǒng)—而系統(tǒng)的法典采集者
C.在部分國家有統(tǒng)一而系統(tǒng)的法典
D.我國有統(tǒng)一而系統(tǒng)的法典
11.受行政機關委托的社會組織行使行政權的行為,視為( )。
A.該行政機關的行為
B.該社會組織的行為
C.該社會組織和行政機關的共同行為
D.既是該社會組織的行為,又是該行政機關的行為
12.根據(jù)我國憲法,( )有權制定行政法規(guī)。
A.全國人大常委會
B.省級人大
C.國務院各部委
D.國務院考試大論壇
13.下列有關行政法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行政法具有極廣泛的內容
B.行政法在形式上沒有完整、統(tǒng)一的法典
C.行政法的實體性規(guī)范與程序性規(guī)范總是交織在一起,往往共存于一部法律文件之中
D.與其他法律規(guī)范一樣,行政法規(guī)范具有較強的穩(wěn)定性
答案:
1.B2.A3.B4.D5.B6.D7.A8.D9.B10.B11.A12.D13.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