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湖北省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辦公室公布了今年高校招生政策,從考試命題、志愿填報、體檢安排、錄取細則等方面,敲定了我省高考政策“大盤”。
考試篇:高考命題保持穩(wěn)定
今年我省仍然是6月7日、8日舉行高考。
普通高考考試科目為“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3”指語文、數學、外語三個科目,每科滿分150分,考試時間:語文為150分鐘,數學、外語均為120分鐘。文科綜合考試內容含政治、歷史、地理三個科目;理科綜合考試內容含物理、化學、生物三個科目。文科綜合、理科綜合科目滿分均為300分,考試時間均為150分鐘。
語文、數學和英語由我省命題,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和外語中的小語種(俄、日、德、法)使用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的試題。
不提供異地借考
由于我省語文、數學、英語已實行自主命題,對戶口在我省、在外省借讀的考生不辦理借考手續(xù),考生一律回戶口所在地報名考試。
6月25日發(fā)放高考成績
省教育考試院統(tǒng)一組織評卷、統(tǒng)分工作。普通高考和高職統(tǒng)考均采取網上評卷。評卷和統(tǒng)分工作實行封閉管理,在考試成績未向社會公布以前,不受理任何單位和個人查分申請。
省教育廳昨介紹,6月25日向考生發(fā)放高考成績通知單。高考成績通知單采取兩種方式發(fā)放:一是通過郵政特快專遞直接郵寄給考生;二是通過各級招生考試部門轉發(fā)至中學,由中學通知考生。高考成績發(fā)布后,考生可在規(guī)定時間內通過縣(市、區(qū))招辦有組織地申請復查卷面分。
志愿篇:分批次在網上填志愿
今年全省全面實行網上填報志愿,時間如下:
6月10日至18日,即在高考結束之后、公布高考分數之前估分填報提前批本科、提前批高職高專院校(專業(yè))志愿;
6月28日至7月3日,即在公布高考成績和錄取控制分數線后填報以下志愿:第一、二、三、四批院校(專業(yè))志愿,招收中職畢業(yè)生(含雙特色學校畢業(yè)生)的本科、高職高專(含藝術)院校(專業(yè))志愿,高水平運動員和藝術特長生志愿,在鄂部委屬高校與武漢市合作建設招生計劃的志愿(由武漢市招考辦組織填報);
7月11日至8月22日期間,根據錄取進程和招生計劃完成情況,由省招辦公布有關批次生源不足院校信息,考生在省招辦規(guī)定時間填報征集志愿;
9月22、23日,未被錄取考生填報高職高專補錄征集志愿。
錄取篇:7月11日開始錄取
錄取批次分為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一)、第二批本科(二)、第三批本科和提前批高職高專、第四批高職高專(一)、第四批高職高專(二)。常規(guī)錄取從7月11日開始,按以上批次依次開展錄取工作,8月20日結束。
已錄取考生不退檔
在投檔成績達到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考生中,高校一般應在本校招生計劃數的120%以內,確定調閱考生檔案的比例,省招辦按高等學校的調檔要求向其投放考生電子檔案。
在下一志愿開始投檔后,學校不得以任何理由退出上一志愿的考生檔案。對無故拒絕聯(lián)系或故意拖延時間的高校,省招辦可根據所發(fā)出的考生電子檔案,按招生院校的計劃數及錄取規(guī)則從高分到低分順序設置考生電子檔案為預錄取狀態(tài),同時立即書面通知有關高校,并將有關情況報教育部備案。
所有錄取的考生不能退檔,不能換錄到其他學校。常規(guī)錄取工作結束后,對新生不報到空出的高職高專招生計劃實行補錄,補錄仍執(zhí)行院校所在批次線;本科不進行補錄。
部分院校專業(yè)可降分錄取
少數民族預科班在院校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上生源不足時,可降到院校調檔線下80分以內按考生志愿從高分到低分投檔,由學校擇優(yōu)錄取。少數民族預科班的生源范圍為我省少數民族聚居地區(qū)(恩施州、長陽縣和五峰縣)辦理了少數民族優(yōu)錄證明的考生。
農林、地礦油、航海、水利、勘探等本科艱苦專業(yè)在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上生源不足時,可降到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下20分以內按志愿從高分到低分投檔。
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的護理學本科專業(yè)當學校調檔線上該專業(yè)生源不足時,可在批次線上錄取填報了護理學專業(yè)志愿的考生。
不得擅自規(guī)定男女生錄取比例
對肢體殘疾、生活能夠自理、能完成所報專業(yè)學習,且高考成績達到要求的考生,高校不能僅因其殘疾而不予錄取。
未經教育部批準,高校不得擅自規(guī)定男女生錄取比例,不得對報考非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yè)的考生作統(tǒng)考外語語種限制。
省屬院校可征集高分考生
在每批次征集志愿期間,可以安排少數我省省屬院校的招生計劃公開征集志愿,錄取同批次線上落選的相對高分考生。
一本院校可用追加計劃錄取部分高分考生
第一批本科院校在錄取期間可用追加計劃,通過非志愿投檔方式錄取批次線上20分且不低于校線的考生。第二、三批本科院校在錄取期間可用追加計劃,通過非志愿投檔方式錄取達到上一批次線但不低于校線的考生。
考試篇:高考命題保持穩(wěn)定
今年我省仍然是6月7日、8日舉行高考。
普通高考考試科目為“3+文科綜合/理科綜合”。“3”指語文、數學、外語三個科目,每科滿分150分,考試時間:語文為150分鐘,數學、外語均為120分鐘。文科綜合考試內容含政治、歷史、地理三個科目;理科綜合考試內容含物理、化學、生物三個科目。文科綜合、理科綜合科目滿分均為300分,考試時間均為150分鐘。
語文、數學和英語由我省命題,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和外語中的小語種(俄、日、德、法)使用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的試題。
不提供異地借考
由于我省語文、數學、英語已實行自主命題,對戶口在我省、在外省借讀的考生不辦理借考手續(xù),考生一律回戶口所在地報名考試。
6月25日發(fā)放高考成績
省教育考試院統(tǒng)一組織評卷、統(tǒng)分工作。普通高考和高職統(tǒng)考均采取網上評卷。評卷和統(tǒng)分工作實行封閉管理,在考試成績未向社會公布以前,不受理任何單位和個人查分申請。
省教育廳昨介紹,6月25日向考生發(fā)放高考成績通知單。高考成績通知單采取兩種方式發(fā)放:一是通過郵政特快專遞直接郵寄給考生;二是通過各級招生考試部門轉發(fā)至中學,由中學通知考生。高考成績發(fā)布后,考生可在規(guī)定時間內通過縣(市、區(qū))招辦有組織地申請復查卷面分。
志愿篇:分批次在網上填志愿
今年全省全面實行網上填報志愿,時間如下:
6月10日至18日,即在高考結束之后、公布高考分數之前估分填報提前批本科、提前批高職高專院校(專業(yè))志愿;
6月28日至7月3日,即在公布高考成績和錄取控制分數線后填報以下志愿:第一、二、三、四批院校(專業(yè))志愿,招收中職畢業(yè)生(含雙特色學校畢業(yè)生)的本科、高職高專(含藝術)院校(專業(yè))志愿,高水平運動員和藝術特長生志愿,在鄂部委屬高校與武漢市合作建設招生計劃的志愿(由武漢市招考辦組織填報);
7月11日至8月22日期間,根據錄取進程和招生計劃完成情況,由省招辦公布有關批次生源不足院校信息,考生在省招辦規(guī)定時間填報征集志愿;
9月22、23日,未被錄取考生填報高職高專補錄征集志愿。
錄取篇:7月11日開始錄取
錄取批次分為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一)、第二批本科(二)、第三批本科和提前批高職高專、第四批高職高專(一)、第四批高職高專(二)。常規(guī)錄取從7月11日開始,按以上批次依次開展錄取工作,8月20日結束。
已錄取考生不退檔
在投檔成績達到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考生中,高校一般應在本校招生計劃數的120%以內,確定調閱考生檔案的比例,省招辦按高等學校的調檔要求向其投放考生電子檔案。
在下一志愿開始投檔后,學校不得以任何理由退出上一志愿的考生檔案。對無故拒絕聯(lián)系或故意拖延時間的高校,省招辦可根據所發(fā)出的考生電子檔案,按招生院校的計劃數及錄取規(guī)則從高分到低分順序設置考生電子檔案為預錄取狀態(tài),同時立即書面通知有關高校,并將有關情況報教育部備案。
所有錄取的考生不能退檔,不能換錄到其他學校。常規(guī)錄取工作結束后,對新生不報到空出的高職高專招生計劃實行補錄,補錄仍執(zhí)行院校所在批次線;本科不進行補錄。
部分院校專業(yè)可降分錄取
少數民族預科班在院校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上生源不足時,可降到院校調檔線下80分以內按考生志愿從高分到低分投檔,由學校擇優(yōu)錄取。少數民族預科班的生源范圍為我省少數民族聚居地區(qū)(恩施州、長陽縣和五峰縣)辦理了少數民族優(yōu)錄證明的考生。
農林、地礦油、航海、水利、勘探等本科艱苦專業(yè)在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上生源不足時,可降到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下20分以內按志愿從高分到低分投檔。
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的護理學本科專業(yè)當學校調檔線上該專業(yè)生源不足時,可在批次線上錄取填報了護理學專業(yè)志愿的考生。
不得擅自規(guī)定男女生錄取比例
對肢體殘疾、生活能夠自理、能完成所報專業(yè)學習,且高考成績達到要求的考生,高校不能僅因其殘疾而不予錄取。
未經教育部批準,高校不得擅自規(guī)定男女生錄取比例,不得對報考非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yè)的考生作統(tǒng)考外語語種限制。
省屬院校可征集高分考生
在每批次征集志愿期間,可以安排少數我省省屬院校的招生計劃公開征集志愿,錄取同批次線上落選的相對高分考生。
一本院校可用追加計劃錄取部分高分考生
第一批本科院校在錄取期間可用追加計劃,通過非志愿投檔方式錄取批次線上20分且不低于校線的考生。第二、三批本科院校在錄取期間可用追加計劃,通過非志愿投檔方式錄取達到上一批次線但不低于校線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