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坐落在天津市紅橋區(qū)的呂祖堂是目前我國僅存的較完好的義和團壇口,現為義和團運動紀念館。后殿陳列的當年使用的傳單和神牌上供奉著宋江、燕青等名號,顯系效法梁山好漢。這表明:
A.義和團運動是一次農民起義
B.義和團運動是一場反侵略斗爭
C.義和團對清政府缺乏清楚的認識
D.義和團運動帶有盲目排外的傾向
●答案:C
●分析:這是一道具有地方氣息的試題,天津是當年義和團運動的中心之一,保留著大量義和團運動的遺跡和文物。義和團運動是一場農*動,但并不以*清政府為目的,不是起義,故A項錯誤;B、D兩項雖然本身與史實相符,但與題干中提供的材料沒有關系,故也不能選;宋江等梁山好漢的政治追求是接受“招安”、投效朝廷,義和團供奉宋江、燕青等名號,實際上是“扶清滅洋”這一口號的體現,這說明義和團對清政府缺乏清楚的認識。
2.閱讀以下材料:
材料一
“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世界。要控制海洋,就要有強大的海軍,……海軍必須積極出擊,不能消極防御?!?BR> ——(美)馬漢:《制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890年
①請闡述上面觀點萌生的背景。
材料二
洋務派關于海軍作戰(zhàn)指導方針,比較普遍的認識是:“修我陸上之基業(yè),不必爭利海中”;“無事揚威海上,有警時收進???,以守為戰(zhàn)”,強調海疆防務,“戰(zhàn)不如守,而守即為戰(zhàn)”;提出水師作戰(zhàn)應“以船為用,以炮臺為體”,實現“水陸相依”。
——《洋務運動》叢刊第2冊
②材料二和材料一相比,觀點有何不同?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別?
材料三
北洋水師從籌建到成軍,清政府一共投入經費一億兩白銀。日本政府從1868年到1894年3月26年間共向海軍撥款9億日元,折合成白銀才6000萬兩,相當于同期清政府對北洋水師投入的60%?!毖笏畮熍c日本聯合艦隊鐵甲艦方面的數量比是6:1,中國遙遙;非鐵甲艦方面,8:9,日本略勝一籌。就火炮而言,無論大口徑火炮,還是小口徑火炮,北洋艦隊均占優(yōu)勢。200毫米以上大口徑的火炮,北洋艦隊與聯合艦隊的比例是26:11,北洋艦隊遙遙;小口徑火炮方面,北洋艦隊與聯合艦隊的比例是92:50!……北洋艦隊的軍官多能操英語,指揮命令竟是以英語發(fā)號。
——金一南《誰打敗了北洋水師》
A.義和團運動是一次農民起義
B.義和團運動是一場反侵略斗爭
C.義和團對清政府缺乏清楚的認識
D.義和團運動帶有盲目排外的傾向
●答案:C
●分析:這是一道具有地方氣息的試題,天津是當年義和團運動的中心之一,保留著大量義和團運動的遺跡和文物。義和團運動是一場農*動,但并不以*清政府為目的,不是起義,故A項錯誤;B、D兩項雖然本身與史實相符,但與題干中提供的材料沒有關系,故也不能選;宋江等梁山好漢的政治追求是接受“招安”、投效朝廷,義和團供奉宋江、燕青等名號,實際上是“扶清滅洋”這一口號的體現,這說明義和團對清政府缺乏清楚的認識。
2.閱讀以下材料:
材料一
“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控制了世界。要控制海洋,就要有強大的海軍,……海軍必須積極出擊,不能消極防御?!?BR> ——(美)馬漢:《制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890年
①請闡述上面觀點萌生的背景。
材料二
洋務派關于海軍作戰(zhàn)指導方針,比較普遍的認識是:“修我陸上之基業(yè),不必爭利海中”;“無事揚威海上,有警時收進???,以守為戰(zhàn)”,強調海疆防務,“戰(zhàn)不如守,而守即為戰(zhàn)”;提出水師作戰(zhàn)應“以船為用,以炮臺為體”,實現“水陸相依”。
——《洋務運動》叢刊第2冊
②材料二和材料一相比,觀點有何不同?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別?
材料三
北洋水師從籌建到成軍,清政府一共投入經費一億兩白銀。日本政府從1868年到1894年3月26年間共向海軍撥款9億日元,折合成白銀才6000萬兩,相當于同期清政府對北洋水師投入的60%?!毖笏畮熍c日本聯合艦隊鐵甲艦方面的數量比是6:1,中國遙遙;非鐵甲艦方面,8:9,日本略勝一籌。就火炮而言,無論大口徑火炮,還是小口徑火炮,北洋艦隊均占優(yōu)勢。200毫米以上大口徑的火炮,北洋艦隊與聯合艦隊的比例是26:11,北洋艦隊遙遙;小口徑火炮方面,北洋艦隊與聯合艦隊的比例是92:50!……北洋艦隊的軍官多能操英語,指揮命令竟是以英語發(fā)號。
——金一南《誰打敗了北洋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