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勇氣》教學設計

字號:

一、教學目的:
    1、理清情節(jié)結構,理解勇氣內涵。
    2、分析人物形象,學習語言表達。
    二、教學設想:
    (一)導入新課:直接導入對勇氣的理解。
    (二)初讀課文:
    1、掌握生字詞。
    2、把握文章段落結構。
    (三)熟讀課文:
    1、明確文中的重點人物。
    2、勾畫重點文段、語句,分析兩個重要人物。
    3、領會文章的思想內涵。
    (四)教學方法:以學生自讀為主,輔以教師的點撥,特別是文章的結束部分,教師必須要把難點給學生講清楚,讓學生明白作者的用意。
    (五)設計為一課時。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什么是勇氣?同學們想一想,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是值得欣賞和佩服的勇氣?
    同學們也可以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想一想,有沒有一件表現(xiàn)你非常勇敢的事情?然后給大家講講你那次勇敢的經歷!
    學生可能有各種各樣的回答。
    老師小結:從剛才幾位同學的講述中,我認為他們確實是勇敢的,他們有敢作敢為毫不畏懼的氣魄,他們是有勇氣的。不過,勇氣的內涵遠不止這些。那么,什么是勇氣呢?
    見義勇為是勇氣,敢說真話是勇氣,大膽創(chuàng)新是勇氣,不畏強暴是勇氣,敢于批評別人是勇氣,敢于解剖自己更是勇氣。在戰(zhàn)場上為正義而戰(zhàn),浴血奮斗,流血犧牲是戰(zhàn)士的勇氣;為了人類的解放,為了自由、平等、光明、幸福的未來,不怕一切困難和危險更是一種勇氣,這些都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勇氣。
    今天我們就從美國作者狄斯尼的小說《勇氣》這篇課文,來感受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戰(zhàn)場上一位普通戰(zhàn)士和一位普通婦女表現(xiàn)出的令人肅然起敬的勇氣。
    板書:勇氣 C.D.狄斯尼
    (二)初讀課文:
    1、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拘謹(jǐn);頎(qí)長 ;熹(xī)微 ;悉(xī)意;
    寥寥(liáo)可數(shù);綬(shòu)帶;怯(qiè)生生;
    著(zhuó)陸;門閂(shuān);嗚咽(yè)。
    2、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①拘謹:(言語、行動)過于謹慎,拘束。
    ②頎長:身材高。
    ③孔武有力:勇武而有力。(孔:很)
    ④熹微:日光微明。
    ⑤悉意:全心全意。
    ⑥寥寥可數(shù):形容數(shù)量非常少。
    3、把握文章的段落結構。
    《勇氣》這篇文章可分為幾個部分?(文章層次該如何劃分?)
    學生思考,討論,交流,回答。
    老師小結:文章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文章開頭第1自然段):偶遇美國傘兵,引出故事。(總起全文)
    第二部分(第 2至 18自然段):通過美國傘兵兩次被救的故事,表現(xiàn)“兩種勇氣”。(講述《勇氣》的故事。)
    第三部分(第19至22自然段):通過“將軍”對法國婦女的贊揚,揭示主題。(講述“我”的感受。)
    第一部分是引子,是文章的開頭;第二部分是故事,是文章的主體;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結尾,是升華主題的部分。
    (三)熟讀課文:
    1、第一段寫什么?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讓學生討論,然后回答。
    老師小結: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采用倒敘的手法,通過對軍人午餐會的敘述,由一位傘兵引出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從結構層次上來說,它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
    2、文中的重點人物有幾個?
    讓學生討論,然后回答。
    老師小結:有兩個,即美國傘兵和法國婦女。
    3、美國傘兵講的故事從課文的哪一段開始到哪一段結束?
    讓學生討論,然后回答。
    老師小結:從第二自然段開始到倒數(shù)第五自然段結束。
    4、說一說,故事是怎樣開頭、發(fā)展、結束的?
    讓學生討論,然后回答。
    老師小結:
    ①開頭:二戰(zhàn)時,盟軍進攻法國前期24小時在諾曼底地區(qū)空投傘兵,美國年輕傘兵在遠離預定地點好幾英里的敵占區(qū)著陸。其中一美國傘兵空投地點錯誤,誤入敵人控制區(qū)。
    ②發(fā)展(情節(jié)發(fā)展采用了波浪式結構):這個美國傘兵遇到德國軍隊的追捕躲入一法國農家中,這個法國婦女救了他,但被德軍發(fā)現(xiàn)搜出,法國婦女的丈夫被德軍打死。這個美國傘兵在獄中僥幸逃脫,他跑進了樹林里,德軍繼續(xù)追捕他,當時的情況又迫使他逃回到這個法國婦女的房子,這個法國婦女再次掩護了他。
    ③結束:這個美國傘兵獲救。三天之后,諾曼底地區(qū)解放了,他得以重返部隊。
    5、小說的情節(jié)結構包括: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讀完第二部份后,同學們認為哪一段情節(jié)是本文的高潮部分?并簡述你們的理由。
    讓學生討論,然后回答。
    老師小結:這位美國士兵重返農家小舍求援,而這位剛剛因這位士兵的到來而失去了丈夫的法國婦女毫不猶豫地再次收留了他,這一情節(jié)是本文的高潮,這是緊張的時候,是意想不到的舉動,是能表現(xiàn)他們勇氣的情節(jié)。
    6、法國婦女的信仰是什么?(老師提示,在戰(zhàn)爭時代人民渴望的是什么?)
    讓學生討論,然后回答。
    老師小結:法國婦女的信仰是和平。
    7、當美國傘兵第二次回到農家門前時,是什么原因使得那個剛剛失去丈夫的法國婦女再次收留了他?她的勇氣來自哪里?她前后兩次回答說:“哦,當然啦?!边@兩個“當然”中所包含的意義是否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