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注冊會計師《經(jīng)濟法》第一章練習題

字號:

一、單項選擇題
    1.由國務院制定、發(fā)布的規(guī)范性文件是( )。
    A.法律 B.行政法規(guī)
    C.規(guī)章 D.地方性法規(guī)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行政法規(guī)是指作為國家行政機關的國務院制定的規(guī)范性文件。
    2.公民甲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法定代理人乙于2008年1月1日知道甲的權利受到侵害,但由于工作繁忙一直未對侵權人丙提起訴訟。2008年5月20日,乙因車禍死亡,直到2008年9月1日才由有關機關為甲指定新的代理人丁。已知該項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丁應當在( )之前對丙提起訴訟。
    A.2009年1月1日
    B.2009年5月20日
    C.2009年9月1日
    D.2009年3月1日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1)如果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前發(fā)生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至最后6個月時不可抗力仍然繼續(xù)存在,則應在最后6個月時中止訴訟時效的進行。因此,訴訟時效期間于7月1日中止;(2)9月1日障礙消除,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訴訟時效期間暫停了2個月,因此訴訟時效期間由原來的2008年1月1日-2009年1月1日向后順延2個月,至2009年3月1日。總之,給當事人提起訴訟的時間從2008年9月1日起,不少于6個月。
    3.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下列行為中,不屬于無效民事行為的是( )。
    A.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進行的民事行為
    B.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民事行為
    C.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為
    D.顯失公平的民事行為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重大誤解、顯失公平的民事行為屬于可撤銷的民事行為。
    4.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 )。
    A. 由代理人承擔賠償責任
    B. 由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
    C. 由代理人和第三人承擔連帶責任
    D. 代理人承擔主要責任,第三人承擔次要責任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屬于濫用代理權的無效代理行為,依據(jù)民法的相關規(guī)定,共同侵權人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5.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被代理人出具的授權委托書授權不明的,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
    A.被代理人對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不負責任
    B.代理人對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被代理人不負責任
    C.被代理人對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D.由代理人對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無法承擔責任的,由被代理人承擔責任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授權委托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對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6.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法定期限內(nèi)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該法定期限是指( )。
    A.判決書作出之日起10日內(nèi)
    B.判決書作出之日起15日內(nèi)
    C.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nèi)
    D.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nèi)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1)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nèi)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2)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10日”內(nèi)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7.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
    A.當事人不履行發(fā)生效力的判決,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
    B.當事人對生效的判決仍不服的,可以在1年內(nèi)申請再審,但不影響判決的執(zhí)行
    C.判決可以采用書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口頭形式
    D.當事人不服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作出之日起15日內(nèi)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1)選項B:當事人對生效的判決仍不服的,可以在“2年”內(nèi)申請再審;(2)選項C:判決“只能”采用書面形式;(3)選項D:當事人不服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nèi)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8.根據(jù)有關法律規(guī)定,下列爭議中,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的是( )。
    A.國際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
    B.貸款擔保合同爭議
    C.因出售質(zhì)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引起的爭議
    D.因運輸?shù)纳唐穪G失或損毀引起的爭議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適用于1年的訴訟時效期間:①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shù)?②出售質(zhì)量不合格產(chǎn)品未聲明的;③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④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9.下列有關訴訟時效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訴訟時效期間從權利人的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B.權利人提起訴訟是訴訟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之一
    C.只有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內(nèi)發(fā)生訴訟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才能中止時效的進行
    D.訴訟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發(fā)生之后,已經(jīng)經(jīng)過的時效期間統(tǒng)歸無效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1)選項A:訴訟時效期間自當事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2)選項B:權利人提起訴訟是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3)選項D:訴訟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發(fā)生之后,以前經(jīng)過的時效期間仍然有效,待法定事由消失后,時效繼續(xù)進行。
    二、多項選擇題
    1.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下列爭議中,不適用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的是( )。
    A.國際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
    B.因出售質(zhì)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引起的爭議
    C.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D.因運輸?shù)纳唐穪G失或損毀引起的爭議
    正確答案:A, D
    答案解析:選項A:適用4年的特殊訴訟時效期間;(2)選項D:適用2年的普通訴訟時效期間。
    2.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下列行為中,不可以進行代理的是( )。
    A.遺囑 B.婚姻登記
    C.收養(yǎng)子女 D.簽訂買賣合同
    正確答案:A, B, C
    答案解析:依照法律規(guī)定或行為性質(zhì)必須有本人親自進行的行為(如遺囑、婚姻登記、收養(yǎng)子女)不能代理。
    3.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下列有關代理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濫用代理權的行為,視為無效代理
    B.在無權代理的情況下,如果經(jīng)過本人追認,無權代理人所為代理行為的法律后果歸屬于被代理人
    C.違法行為不得適用代理
    D.授權委托書授權不明的,代理人應當對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被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正確答案:A, B, C
    答案解析:
    授權委托書授權不明的,“被代理人”應當對第三人承擔民事責任,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4.作為法律行為所附條件的事實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
    A.是將來發(fā)生的事實 B.是不確定的、合法的事實
    C.是當事人任意選擇的事實 D.是不與行為的內(nèi)容相矛盾的事實
    正確答案:A, B, C, D
    答案解析:
    作為法律行為所附條件的事實必須具備以下條件:是將來發(fā)生的事實,是不確定的事實,是當事人任意選擇的事實,是合法的事實,是不與行為的內(nèi)容相矛盾的事實。
    5.下列情形中,屬無權代理的有( )。
    A.沒有代理權 B.超越代理權
    C.代理他人與自己進行民事活動 D.代理權終止后的代理
    正確答案:A, B, D
    答案解析:根據(jù)《民法通則》規(guī)定,ABD屬無權代理的三種情形,C選項屬代理權濫用。
    6.下列各項中,屬于民事責任形式的有( )。
    A.返還財產(chǎn) B.支付違約金 C.賠償損失 D.罰金
    正確答案:A, B, C
    答案解析:選項D屬于刑事責任。
    7.下列各項屬于行政責任的有( )。
    A.罰金 B.責令改正 C.賠償損失 D.警告
    正確答案:B, D
    答案解析:A選項為刑事責任,C選項為民事責任。
    8.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下列爭議中,訴訟時效期間為1年的是( )。
    A.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shù)?BR>    B.出售質(zhì)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引起的爭議的
    C.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D.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損毀的
    正確答案:A, B, C, D
    答案解析:適用于1年的訴訟時效期間:①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shù)?②出售質(zhì)量不合格產(chǎn)品未聲明的;③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④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9.根據(jù)《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下列行為中,不屬于代理的是( )。
    A.行紀行為 B.居間行為 C.代人保管物品 D.寄售
    正確答案:A, B, C, D
    答案解析:(1)選項AD:由于“行紀”、“寄售”并非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法律行為,因此不屬于代理;(2)選項B:由于“傳遞信息”、“居間行為”不能獨立地進行意思表示,因此不屬于代理;(3)選項C:由于“代人保管物品”不涉及第三人,因此不屬于代理。
    三、判斷題
    1.可撤銷的民事行為未被撤銷前,其效力不消滅。( )
    正確答案:對
    答案解析:可撤銷的民事行為屬于相對無效的民事行為,享有撤銷權的當事人提出撤銷則該行為自始無效;當事人不申請撤銷,則該行為有效。
    2.主法律行為履行完畢,則從法律行為的效力喪失。( )
    正確答案: 錯
    答案解析:主法律行為無效,從法律行為也無效。但是,主法律行為履行完畢,并不必然導致從法律行為效力的喪失。
    3.仲裁庭對當事人申請仲裁的爭議作出裁決,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fā)生法律效力。 ( )
    正確答案:對
    答案解析:仲裁庭根據(jù)多數(shù)仲裁委員會的意見作出裁決,關作出裁習書,裁決書自作出之日起發(fā)生法律效力.
    4.代書遺囑是訂立遺囑的一種方式,因此立遺囑可以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