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伍子胥造闔閭城

字號:

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奉吳王闔閭之命,”相土嘗水,象天法地”,建造闔閭大城,即今之蘇州城.伍子胥選的城址是龍穴寶地,造城驚動了龍王,一條孽龍騰空而起,興風作浪,伍子胥與之搏斗,除掉了孽龍,才造成了蘇州城.
     提起蘇州這座古城,還有一段伍子胥造成的故事.
     伍子胥本來是楚國人,因為他的父兄被楚平王殺害,他一心要為父兄報仇,便投奔吳國.當時,吳王闔閭為了與楚國爭霸,廣招人才,任用賢能。他看到伍子胥是個能文善武、有勇有謀的人,便以禮相待,加以重用,和他一起共謀國政。
     有一次,闔閭召見伍子胥,向他請教富國強兵之策。
     伍子胥想了一下,說:“蒙大王器重,恕我直言。吳國地處東面,三面受敵,又有江海之患,一旦強敵入侵,于吳國十分不利?!?BR>     “那怎么做才好呢?”闔閭焦急地問。
     伍子胥說“我們梅里,城池過小,周圍僅三百零三步。強敵一旦入侵,豈能抵御?只有興建一座大城,駐兵屯糧,方能永葆千秋大業(yè)!”
     闔閭聽了,連連點頭稱是,便命伍子皮胥監(jiān)造這座大城。
     那時候,要造一座大城可不容易啊!伍子胥請來了不少識天文地理的人,“相土嘗水,象天法地”,看好了風水,用了三年時間,才圈了四十多里地,又召募了成千上萬民工,選定了吉日。
     一切準備停當,剛剛破土動工,老天便刮起狂風,下起暴雨。一連幾天,天昏地暗,水流如注,滿地都是積水。
     這天,伍子胥正在發(fā)愁,忽見造城的監(jiān)官,渾身象個落湯雞,跑來報告:“稟報大人,大事不好,有八個地方的城基,被水沖開了口子;城里的古井,也日夜不停地冒水,民工和百姓都忙著逃命啦!”
     伍子胥跑出來一看,只見天空烏云翻滾,一條孽龍在云中忽隱忽現(xiàn),嘴里不停地噴水。原來,伍子胥建造的蘇州城,挑選的是一塊龍穴寶地,剛破土動工就驚動了海龍王。他派出了一條孽龍來興風作浪,要叫這座城造不起來。伍子胥雙目怒張,須發(fā)豎起,抽出身上的寶劍,震天動地大喝一聲:“老子從來不信邪!”和孽龍展開了一場惡斗。他憑著一身好本領(lǐng),終于刺中了孽龍的眼睛。孽龍翻滾了幾下,從天上掉到地上,昏死了過去。伍子胥怕它醒來還要作孽,就隨手把它斬成幾段,從此,這條孽龍就臥在城中再也爬不起來了。
     伍子胥斬了孽龍后,又命民工造了八個陸城門,“象天之八風”,八個水城門,“象地之八卦”。城外有護城河,內(nèi)有護城壕;城墻是用泥夯實的,堅固無比。伍子胥還命人在西城門外挖了一條大河,直通太湖;還開鑿了運糧的“百尺瀆”,通向長江。從此,這塊龍穴寶地被鎮(zhèn)住了,蘇州再也沒有水患了。
     這座城到底有多大呢?據(jù)說:周圍有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又二尺,城外廓有六十八里六十步,在長江流域當時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闔閭心中十分高興,給它取名為“闔閭大城”。
     從此以后,吳國逐漸強大起來。
     闔閭死后,他的兒子夫差繼位。夫差是個昏君,他任用*臣,沉溺酒色,伍子胥幾次進諫,他都不聽。有一次夫差和西施正在玩樂,白發(fā)蒼蒼的伍子胥又來勸諫,夫差惱羞成怒,丟給他一把“屬鏤劍”,逼他自盡。伍子胥氣得渾身顫抖,悲憤地說“我死后,把我的頭顱掛在城門口,我要親眼看看越軍是怎樣打進城來的,否則,我死也不瞑目!”
     據(jù)說,伍子胥自刎后,他的頭顱就懸掛在西面的城門上。不久,越王勾踐果然率大軍兵臨城下。伍子胥的頭顱,突然脹得象車輪大,兩眼發(fā)出刺人的光芒,須發(fā)怒張,威風凜凜,嚇得越軍不敢前進。越軍只好改道從東門(現(xiàn)在的葑門)進城。后人為了紀念伍子胥,便把懸掛過他人頭的城門叫胥門;胥門外通向太湖的一條大河叫胥江,入湖口叫胥口;還在太湖邊上造了一座胥王廟,封他為鎮(zhèn)壓湖的湖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