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癥病人標準護理計劃

字號: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指具有生長功能的子宮內膜組織出現(xiàn)在子宮腔被覆粘膜以外的其他部位,是一種常見的婦科良性疾病,多發(fā)生在30-40歲的婦女,異位的子宮內膜受卵巢的影響發(fā)生周期性出血、增生、纖維化,并與周圍組織形成粘連。其主要臨床特征是繼發(fā)性進行性痛經(jīng)。常見護理問題包括:①疼痛;②焦慮;③知識缺乏。
    疼痛
    相關因素
    異位內膜經(jīng)期出血。
    炎性刺激。
    主要表現(xiàn) 月經(jīng)前1-2天開始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進行性加劇,害怕性交,精神緊張,痛苦表情。
    護理目標
    患者感覺疼痛減輕,舒適感增加。
    能運用有效方法消除或減輕疼痛。
    護理措施
    評估患者疼痛的程度和精神狀況,解釋疼痛的原因,講解月經(jīng)期保健的重要性。
    避免經(jīng)期吃酸、冷、辣等刺激性食物。
    保持會陰部清潔,每天用溫開水清洗會陰1-2次。
    使用放松術,如聽音樂,看書,參加文娛活動,以轉移、分散注意力。
    腰腹部酸痛嚴重時,進行腰腹部按摩,增加舒適感。
    月經(jīng)來潮前用熱水坐浴,熱敷下腹部,每天2次;喝熱飲料,減輕疼痛。
    疼痛嚴重時,遵醫(yī)囑給鎮(zhèn)靜劑或手術治療。
    出院指導。
    指導其丈夫初步了解子宮內膜異位的發(fā)病與癥狀 ,多給予妻子關照和涼解,在妻子疼痛嚴重時避免與之同房。
    經(jīng)期避免從事重體力勞動。
    重點評價 患者主訴疼痛減輕,舒適感增加。
    焦慮
    相關因素
    不孕,害怕手術。
    疾病的預后不佳。
    主要表現(xiàn) 心情抑郁,苦悶,精神緊張,不安,失眼。
    護理目標 患者焦慮癥狀減輕或消失。
    護理措施
    詳細介紹與患者有關的醫(yī)護人員、衛(wèi)生員及病室環(huán)境,使之產(chǎn)生信賴感。
    理解、同情病人,耐心傾聽病人的訴說,對病人焦慮程度做出評價,并做出相應的疏導措施。
    對子宮內膜異位癥引起的不孕患者,認真聽取患者及家屬對無小孩的看法,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動,幫助病人消除顧慮,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
    耐心向患者及家屬說明病情和手術治療的必要性,講解治療計劃、麻醉、手術主要過程、術前準備及術后的注意事項,增加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賴感和對手術的安全感。
    避免在患者面前談論家庭、小孩、夫妻關系,避免加重對患者的精神壓力。
    鼓勵家屬給予病人生活上的關心、體貼與精神上的安慰,增強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對病人提出的問題給予明確、有效、積極的答復,消除其顧慮。
    向病人說明焦慮對身心健康可能產(chǎn)生的不良影響。
    鼓勵病人做些調劑解情緒的活動,如讀書報、看電視、聽音樂、散步及下棋等活動。
    重點評價
    患者焦慮有否減輕,生理和心理上舒適感有否增加。
    對配合手術、治療的態(tài)度。
    知識缺乏
    相關因素
    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發(fā)病原因不清。
    保健知識缺乏。
    主要表現(xiàn) 渴望得到有關疾病知識的指導,增進夫妻感情。
    護理目標
    對子宮內膜移位癥的發(fā)病原因有初步的了解。
    掌握疾病的有關保健知識。
    護理措施
    評估患者知識缺乏的范圍與內容,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疾病的一般情況。
    出院指導:
    告知患者及家屬避免人工流產(chǎn)與刮宮。
    避免月經(jīng)期及月經(jīng)干凈3天內同房。
    避免月經(jīng)期從事重體力勞動。
    每天用溫開水清洗會陰部1-2次,保持外陰清潔。
    疼痛嚴重時,避免同房。
    重點評價
    患者是否對疾病有初步了解。
    患者是否掌握一般保健知識。
    夫妻感情、性生活是否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