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自述創(chuàng)業(yè)歷程(中)

字號:

當時我看到,以更有效的方式提供電腦技術是一個巨大的商機。這后來成了戴爾公司的核心理念,一直奉行至今。
    我是從一個簡單的問題開始創(chuàng)業(yè)的。如何使購買電腦更便捷?答案是:直接把電腦賣給終端用戶,去除分銷商的加價,并把省下的錢還給用戶。
    當時我并不知道其他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我看來,那是相當明顯的。我確信如果我當時花時間去問別人的話,會有很多人說我的想法行不通——創(chuàng)業(yè)后15年間我聽過許多這樣的話。
    當別人告訴你某事行不通的時候,有時不聞不問是更好的辦法。我就沒有去征求別人的許可和贊同。我只是一往直前地去做了。
    1984年1月2日,我開學前一點回到了奧斯汀(得克薩斯州首府),我做好了成立新公司的前期準備。我向得克薩斯州注冊了“個人電腦有限公司”,還在當地報紙的分類廣告版面上登了廣告。
    通過我與客戶簽訂的預售合同以及在報紙上的小廣告,當時我已經接到了很多業(yè)務。我在奧斯汀地區(qū)出售升級電腦、升級工具、電腦配件,月銷售額達到5萬到8萬美元之間。開學后不久,我便從和室友共住的悶熱宿舍搬出來,住進了一個高頂雙臥的公寓套間。(不過,我是在好幾個月后才把搬家的事情告訴父母的。)
    5 月初,大約是我大學一年級期末考試前一周吧,我將公司改組為“戴爾電腦公司”,業(yè)務和原來公司一樣。公司的辦公地點也從我的公寓搬到了奧斯汀北部一個小型寫字樓里,面積1000平方英尺。我雇了些人接電話訂單,還有一些人負責配送。生產部有3個人,拿著螺絲起子坐在6英尺長的桌子旁升級電腦。業(yè)務逐漸擴大,我也開始考慮如果我全身心撲在生意上,公司還有多大潛力。
    不上大學在我的家鄉(xiāng)是難以被接受的,要說服父母同意我輟學幾乎不可能。于是我只好毅然不顧地我行我素。在念完一年級以后,我輟學了。
    不久,我父母原諒了我。再不久,我也原諒了他們。
    人們現在問我:“你當時害怕嗎?”當然害怕。
    而結果證明,那個時機成立“個人電腦有限公司”再好不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