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執(zhí)業(yè)護士外科護理指導之燒傷護理三

字號:

五、燒傷休克
    (一)特點
    1.休克興奮期較長而明顯。這是因為燒傷后的體液外滲和有效循環(huán)血量的減少是逐漸發(fā)生的。傷員精神興奮,煩躁不安,脈快而有力,血壓可維持正常或偏高,這是燒傷休克興奮期的表現,要抓緊治療,切勿被暫時的假象所迷惑而忽略休克的診治。
    2.休克期長。燒傷休克的發(fā)生時間與嚴重程度與 燒傷面積和燒傷深度有密切關系。燒傷面積越大,深度面積越廣,休克發(fā)生越早越嚴重,持續(xù)時間越長。一般為2-3天。這期間血容量不斷變化,因此必須嚴密觀察病情,及時分析病情,積極堅持抗休克治療。
    3.有明顯的電解質紊亂與血漿滲透壓改變。主要表現為血液濃縮,低鈉血癥,酸中毒或低蛋白血癥。
    (二)主要表現
    1.脈搏(心率)增速:這是由于燒傷后兒茶酚胺分泌增多,使心率加快,嚴重時可增至130次/分以上,脈搏細弱,聽診心音遙遠,第一音減弱。
    2.尿量減少(一般指成人尿量每小時在20毫升以下):是燒傷休克的重要且較早的表現,如果腎功能未嚴重損害,尿少一般能反映組織血液灌流情況和休克的嚴重程度。尿少的主要原因是血容量不足,腎血流量減少所致。當然尚與抗尿激素和醛固酮增多有關。如出現無尿,多示收縮壓在10.7kPa以下。
    3.口渴:為燒傷休克較早的表現。經補液治療后,輕度傷員多可解除,而嚴重傷員則難以消失、可持續(xù)到回收期以后。
    4.煩躁不安:出現較早,是腦細胞因血液灌流不良,缺氧的表現。
    5.惡心嘔吐:出現也較早,如頻繁嘔吐常示休克較重。其原因也是腦缺氧。
    6.末稍循環(huán)不良:較早的表現是淺靜脈充盈不良。皮膚發(fā)白肢體發(fā)涼。嚴重時,可出現發(fā)紺和毛細血管充盈不良。
    7.血壓和脈壓的變化:燒傷早期,由于代償的緣故,血管收縮,周圍阻力的增加,血壓往往增高,尤其是舒張壓,故脈壓變小是休克較早的表現。以后代償不全,毛細血管床擴大、血液淤滯、有效循環(huán)血量明顯減少,則收縮壓開始下降。因此收縮壓下降不是燒傷休克的早期表現。如已下降則提示休克已較嚴重。在嚴重燒傷傷員。如有條件測中心靜脈壓。
    8.化驗檢查:一般根據臨床表現足可作出燒傷休克的診斷。如條件許可。必要的化驗檢查如血漿滲透壓,血細胞壓積,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計數,血紅蛋白等,有助于燒傷休克的早期診斷,亦可作治療參考。
    (三)防治
    燒傷休克的防治原則基本上同一般休克(見第五章)。補液療法為當前防治休克的主要措施。
    1.輸液治療:主要目的是補充血容量不足和糾正電解質紊亂。扶持機體的休償能力使之戰(zhàn)勝休克。在實施輸液治療時,輸進去的液體不能過多,也不能過少。過多則造成組織腫脹,增加機體負擔,增加以后感染機會,甚至造成肺水腫、腦水腫。過少則達不到抗休克的,甚至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因此需要正確掌握輸液治療,力求平穩(wěn)過渡休克,同時扶持機體抵抗力,為傷員以后的治療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