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膿性腹膜炎
一、解剖生理概要
腹膜腔分大、小腹腔,即腹腔和網膜囊,經由網膜孔相通。支配壁腹膜的為體神經,是肋間神經和腰神經的分支,對各種刺激敏感,痛覺定位準確。支配臟腹膜的為自主神經,來自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末梢,對牽拉反射較為敏感。腹膜面積約1.7~2.O平方米。
二、急性彌漫性腹膜炎
1.病因及致病菌
(1)繼發(fā)性腹膜炎常見,致病菌以大腸桿菌最常見,其次為厭氧擬桿菌、鏈球菌、變形桿菌。一般為混合性感染。毒力較強。
(2)原發(fā)性腹膜炎又稱自發(fā)性腹膜炎,腹腔內無原發(fā)病灶。致病菌以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大腸桿菌多見。細菌進入腹腔的途徑一般為:
①血行播散;
②上行性感染,如女性生殖道的細菌,可通過輸卵管直接向上擴散到腹腔,引起淋球菌性腹膜炎;
③直接擴散;
④透壁性感染,正常情況下,腸道內的細菌是不能通過腸壁的。但在機體抵抗能力降低時,腸道內的細菌即可通過腸壁進入腹腔引起腹膜炎。
2.病理生理
整個病理生理過程包括兩個方面:腸道細菌易位,進入血循環(huán),導致感染性休克。另一方面,腹腔內大量液體的丟失,造成失液性休克。當然,當機體抵抗能力強、細菌毒力低時,可使腹膜炎局限好轉。
3.臨床表現和診斷
(1)臨床表現腹痛(最主要的臨床表現)、消化道癥狀(惡心、嘔吐等)、全身癥狀(如發(fā)熱、白細胞計數升高)、中毒癥狀、休克及脫水表現。
(2)體征腹脹、腹式呼吸減弱或消失。腹部壓痛、腹肌緊張和反跳痛是腹膜炎的標志性體征,尤以原發(fā)部位最明顯。腹脹加重是病情惡化的一項重要標志。腹脹是判斷病情變化的一項重要標志。
(3)腹腔穿刺 急性腹膜炎診斷中,最重要的就是病因判斷。腹腔穿刺液的性質有助于病因判斷。
(4)直腸指檢直腸前窩飽滿及觸痛,表示盆腔已有感染或形成盆腔膿腫。
(5)x線檢查腹部站立位平片小腸普遍脹氣并有多個小液平面提示腸麻痹,膈下游離氣體提示胃腸穿孔。
4.治療 半靠位
①滲液流向盆腔,減少吸收;②使?jié)B液局限,利于引流;③改善呼吸循環(huán)
胃腸減壓
①減輕胃腸內積氣,促進胃腸蠕動;②防止胃腸內容物繼續(xù)進入腹腔
抗生素治療
針對致病菌選用敏感抗生素,如第3代頭孢等
糾正水電解質失衡
營養(yǎng)支持的同時糾正水電解質紊亂
手術原則
處理原發(fā)灶,清理腹腔,充分引流
二、腹腔膿腫
膈下膿腫
盆腔膿腫
腸間膿腫
病因
平臥時最低,膿液積聚
腹腔最低位,膿液積聚
膿液被包裹在腸袢間
臨床特點
全身癥狀重
可刺激膈下產生胸膜炎
70%均可保守治愈
伴直腸膀胱刺激癥狀
腹部檢查多陰性
直腸指檢可觸及波動性腫物
可有腹部化膿感染癥狀
可應用B超、CT診斷
治療
非手術治療
B超引導下穿刺抽膿
手術治療
非手術治療
經肛門引流
經后穹隆引流
非手術治療
B超引導下穿刺抽膿
剖腹探查
一、解剖生理概要
腹膜腔分大、小腹腔,即腹腔和網膜囊,經由網膜孔相通。支配壁腹膜的為體神經,是肋間神經和腰神經的分支,對各種刺激敏感,痛覺定位準確。支配臟腹膜的為自主神經,來自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末梢,對牽拉反射較為敏感。腹膜面積約1.7~2.O平方米。
二、急性彌漫性腹膜炎
1.病因及致病菌
(1)繼發(fā)性腹膜炎常見,致病菌以大腸桿菌最常見,其次為厭氧擬桿菌、鏈球菌、變形桿菌。一般為混合性感染。毒力較強。
(2)原發(fā)性腹膜炎又稱自發(fā)性腹膜炎,腹腔內無原發(fā)病灶。致病菌以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大腸桿菌多見。細菌進入腹腔的途徑一般為:
①血行播散;
②上行性感染,如女性生殖道的細菌,可通過輸卵管直接向上擴散到腹腔,引起淋球菌性腹膜炎;
③直接擴散;
④透壁性感染,正常情況下,腸道內的細菌是不能通過腸壁的。但在機體抵抗能力降低時,腸道內的細菌即可通過腸壁進入腹腔引起腹膜炎。
2.病理生理
整個病理生理過程包括兩個方面:腸道細菌易位,進入血循環(huán),導致感染性休克。另一方面,腹腔內大量液體的丟失,造成失液性休克。當然,當機體抵抗能力強、細菌毒力低時,可使腹膜炎局限好轉。
3.臨床表現和診斷
(1)臨床表現腹痛(最主要的臨床表現)、消化道癥狀(惡心、嘔吐等)、全身癥狀(如發(fā)熱、白細胞計數升高)、中毒癥狀、休克及脫水表現。
(2)體征腹脹、腹式呼吸減弱或消失。腹部壓痛、腹肌緊張和反跳痛是腹膜炎的標志性體征,尤以原發(fā)部位最明顯。腹脹加重是病情惡化的一項重要標志。腹脹是判斷病情變化的一項重要標志。
(3)腹腔穿刺 急性腹膜炎診斷中,最重要的就是病因判斷。腹腔穿刺液的性質有助于病因判斷。
(4)直腸指檢直腸前窩飽滿及觸痛,表示盆腔已有感染或形成盆腔膿腫。
(5)x線檢查腹部站立位平片小腸普遍脹氣并有多個小液平面提示腸麻痹,膈下游離氣體提示胃腸穿孔。
4.治療 半靠位
①滲液流向盆腔,減少吸收;②使?jié)B液局限,利于引流;③改善呼吸循環(huán)
胃腸減壓
①減輕胃腸內積氣,促進胃腸蠕動;②防止胃腸內容物繼續(xù)進入腹腔
抗生素治療
針對致病菌選用敏感抗生素,如第3代頭孢等
糾正水電解質失衡
營養(yǎng)支持的同時糾正水電解質紊亂
手術原則
處理原發(fā)灶,清理腹腔,充分引流
二、腹腔膿腫
膈下膿腫
盆腔膿腫
腸間膿腫
病因
平臥時最低,膿液積聚
腹腔最低位,膿液積聚
膿液被包裹在腸袢間
臨床特點
全身癥狀重
可刺激膈下產生胸膜炎
70%均可保守治愈
伴直腸膀胱刺激癥狀
腹部檢查多陰性
直腸指檢可觸及波動性腫物
可有腹部化膿感染癥狀
可應用B超、CT診斷
治療
非手術治療
B超引導下穿刺抽膿
手術治療
非手術治療
經肛門引流
經后穹隆引流
非手術治療
B超引導下穿刺抽膿
剖腹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