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藥師考試相關專業(yè)知識方劑學瀉下劑(2)

字號:

主管中藥師考試相關專業(yè)知識方劑學瀉下劑(2):
    三、溫下
    溫里藥與瀉下藥相配,以溫里藥為主,一則溫散里寒,二則變寒下為溫下之用。
    1.溫脾湯
    [組成]大黃、附子、干姜、人參、甘草。
    [功用]攻下寒積,溫補脾陽。
    [主治]寒積腹痛。便秘或久利赤白,腹痛,手足不溫,脈沉弦。
    [方解]附子、干姜——溫陽祛寒。
    大黃——蕩滌積滯。
    人參、甘草——益氣補脾。
    四、潤下
    1.麻子仁丸
    [組成]麻子仁、芍藥、枳實、大黃、厚樸、杏仁。
    [功用]潤腸泄熱,行氣通便。
    [主治]腸胃燥熱,津液不足,大便干結,小便頻數(shù)。
    2.濟川煎
    [功用]溫腎益精,潤腸通便。
    [主治]老年腎虛,大便秘結,小便清長,頭目眩暈,腰膝酸軟。
    五、逐水
    1.十棗湯
    [組成]大戟、蕪花、甘遂、大棗。
    [功用]攻逐水飲。
    [主治]①懸飲;②實水。
    三味等分,各別搗為散。水一升半,先煮大棗十枚,取八合去滓,納藥末。強人服—錢匕,羸人服半錢匕,溫服之,平旦服。得快利后,食糜粥自養(yǎng)。
    六、攻補兼施
    1、黃龍湯
    [組成]大黃、芒硝、枳實、厚樸、當歸、人參、甘草、桔梗、生姜、大棗。
    [功用]攻下通便,補氣養(yǎng)血。
    [主治]氣血不足,陽明腑實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