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重訂通俗傷寒論》
【分類】解表劑-扶正解表
【組成】生葳蕤(9克)生蔥白(6克)桔醫(yī)學教育 網原創(chuàng)梗(4.5克)東白薇(3克)淡豆豉(12克)薄荷(4.5克)炙甘草(1.5克)紅棗二枚
【功效】滋陰解表。
【主治】素體陰虛,外感風熱證。頭痛身熱,微惡風寒,無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煩,口渴,咽干,舌紅,脈數。(本方常用于老年人及產后感冒、急性扁桃體炎、咽炎等屬陰虛外感者。)
【用法】水煎,分溫再服。
【分類】解表劑-扶正解表
【組成】生葳蕤(9克)生蔥白(6克)桔醫(yī)學教育 網原創(chuàng)梗(4.5克)東白薇(3克)淡豆豉(12克)薄荷(4.5克)炙甘草(1.5克)紅棗二枚
【功效】滋陰解表。
【主治】素體陰虛,外感風熱證。頭痛身熱,微惡風寒,無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煩,口渴,咽干,舌紅,脈數。(本方常用于老年人及產后感冒、急性扁桃體炎、咽炎等屬陰虛外感者。)
【用法】水煎,分溫再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