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旅游概況

字號: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簡稱新疆或新。位于我國西北部,地處歐亞大陸中心。面積166多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面積的1/6,是我國面積的一個省區(qū)。除東南聯(lián)接甘肅、青海,南部聯(lián)接西藏外,其余與8個國家為鄰,即東北部與蒙古毗鄰,北部同俄羅斯聯(lián)邦接壤,西北部及西部分別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接壤,西南部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接界,邊境線長達5400多公里,是我國邊境線最長、對外口岸最多的一個省區(qū),這使新疆對外開放具有得天厚的地緣優(yōu)勢。
    新疆是以維吾爾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地區(qū)。自治區(qū)總?cè)丝?6,052,648人,其中少數(shù)民族10,015,948人,占62%。維吾爾族人口最多,占47%;漢族占37%。此外,還有哈薩克族、回族、蒙古族、柯爾克孜族、錫伯族、塔吉克族、烏孜別克族、滿族、達斡爾族、塔塔爾族、俄羅斯族、東鄉(xiāng)、撒拉、藏、苗、彝、布依、朝鮮等34個民族在新疆居住。
    在兩千多年前,新疆就是我們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漢朝設置西域都護府,新疆由西漢政權(quán)直接管轄,范圍包括現(xiàn)在的巴爾喀什湖和帕米爾地區(qū)。隋唐時期,中國中央政府在新疆設立的行政管轄制度又有了發(fā)展。隋朝先后在新疆設立鄯善郡、且末郡和伊吾郡(今哈密地區(qū))。唐朝在新疆設立伊、西、庭三個州,州下設縣,縣下設鄉(xiāng),鄉(xiāng)下設里,與內(nèi)地完全一樣。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是唐朝設在西域的軍政機關。前者管轄天山南路和帕米爾以西的廣大地區(qū)。元明時期,新疆設置達魯花赤,作為地方官,統(tǒng)治各地。清朝在伊犁惠遠城(今霍城縣南)設置總統(tǒng)伊犁等處將軍),統(tǒng)治新疆全境。1884年,清政府建立新疆省,新疆的行政中心由伊犁東移到烏魯木齊。新疆建省,統(tǒng)一了全境的行政建制,進一步密切了同內(nèi)地各省的聯(lián)系。1949年9月,新疆宣告和平解放。
    新疆北部有阿爾泰山,南部有昆侖山、喀喇昆侖山和阿爾金山。天山,作為新疆象征,橫貫中部,形 成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和北部的準噶爾盆地。習慣上把天山以南地區(qū)叫南疆,天山以北地區(qū)叫北疆,把哈密、吐魯番盆地叫東疆。新疆有許多自然景觀優(yōu)美的湖泊,其中有的十大湖泊:博斯騰湖、艾比湖、布倫托海、阿雅格庫里湖、賽里木湖、阿其格庫勒湖、鯨魚湖、吉力湖、阿克薩依湖、艾西曼湖。
    中國最干、最熱、最冷的地方都在新疆。中國最長的內(nèi)陸河、最低的洼地、的沙漠也在新疆。在新疆可以觀賞舉世聞名的雅丹地貌、風蝕蘑菇、洞穴、石林以及沙漠中的海市蜃樓、飛沙鳴叫等獨特的自然景觀。新疆還有無數(shù)珍稀的荒漠動植物供游客觀賞。
    新疆的人文旅游資源獨具魅力。“絲綢之路”橫貫新疆,舉世聞名。新疆境內(nèi)具有歷史藝術(shù)和科學研究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古窟寺(千佛洞),石刻和現(xiàn)代紀念建筑物有236處,其中10處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1處:昌吉的天山天池,有佛教千佛洞16處,比較完整的洞窟550多個。另外,文物點有幾千處。新疆還有22個自然保護區(qū)。阿勒泰巖畫長廊、準噶爾恐龍化石的發(fā)現(xiàn),引起國內(nèi)外專家學者們的矚目。新疆素有“歌舞之鄉(xiāng)”、瓜果之鄉(xiāng)“之稱,到處可以欣賞到豐富多采的民間文娛活動,到處可以品嘗到甘甜馥郁的葡萄、瓜果。新疆有漫長的邊界和眾多的口岸,與中亞、西亞各國人民有著長期的友好往來,對國內(nèi)外游客有著巨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