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親用轎,這除了表示鄭重之外,也還有喜慶、炫耀的成分在內。其實,古代轎子不過是一種代步工具,相當于現(xiàn)代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車輛。乘轎的人,除了皇室成員、官宦富紳以外,鄉(xiāng)間迎親也常用轎子。轎子又分為二乘轎(二人抬轎)、四乘轎、八乘大轎幾種,只有皇帝出行才用十六乘大轎。在白洋淀,船轎當屬特殊之例,以船轎迎親,是水鄉(xiāng)人家在婚禮中一種自娛自樂的喜慶習俗。
白洋淀的迎親很有講究,除去一些早巳被廢棄的迷信禮儀外,一般有六道程序:提親、訂婚、過禮、催妝、結婚、回門。船轎迎親是結婚中真正熱鬧的日子,也是婚嫁儀式的高潮。船轎一般用兩頂,一頂是男青年坐的簡單的藍轎,一頂是迎新娘用的紅轎。紅轎轎頂是彩緞搭成,轎身也都用紅綢緞扎好,就連架在船舷上的轎桿,也都用紅綢裹嚴。駛船的艄公都是村民公認的駛船高手,船轎駛在廣闊的淀面上沒有一絲偏斜晃當,表示平平穩(wěn)穩(wěn)的意思。此時此景,歌唱演員宋祖英在一曲《十八灣水路到我家》中已經表現(xiàn)得維妙維肖、淋漓盡致了。接下來就是走馬鞍(鞍與安諧音,意思是平平安安)、邁火盆(生活火爆)、踏石板(意思是生產平穩(wěn),沒有坎坷)、入洞房等一般常見的習俗了。
白洋淀的迎親很有講究,除去一些早巳被廢棄的迷信禮儀外,一般有六道程序:提親、訂婚、過禮、催妝、結婚、回門。船轎迎親是結婚中真正熱鬧的日子,也是婚嫁儀式的高潮。船轎一般用兩頂,一頂是男青年坐的簡單的藍轎,一頂是迎新娘用的紅轎。紅轎轎頂是彩緞搭成,轎身也都用紅綢緞扎好,就連架在船舷上的轎桿,也都用紅綢裹嚴。駛船的艄公都是村民公認的駛船高手,船轎駛在廣闊的淀面上沒有一絲偏斜晃當,表示平平穩(wěn)穩(wěn)的意思。此時此景,歌唱演員宋祖英在一曲《十八灣水路到我家》中已經表現(xiàn)得維妙維肖、淋漓盡致了。接下來就是走馬鞍(鞍與安諧音,意思是平平安安)、邁火盆(生活火爆)、踏石板(意思是生產平穩(wěn),沒有坎坷)、入洞房等一般常見的習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