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每日一題測試(1月23日)

字號:

某A為甲國駐華商社職員,在聽到有關郵寄炭疽病毒的報道后,在信封里裝上白色滑石粉寄往中國某市工商局,引起很大的社會恐慌。本案中( )。
    A.某A構成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 安全 罪
    B.某A構成投放虛假危險物質罪
    C.對某A應適用我國刑法
    D.某A構成犯罪既遂
    解析:根據(jù)刑法修正案(三)第8條和兩高《關于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guī)定》,某A的行為構成投放虛假危險物質罪,自己構成犯罪既遂。刑法修正案第8條規(guī)定:“刑法第291條后增加一條,作為第291條之一:(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庇纱艘?guī)定可以看出,本罪屬于結果加重犯;只要行為導致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即構成本罪的既遂;如果“造成嚴重后果”的,則加重其刑。某A的行為已“引起很大的社會恐慌”,屬于“嚴重擾亂社會秩序”,因而已經(jīng)構成犯罪既遂。某 A在我國境內犯罪,又沒有法定的例外情形,因而應適用我國刑法對其進行處罰。
    選項A具有干擾性。在刑法修正案(三)未施行之前,應該說類似某A的行為可能被定為“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但當有了刑法修正案(三)的專門規(guī)定后,應當適用刑法修正案(三)的規(guī)定。特別刑法優(yōu)先于刑法典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