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護士輔導:心臟檢查
1)視診:
(1)心尖搏動:正常心尖搏動:位于第五肋間,左鎖骨中線內(nèi) 0.5~1.0cm,直徑2.0~2.5cm。
左室增大,心尖搏動向左下移位。右室增大,心尖搏動向左移位。也可以是胸部疾病或腹部疾病。
(2)頸靜脈怒張和肝頸回流征:坐位見頸靜脈充盈稱頸靜脈怒張。提示上腔靜脈回流受阻。靜脈壓增高,見于右心衰竭、心包積液、縱隔腫瘤。
用手按壓腫大的肝臟,頸靜脈充盈明顯,頸靜脈怒張。見于右心功能不全。
(3)頸動脈搏動:安靜狀態(tài)下出現(xiàn)頸動脈的明顯搏動,常見于甲亢、主動脈瓣關(guān)閉不全、嚴重貧血。
(4)毛細血管搏動癥:手指輕壓病人指甲床末端,看到紅白交替節(jié)律性微血管搏動。常見于主動脈瓣關(guān)閉不全,甲亢。
2)觸診:
震顫:又稱貓喘。為心血管器質(zhì)性病變的體征。
3)叩診:心臟叩診為實音。檢查心臟相對濁音界。順序: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內(nèi)。左側(cè)在心尖搏動外 2~3cm處開始,逐個肋間向上,直至第2肋間;右界先叩出肝濁音界,然后于其上一肋間由外向內(nèi),逐一向上叩診,直至第2肋間。
正常成人相對濁音界 :
右界( cm) 肋 間 左界(cm)
2~3
2~3
3~4 II
III
IV
V 2 – 3
3.5 – 4.5
5 - 6
7 - 9
(左鎖骨中線距胸骨中線為 8-10cm)
4)聽診:包括心率、心音、額外心音、雜音及心包摩擦音。
1)視診:
(1)心尖搏動:正常心尖搏動:位于第五肋間,左鎖骨中線內(nèi) 0.5~1.0cm,直徑2.0~2.5cm。
左室增大,心尖搏動向左下移位。右室增大,心尖搏動向左移位。也可以是胸部疾病或腹部疾病。
(2)頸靜脈怒張和肝頸回流征:坐位見頸靜脈充盈稱頸靜脈怒張。提示上腔靜脈回流受阻。靜脈壓增高,見于右心衰竭、心包積液、縱隔腫瘤。
用手按壓腫大的肝臟,頸靜脈充盈明顯,頸靜脈怒張。見于右心功能不全。
(3)頸動脈搏動:安靜狀態(tài)下出現(xiàn)頸動脈的明顯搏動,常見于甲亢、主動脈瓣關(guān)閉不全、嚴重貧血。
(4)毛細血管搏動癥:手指輕壓病人指甲床末端,看到紅白交替節(jié)律性微血管搏動。常見于主動脈瓣關(guān)閉不全,甲亢。
2)觸診:
震顫:又稱貓喘。為心血管器質(zhì)性病變的體征。
3)叩診:心臟叩診為實音。檢查心臟相對濁音界。順序:先叩左界,后右界,由下而上,由外向內(nèi)。左側(cè)在心尖搏動外 2~3cm處開始,逐個肋間向上,直至第2肋間;右界先叩出肝濁音界,然后于其上一肋間由外向內(nèi),逐一向上叩診,直至第2肋間。
正常成人相對濁音界 :
右界( cm) 肋 間 左界(cm)
2~3
2~3
3~4 II
III
IV
V 2 – 3
3.5 – 4.5
5 - 6
7 - 9
(左鎖骨中線距胸骨中線為 8-10cm)
4)聽診:包括心率、心音、額外心音、雜音及心包摩擦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