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論治對于厥證的治療,首先要分別虛實,進行急救,對于實證先用搐鼻散取嚏,然而用蘇合香丸或玉樞丹開竅醒神,而虛證急用參附湯灌救,以回陽固脫,而后用生脈散益氣救陰。并配合針刺,促其清醒醒后則分辨氣、血、痰諸厥進行調(diào)治。
(1)氣厥:
①實證:證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噤拳握,呼吸氣粗,四肢厥冷,平素多肝氣不舒,多由情緒刺激誘發(fā)、苔薄、脈弦。
治法:順氣開郁。
方藥;五磨飲子加減。
②虛證:證候:眩暈昏仆,面色蒼白,汗出肢冷,氣息低弱,平素體虛,多由驚恐或勞累誘發(fā),舌淡,脈沉細(xì)。
治法:補氣回陽。
方藥:四味回陽飲加減。
(2)血厥:
①實證:證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關(guān)緊閉,面赤唇紫,平素多肝陽亢盛,易暴怒,舌紅,脈沉弦。
治法:活血順氣。
方藥:通瘀煎為主?!】荚嚧缶W(wǎng)站整理
②虛證:證候:突然昏厥,面色蒼白,口唇無華,四肢震顫,自汗肢冷,舌淡,脈細(xì)數(shù)無力。
治法:補養(yǎng)氣血。
方藥:急用獨參湯灌服,繼用人參養(yǎng)營湯。
(3)痰厥:
證候:突然昏厥,喉有痰聲,嘔吐涎沫,呼吸氣粗,苔白膩,脈沉滑。
治法:行氣豁痰。
方藥:導(dǎo)痰湯為主。
(1)氣厥:
①實證:證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噤拳握,呼吸氣粗,四肢厥冷,平素多肝氣不舒,多由情緒刺激誘發(fā)、苔薄、脈弦。
治法:順氣開郁。
方藥;五磨飲子加減。
②虛證:證候:眩暈昏仆,面色蒼白,汗出肢冷,氣息低弱,平素體虛,多由驚恐或勞累誘發(fā),舌淡,脈沉細(xì)。
治法:補氣回陽。
方藥:四味回陽飲加減。
(2)血厥:
①實證:證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關(guān)緊閉,面赤唇紫,平素多肝陽亢盛,易暴怒,舌紅,脈沉弦。
治法:活血順氣。
方藥:通瘀煎為主?!】荚嚧缶W(wǎng)站整理
②虛證:證候:突然昏厥,面色蒼白,口唇無華,四肢震顫,自汗肢冷,舌淡,脈細(xì)數(shù)無力。
治法:補養(yǎng)氣血。
方藥:急用獨參湯灌服,繼用人參養(yǎng)營湯。
(3)痰厥:
證候:突然昏厥,喉有痰聲,嘔吐涎沫,呼吸氣粗,苔白膩,脈沉滑。
治法:行氣豁痰。
方藥:導(dǎo)痰湯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