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年僅11歲的沈詩鈞將開始攻讀香港浸會大學數(shù)學系碩士階段的課程,這無疑又是轟動教育界的一大新聞。
沈詩鈞是香港人公認的“神童”。2007年9月,9歲的沈詩鈞被香港浸會大學錄取,成為香港有史以來年輕的大學生,為公眾所關注。
隨后沈父刻意避開媒體,沈詩鈞度過了兩年低調的大學生活。近日,沈詩鈞剛剛結束了大二階段的學習任務。
與內地的神童集中在一起“扎堆”學習不同的是,沈詩鈞在香港浸會大學與20多歲的成年學生一起上課。
這樣一種全新的神童培養(yǎng)模式給人們帶來哪些啟發(fā)呢?
近日,本報記者前往香*家采訪香港神童的大學生活。
6月7日,在香港浸會大學一間名叫聯(lián)福樓的餐廳里,記者見到了11歲的沈詩鈞。
比起兩年前記者第見到他時,沈詩鈞明顯長高了,但仍保留著一張稚嫩的臉?!翱旌昂问迨?!”沈詩鈞的父親沈振雄對孩子說。但沈詩鈞有些羞澀,沒有好意思喊出來。
父母不再當陪讀
沈詩鈞剛剛結束了大二學期的期末考試。此次,沈詩鈞一共考了6門課,其中4門是有關數(shù)學的,還有一門西班牙語和一門意大利語。6月7日,期末考試成績仍未公布,不過沈詩鈞并不太擔心?!皵?shù)學肯定沒問題,西班牙可能不是很好?!鄙蛟娾x抓著腦袋,有些頑皮地告訴記者。
在此次的考試中,100分為滿分的微積方程中期考試中,詩鈞得99分,全班排名第四。
對于一個年僅11歲的孩子來說,沈詩鈞已經(jīng)順利地度過了兩年的大學生活。
2007年9月,沈詩鈞入浸會大學后,有整整一年時間,沈振雄都是當沈詩鈞的陪讀?!?作為父母,剛開始主要是擔心他年齡太小不適應大學生活。后來,發(fā)現(xiàn)這種擔心是多余。只花了很短時間,他去上廁所、去食堂、找老師都沒有問題了。”
從去年9月開始,沈振雄決定不再每天陪兒子上學了,沈詩鈞從此獨自上學、放學。
家住香港灣仔的詩鈞每天在上學的路上就要花費45分鐘,他先從灣仔搭巴士過海,然后在紅磡坐兩站地鐵到九龍?zhí)?,出地鐵口后再步行15分鐘到學校。
沈詩鈞每天的生活都十分有規(guī)律,每天早上8點起床,晚上9點睡覺。晚上放學回家后,他還溫習兩三個小時的功課,幾乎是從來不看電視,也不打機。課余時間,沈詩鈞喜歡玩的是“LEGO”,一種像積木一樣的兒童益智玩具。
與普通學生一起上課
根據(jù)浸會大學的安排,沈詩鈞上課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而是與其他普通大學生一起學習。浸會大學理學院副院長唐創(chuàng)時博士說,浸會大學特別為沈詩鈞同學設計了五年全日制課程,完成后可獲頒數(shù)學理學士學位和數(shù)學哲學碩士學位。沈詩鈞于首學期修讀四科,包括兩科一年級數(shù)學主修科《數(shù)學分析》和《統(tǒng)計方法和理論》,以及兩科通識科《基礎計算機》和《西班牙文》。
至于沈同學選修的科目,則會因應他上學期的學習進度作配合,決定選修那些適合他發(fā)展的學科。沈同學于五年內,除數(shù)學主修科目之外,需要與其他學生一樣修讀語文、體育、計算機、宗教與哲學等科目。
唐創(chuàng)時說,浸會大學以英語授課,沈同學選修課程的要求和學分不會有別于其他同學,教師在講課時亦會一視同仁,他將與其他同學一起上課和研修,進行學術研究,他同樣需完成課程的要求,繳交功課及通過考試。與其他新同學一樣,數(shù)學系將安排系內教授作為沈同學的學術導師,專責發(fā)展他的數(shù)學潛能和做師友輔導。
剛剛結束的大二學期,沈詩鈞平均每天有5個小時的課程,一周總共有25節(jié)課。
個子小定坐第一排
沈詩鈞是小學都沒有讀完,就從小學一下子跳升到大學。面對更自由和更有挑戰(zhàn)性的大學生活,沈詩鈞說自己并沒有什么壓力,相比讀小學而言,他更喜歡讀大學,“因為不需要學習那么多的東西?!?BR> 在浸會大學上課的時候,沈詩鈞有一個習慣,就是肯定會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因為其他人比我高。”沈詩鈞邊告訴記者,邊做出調皮的表情。
在上課的時候,教師也經(jīng)常會點沈詩鈞回答問題,“教語言課的老師喜歡點我回答問題。上數(shù)學課的時候,別人不會答的問題,老師也會點我回答。”
沈詩鈞喜歡上的課也是數(shù)學課。在沈振雄的記憶里,沈詩鈞對于數(shù)學一直特別感興趣。在沈詩鈞上大學之前,有父親專門問他,“興趣是什么?” “數(shù)學”,沈詩鈞回答得很干脆。
正是因為沈詩鈞從小對數(shù)學感興趣,沈振雄才開始不斷教兒子數(shù)學,并且不斷增加沈詩鈞對數(shù)學的興趣。“并不是我自己喜歡數(shù)學,才教兒子數(shù)學的。我有時也在反思,是不是自己影響了他的興趣,而會阻礙他的發(fā)展?!鄙蛘裥壅f。
數(shù)學課容易通識課難
從今年9月份開始, 年僅11歲的沈詩鈞將開始攻讀香港浸會大學數(shù)學系碩士階段的課程,這將創(chuàng)造一個新神話。根據(jù)浸會大學的安排, 沈詩鈞將在5年內完成數(shù)學系本科和碩士階段的課程。
在學習上,沈詩鈞遇到的一個困難就是,數(shù)學的專業(yè)課都沒有問題,但對于本科階段的一些通識課,卻面臨著較大的難度,例如宗教課程等,可能不是一個11歲的孩子能理解的。
沈振雄說,學校將根據(jù)沈詩鈞的情況做出一個十分特殊的教學安排,從今年開始,先讓沈詩鈞攻讀碩士階段的專業(yè)課程,然后等到大學第5年,孩子長大一些后,再回過頭來讀本科階段的通識課。
唐創(chuàng)時副院長說,浸會大學會緊密跟進沈同學在各方面的發(fā)展和需要,為他進行深入和全面的評估,以期在他的選修課程上,作出佳的組合,切合他不同階段的全面發(fā)展需要。
面臨交友困惑
在學校里,沈詩鈞并沒有什么特別要好的朋友,因為其他學生年齡上一般都比他大10歲,而且沈詩鈞與普通大學生一樣經(jīng)常在不同的教室上課,“大家并不是經(jīng)常見面”。
但有時候,也會有同學主動找沈詩鈞討論數(shù)學問題,甚至是直接向他詢問一些數(shù)學問題的答案。每每面對這樣的請求,沈詩鈞都會用一個較為巧妙的方法化解。他并不會直接把問題的答案告訴同學,而是會告訴要讀的參考書目?!巴瑢W們問這些數(shù)學問題都很簡單,但我不喜歡直接告訴他們答案?!?BR> 在父親的眼中,沈詩鈞有時也會特別調皮,香港一家報社的女記者前來采訪,頑皮的沈詩鈞指著一扇門說,“后面有鬼”!來嚇唬這位女記者。
令父親沈振雄擔心的是,沈詩鈞并沒有自己的朋友圈子。沈詩鈞已經(jīng)與以前的小學同學很少來往了。為了幫沈詩鈞交朋友,沈振雄想了很多辦法,他主動邀請其他小朋友和家長一起去吃燒烤,找機會讓孩子們一起玩大富翁的游戲。但不到一會兒,其他的小朋友都跑開了,只有沈詩鈞一個人還坐在那里思考。
與此同時,沈詩鈞也與大學的同學玩不到一起,因為現(xiàn)在的大學生出去玩都是唱卡拉OK或是看電影,但這些沈詩鈞都不喜歡。
“這確實是一個問題,但很難解決,我也嘗試過很多辦法,但效果不是很理想。他和同年齡的學生玩不起來,跟大學同學也玩不起來?!?BR> 平靜面對外界質疑
對于這么小就送沈詩鈞上大學,父親沈振雄的做法也受到一些專家學者的質疑。
學者張五常就在博客上指出:任何天才神童被迫而自小急攻或進什么大學的,都是長輩的愚蠢行為。天才兒童需要的,與非天才兒童一樣,是一般兒童的生活與玩意。缺少了這些,長大后精神狀態(tài)多多少少會有點問題。大師的成就與早拿什么名頭無關。如果一個兒童真的天賦奇高,會成大器的,那就根本不需要提早發(fā)勁。也有網(wǎng)友“逆風飛楊”指責,這是“功利性教育”。
面對質疑之聲,沈振雄說,如果細細一想,大多數(shù)成功的人士都是沒有童年的,但還是很快樂。關鍵是所追求的東西是不是你的夢想。關鍵是你開不開心,而不是什么年齡就該做什么事。
整整三年為了照顧孩子,沈振雄都沒有外出打工,一家人生活得也較為困難。在沈詩鈞上大學期間,曾有機構提出來要贊助沈詩鈞的學費,但沈振雄終沒有同意。“當時很困難確實有一種接受贊助的沖動,但終還是沒有。”
“有些機構提出附加條件,要求沈詩鈞長大后一定要在香港工作。但我不想因此而限制他的自由,所以沒有接受贊助,我也覺得還有一些人更需要那些錢?!睆娜ツ觊_始,沈振雄重新找到工作,“現(xiàn)在沒有當初那么困難?!?BR> 天才該不該扎堆培養(yǎng)?
對于質優(yōu)兒童到底該怎么培養(yǎng),中國內地不少學校的做法是把一些天才兒童集中到一個天才班里,進行扎堆培養(yǎng),而且浸會大學對于沈詩鈞的培養(yǎng)模式卻是融合教育,讓天才兒童與普通大學生一起學習?!暗降自鯓雍?,這個問題困擾了我一整年?!鄙蛘裥壅f。
沈振雄說,把神童集中在一個班里教育,會有一個標簽效應,會讓這些孩子從小就覺得與眾不同。如果一旦遇到問題,他們解決不了,反而容易產(chǎn)生自卑感。因為他們會覺得自己的天才,為什么會解決不了問題。
如果把天才兒童放在各個班里,和其他普通學生一起上學,他們會覺得自己與其他同學并沒有什么不同,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這種情況是理想的。融合教育會更好一些。
“神童”的明星生活
媒體的大量報道,讓沈詩鈞成了明星。作為香港年輕的大學生,沈詩鈞是香港網(wǎng)民過去一年搜尋次數(shù)多的人物,他還被雅虎香港選為“時事焦點人物”。在父親帶著沈詩鈞外出旅行的時候,沈詩鈞有3次被路人當面認出來了。是在街頭,是深圳關口過關的時候,甚至還有是在海南島的一家酒店里。每次別人都會主動打招呼,并且要求和沈詩鈞一起合影。而在大學里,幾乎每個人都認識他。
受到如此多的關注,沈詩鈞說,“我并不覺得自己是明星,也不感覺有壓力。自己每天也是一樣上學、放學?!?BR> 但媒體的采訪還是多多少少影響到沈家的生活,他也要抽出時間來接受記者的采訪。
兩年來,沈詩鈞也經(jīng)歷了開心和不開心的事。“想到數(shù)學問題開心,不開心的是媽媽罵我?!?BR> “對于其他孩子們有什么建議呢?”面對記者的提問,沈詩鈞又撓了撓頭,然后說:“多讀點書。因為讀書可以幫我解決問題。”
秘笈摘要
父母必須創(chuàng)造環(huán)境讓子女專心讀書,犧牲自己的生活方式無可避免。
要成績好,必須遠離電視和玩游戲機(包括上網(wǎng))。
孩子每天與父母見面,很少父母與孩子之間有超過15分鐘互動談話。
三四歲起訓練閱讀,現(xiàn)在大的優(yōu)點是每天可以坐在書桌旁10個小時。
對著兒女講話是要小心,每句應富教育意義,不斷引起他們對知識的興趣。
小朋友九成的學習問題都非因力不所逮,而是心態(tài)問題。做父母有如談判專家。
沈父公開
“神童”培養(yǎng)六大秘笈
詩鈞9歲讀大學哥哥14歲上牛津 沈父稱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天分
文/本報記者 何濤
沈振雄的兩個兒子都是神童。除了小兒子沈詩鈞外,大兒子沈怡謀也是一個天才。沈怡謀14歲時已經(jīng)入讀牛津大學,并在牛津大學以一級榮譽成績完成數(shù)學學士課程,現(xiàn)正攻讀博士學位。
沈振雄是如何培養(yǎng)出兩個天才孩子的,這成為不少家長極其期待了解的內容。
沈振雄說,自從媒體報道詩鈞入讀大學的消息后,有數(shù)十位內地的讀者都寄信來,向他詢問有關教育孩子的方法。也有不少香港的家長就此問題與他聯(lián)系。
“這次接受你們的采訪也是想把一些管理孩子的經(jīng)驗與其他父母分享?!?BR> 沈振雄說,他的兩個兒子小時候都沒有超人的能力, 以往讀書成績亦未見得突出, 只因他能引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掌握他們的心態(tài), 加上肯犧牲, 他們才會發(fā)力向上。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天分, 視乎父母如何激發(fā)他們。
沈詩鈞是香港人公認的“神童”。2007年9月,9歲的沈詩鈞被香港浸會大學錄取,成為香港有史以來年輕的大學生,為公眾所關注。
隨后沈父刻意避開媒體,沈詩鈞度過了兩年低調的大學生活。近日,沈詩鈞剛剛結束了大二階段的學習任務。
與內地的神童集中在一起“扎堆”學習不同的是,沈詩鈞在香港浸會大學與20多歲的成年學生一起上課。
這樣一種全新的神童培養(yǎng)模式給人們帶來哪些啟發(fā)呢?
近日,本報記者前往香*家采訪香港神童的大學生活。
6月7日,在香港浸會大學一間名叫聯(lián)福樓的餐廳里,記者見到了11歲的沈詩鈞。
比起兩年前記者第見到他時,沈詩鈞明顯長高了,但仍保留著一張稚嫩的臉?!翱旌昂问迨?!”沈詩鈞的父親沈振雄對孩子說。但沈詩鈞有些羞澀,沒有好意思喊出來。
父母不再當陪讀
沈詩鈞剛剛結束了大二學期的期末考試。此次,沈詩鈞一共考了6門課,其中4門是有關數(shù)學的,還有一門西班牙語和一門意大利語。6月7日,期末考試成績仍未公布,不過沈詩鈞并不太擔心?!皵?shù)學肯定沒問題,西班牙可能不是很好?!鄙蛟娾x抓著腦袋,有些頑皮地告訴記者。
在此次的考試中,100分為滿分的微積方程中期考試中,詩鈞得99分,全班排名第四。
對于一個年僅11歲的孩子來說,沈詩鈞已經(jīng)順利地度過了兩年的大學生活。
2007年9月,沈詩鈞入浸會大學后,有整整一年時間,沈振雄都是當沈詩鈞的陪讀?!?作為父母,剛開始主要是擔心他年齡太小不適應大學生活。后來,發(fā)現(xiàn)這種擔心是多余。只花了很短時間,他去上廁所、去食堂、找老師都沒有問題了。”
從去年9月開始,沈振雄決定不再每天陪兒子上學了,沈詩鈞從此獨自上學、放學。
家住香港灣仔的詩鈞每天在上學的路上就要花費45分鐘,他先從灣仔搭巴士過海,然后在紅磡坐兩站地鐵到九龍?zhí)?,出地鐵口后再步行15分鐘到學校。
沈詩鈞每天的生活都十分有規(guī)律,每天早上8點起床,晚上9點睡覺。晚上放學回家后,他還溫習兩三個小時的功課,幾乎是從來不看電視,也不打機。課余時間,沈詩鈞喜歡玩的是“LEGO”,一種像積木一樣的兒童益智玩具。
與普通學生一起上課
根據(jù)浸會大學的安排,沈詩鈞上課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而是與其他普通大學生一起學習。浸會大學理學院副院長唐創(chuàng)時博士說,浸會大學特別為沈詩鈞同學設計了五年全日制課程,完成后可獲頒數(shù)學理學士學位和數(shù)學哲學碩士學位。沈詩鈞于首學期修讀四科,包括兩科一年級數(shù)學主修科《數(shù)學分析》和《統(tǒng)計方法和理論》,以及兩科通識科《基礎計算機》和《西班牙文》。
至于沈同學選修的科目,則會因應他上學期的學習進度作配合,決定選修那些適合他發(fā)展的學科。沈同學于五年內,除數(shù)學主修科目之外,需要與其他學生一樣修讀語文、體育、計算機、宗教與哲學等科目。
唐創(chuàng)時說,浸會大學以英語授課,沈同學選修課程的要求和學分不會有別于其他同學,教師在講課時亦會一視同仁,他將與其他同學一起上課和研修,進行學術研究,他同樣需完成課程的要求,繳交功課及通過考試。與其他新同學一樣,數(shù)學系將安排系內教授作為沈同學的學術導師,專責發(fā)展他的數(shù)學潛能和做師友輔導。
剛剛結束的大二學期,沈詩鈞平均每天有5個小時的課程,一周總共有25節(jié)課。
個子小定坐第一排
沈詩鈞是小學都沒有讀完,就從小學一下子跳升到大學。面對更自由和更有挑戰(zhàn)性的大學生活,沈詩鈞說自己并沒有什么壓力,相比讀小學而言,他更喜歡讀大學,“因為不需要學習那么多的東西?!?BR> 在浸會大學上課的時候,沈詩鈞有一個習慣,就是肯定會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因為其他人比我高。”沈詩鈞邊告訴記者,邊做出調皮的表情。
在上課的時候,教師也經(jīng)常會點沈詩鈞回答問題,“教語言課的老師喜歡點我回答問題。上數(shù)學課的時候,別人不會答的問題,老師也會點我回答。”
沈詩鈞喜歡上的課也是數(shù)學課。在沈振雄的記憶里,沈詩鈞對于數(shù)學一直特別感興趣。在沈詩鈞上大學之前,有父親專門問他,“興趣是什么?” “數(shù)學”,沈詩鈞回答得很干脆。
正是因為沈詩鈞從小對數(shù)學感興趣,沈振雄才開始不斷教兒子數(shù)學,并且不斷增加沈詩鈞對數(shù)學的興趣。“并不是我自己喜歡數(shù)學,才教兒子數(shù)學的。我有時也在反思,是不是自己影響了他的興趣,而會阻礙他的發(fā)展?!鄙蛘裥壅f。
數(shù)學課容易通識課難
從今年9月份開始, 年僅11歲的沈詩鈞將開始攻讀香港浸會大學數(shù)學系碩士階段的課程,這將創(chuàng)造一個新神話。根據(jù)浸會大學的安排, 沈詩鈞將在5年內完成數(shù)學系本科和碩士階段的課程。
在學習上,沈詩鈞遇到的一個困難就是,數(shù)學的專業(yè)課都沒有問題,但對于本科階段的一些通識課,卻面臨著較大的難度,例如宗教課程等,可能不是一個11歲的孩子能理解的。
沈振雄說,學校將根據(jù)沈詩鈞的情況做出一個十分特殊的教學安排,從今年開始,先讓沈詩鈞攻讀碩士階段的專業(yè)課程,然后等到大學第5年,孩子長大一些后,再回過頭來讀本科階段的通識課。
唐創(chuàng)時副院長說,浸會大學會緊密跟進沈同學在各方面的發(fā)展和需要,為他進行深入和全面的評估,以期在他的選修課程上,作出佳的組合,切合他不同階段的全面發(fā)展需要。
面臨交友困惑
在學校里,沈詩鈞并沒有什么特別要好的朋友,因為其他學生年齡上一般都比他大10歲,而且沈詩鈞與普通大學生一樣經(jīng)常在不同的教室上課,“大家并不是經(jīng)常見面”。
但有時候,也會有同學主動找沈詩鈞討論數(shù)學問題,甚至是直接向他詢問一些數(shù)學問題的答案。每每面對這樣的請求,沈詩鈞都會用一個較為巧妙的方法化解。他并不會直接把問題的答案告訴同學,而是會告訴要讀的參考書目?!巴瑢W們問這些數(shù)學問題都很簡單,但我不喜歡直接告訴他們答案?!?BR> 在父親的眼中,沈詩鈞有時也會特別調皮,香港一家報社的女記者前來采訪,頑皮的沈詩鈞指著一扇門說,“后面有鬼”!來嚇唬這位女記者。
令父親沈振雄擔心的是,沈詩鈞并沒有自己的朋友圈子。沈詩鈞已經(jīng)與以前的小學同學很少來往了。為了幫沈詩鈞交朋友,沈振雄想了很多辦法,他主動邀請其他小朋友和家長一起去吃燒烤,找機會讓孩子們一起玩大富翁的游戲。但不到一會兒,其他的小朋友都跑開了,只有沈詩鈞一個人還坐在那里思考。
與此同時,沈詩鈞也與大學的同學玩不到一起,因為現(xiàn)在的大學生出去玩都是唱卡拉OK或是看電影,但這些沈詩鈞都不喜歡。
“這確實是一個問題,但很難解決,我也嘗試過很多辦法,但效果不是很理想。他和同年齡的學生玩不起來,跟大學同學也玩不起來?!?BR> 平靜面對外界質疑
對于這么小就送沈詩鈞上大學,父親沈振雄的做法也受到一些專家學者的質疑。
學者張五常就在博客上指出:任何天才神童被迫而自小急攻或進什么大學的,都是長輩的愚蠢行為。天才兒童需要的,與非天才兒童一樣,是一般兒童的生活與玩意。缺少了這些,長大后精神狀態(tài)多多少少會有點問題。大師的成就與早拿什么名頭無關。如果一個兒童真的天賦奇高,會成大器的,那就根本不需要提早發(fā)勁。也有網(wǎng)友“逆風飛楊”指責,這是“功利性教育”。
面對質疑之聲,沈振雄說,如果細細一想,大多數(shù)成功的人士都是沒有童年的,但還是很快樂。關鍵是所追求的東西是不是你的夢想。關鍵是你開不開心,而不是什么年齡就該做什么事。
整整三年為了照顧孩子,沈振雄都沒有外出打工,一家人生活得也較為困難。在沈詩鈞上大學期間,曾有機構提出來要贊助沈詩鈞的學費,但沈振雄終沒有同意。“當時很困難確實有一種接受贊助的沖動,但終還是沒有。”
“有些機構提出附加條件,要求沈詩鈞長大后一定要在香港工作。但我不想因此而限制他的自由,所以沒有接受贊助,我也覺得還有一些人更需要那些錢?!睆娜ツ觊_始,沈振雄重新找到工作,“現(xiàn)在沒有當初那么困難?!?BR> 天才該不該扎堆培養(yǎng)?
對于質優(yōu)兒童到底該怎么培養(yǎng),中國內地不少學校的做法是把一些天才兒童集中到一個天才班里,進行扎堆培養(yǎng),而且浸會大學對于沈詩鈞的培養(yǎng)模式卻是融合教育,讓天才兒童與普通大學生一起學習?!暗降自鯓雍?,這個問題困擾了我一整年?!鄙蛘裥壅f。
沈振雄說,把神童集中在一個班里教育,會有一個標簽效應,會讓這些孩子從小就覺得與眾不同。如果一旦遇到問題,他們解決不了,反而容易產(chǎn)生自卑感。因為他們會覺得自己的天才,為什么會解決不了問題。
如果把天才兒童放在各個班里,和其他普通學生一起上學,他們會覺得自己與其他同學并沒有什么不同,只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這種情況是理想的。融合教育會更好一些。
“神童”的明星生活
媒體的大量報道,讓沈詩鈞成了明星。作為香港年輕的大學生,沈詩鈞是香港網(wǎng)民過去一年搜尋次數(shù)多的人物,他還被雅虎香港選為“時事焦點人物”。在父親帶著沈詩鈞外出旅行的時候,沈詩鈞有3次被路人當面認出來了。是在街頭,是深圳關口過關的時候,甚至還有是在海南島的一家酒店里。每次別人都會主動打招呼,并且要求和沈詩鈞一起合影。而在大學里,幾乎每個人都認識他。
受到如此多的關注,沈詩鈞說,“我并不覺得自己是明星,也不感覺有壓力。自己每天也是一樣上學、放學?!?BR> 但媒體的采訪還是多多少少影響到沈家的生活,他也要抽出時間來接受記者的采訪。
兩年來,沈詩鈞也經(jīng)歷了開心和不開心的事。“想到數(shù)學問題開心,不開心的是媽媽罵我?!?BR> “對于其他孩子們有什么建議呢?”面對記者的提問,沈詩鈞又撓了撓頭,然后說:“多讀點書。因為讀書可以幫我解決問題。”
秘笈摘要
父母必須創(chuàng)造環(huán)境讓子女專心讀書,犧牲自己的生活方式無可避免。
要成績好,必須遠離電視和玩游戲機(包括上網(wǎng))。
孩子每天與父母見面,很少父母與孩子之間有超過15分鐘互動談話。
三四歲起訓練閱讀,現(xiàn)在大的優(yōu)點是每天可以坐在書桌旁10個小時。
對著兒女講話是要小心,每句應富教育意義,不斷引起他們對知識的興趣。
小朋友九成的學習問題都非因力不所逮,而是心態(tài)問題。做父母有如談判專家。
沈父公開
“神童”培養(yǎng)六大秘笈
詩鈞9歲讀大學哥哥14歲上牛津 沈父稱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天分
文/本報記者 何濤
沈振雄的兩個兒子都是神童。除了小兒子沈詩鈞外,大兒子沈怡謀也是一個天才。沈怡謀14歲時已經(jīng)入讀牛津大學,并在牛津大學以一級榮譽成績完成數(shù)學學士課程,現(xiàn)正攻讀博士學位。
沈振雄是如何培養(yǎng)出兩個天才孩子的,這成為不少家長極其期待了解的內容。
沈振雄說,自從媒體報道詩鈞入讀大學的消息后,有數(shù)十位內地的讀者都寄信來,向他詢問有關教育孩子的方法。也有不少香港的家長就此問題與他聯(lián)系。
“這次接受你們的采訪也是想把一些管理孩子的經(jīng)驗與其他父母分享?!?BR> 沈振雄說,他的兩個兒子小時候都沒有超人的能力, 以往讀書成績亦未見得突出, 只因他能引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掌握他們的心態(tài), 加上肯犧牲, 他們才會發(fā)力向上。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天分, 視乎父母如何激發(fā)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