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鑒定學:花類中藥——菊花的鑒別

字號:

【性狀鑒別】
    亳菊
    ① 倒圓錐形或圓筒形,有時稍壓扁呈扇狀,多離散。
    ② 總苞由3~4層苞片組成?;ㄍ邪肭蛐?。
    ③ 舌狀花在外方,數(shù)層,雌性,類白色或淡黃白色。
    ④ 管狀花多數(shù),兩性,位于中央,常為舌狀花所隱藏,黃色,頂端5裂。
    ⑤ 瘦果不發(fā)育,無冠毛。
    ⑥ 體輕質柔潤,干時松脆。
    ⑦ 氣清香,味甘,微苦。
    滁菊 呈不規(guī)則球形或扁球形。舌狀花白色,不規(guī)則扭曲,內卷;管狀花大多隱藏。
    貢菊 呈扁球形或不規(guī)則球形。舌狀花白色或類白色,斜升;管狀花少,多外露。
    【藥材貢菊】杭菊 碟形或扁球形,直徑2.5cm~4cm,常數(shù)個相連,舌狀花考試,大網(wǎng)站收集類白色或黃色,平展或微折疊,彼此粘結,通常無腺點。管狀花較多,外露。
    【顯微鑒別】
    粉末:淡黃色。
    ① 花粉粒黃色類球形,外壁較厚,具粗齒,有3個萌發(fā)孔。
    ② T形毛大多斷碎,頂端細胞長大,基部細胞較小,2~5個。
    ③ 無柄腺毛鞋底形,4~6個細胞,兩兩相對排列。
    ④ 花粉囊內壁細胞壁呈網(wǎng)狀或條狀增厚。
    【成分】
    ① 含揮發(fā)油。油中主為菊花酮(chrysanthenone)、龍腦、龍腦乙酸酯等。
    ② 黃酮類如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大波斯菊苷、刺槐素苷等。
    【理化鑒別】
    ① 乙醇浸出液,加5%的鹽酸及鋅粉少許,微熱,溶液顯淡紅色。(檢查黃酮)
    ② 取其揮發(fā)油2滴于小試管中,加乙醇2ml及2,4-二硝基苯肼試劑數(shù)滴,產(chǎn)生紅色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