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2分,第32、33題14分,共40分)
31.(2003年春季高考題)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1 韓欲疲秦人,使無東伐,乃使水工鄭國為間于秦(勸秦開鑿水渠)。中作而覺,秦人欲殺之。鄭國曰:“臣為韓延數(shù)年之命,然渠成,亦秦萬世之利也?!保ㄇ赝踬┠耸棺錇橹?——《資治通鑒》卷六
材料2 (韓人計謀被發(fā)覺后)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嬴政)曰:“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為其主游間于秦耳,請一切逐客?!崩钏梗ǔ巳肭?,時為客卿)議亦在逐中。斯乃上書曰:“……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nèi)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鼻赝跄顺鹂椭睢?——《史記》卷八七
回答:上述所反映的事件中,秦王做出了什么決策?秦王的決策導致了什么結(jié)果?
32.郭沫若先生認為:“東周列國社會制度的變革到春秋末年以后才達到質(zhì)變的階段?!痹嚪治鲞@一觀點的史實依據(jù)。
33.閱讀下列材料: 來源:www.examda.com
“欲天下之富而惡其貧,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當兼相愛,交相利?!庇终f:“(戰(zhàn)爭)春則廢民耕稼樹藝,秋則廢民獲斂,……百姓饑寒凍餒而死者,不可勝數(shù)?!?BR> 回答:
(1)上述思想是我國戰(zhàn)國時期墨子的思想,這一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分)
(2)從哲學的角度分析在階級社會里上述思想是否能成為現(xiàn)實。(6分)
(3)從歷史與現(xiàn)實的角度分析上述思想有何積極的進步意義。(6分)
31.(2003年春季高考題)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1 韓欲疲秦人,使無東伐,乃使水工鄭國為間于秦(勸秦開鑿水渠)。中作而覺,秦人欲殺之。鄭國曰:“臣為韓延數(shù)年之命,然渠成,亦秦萬世之利也?!保ㄇ赝踬┠耸棺錇橹?——《資治通鑒》卷六
材料2 (韓人計謀被發(fā)覺后)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嬴政)曰:“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為其主游間于秦耳,請一切逐客?!崩钏梗ǔ巳肭?,時為客卿)議亦在逐中。斯乃上書曰:“……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nèi)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鼻赝跄顺鹂椭睢?——《史記》卷八七
回答:上述所反映的事件中,秦王做出了什么決策?秦王的決策導致了什么結(jié)果?
32.郭沫若先生認為:“東周列國社會制度的變革到春秋末年以后才達到質(zhì)變的階段?!痹嚪治鲞@一觀點的史實依據(jù)。
33.閱讀下列材料: 來源:www.examda.com
“欲天下之富而惡其貧,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當兼相愛,交相利?!庇终f:“(戰(zhàn)爭)春則廢民耕稼樹藝,秋則廢民獲斂,……百姓饑寒凍餒而死者,不可勝數(shù)?!?BR> 回答:
(1)上述思想是我國戰(zhàn)國時期墨子的思想,這一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分)
(2)從哲學的角度分析在階級社會里上述思想是否能成為現(xiàn)實。(6分)
(3)從歷史與現(xiàn)實的角度分析上述思想有何積極的進步意義。(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