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題(28分)
1、圖中A、B分別表示兩同學(xué)測量同一長方形木條長度時的用尺方法,其中用尺不太合理的是 (填A(yù)或B),這一長方形木條的長度應(yīng)為 厘米。
2、給下列數(shù)據(jù)填上單位: (1)物理課本的長度是255.0 ??; ?。?)我們使用的雙人課桌的長度是100.0 ??;
(3)地球的半徑是6.4×106 ; (4)我國“風(fēng)云一號”氣象衛(wèi)星軌道高度約900
3、甲、乙兩車同時出發(fā),沿直線勻速直線運動,甲車的速度是10.8千米/時,乙車的速度是2米/秒,半分鐘后 車在前,甲、乙兩車相距 米。
4、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甲、乙兩小球,若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之比是4∶5,則它們的速度之比是 ;若通過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時間之比是3∶4,則它們的速度之比是 。
5、聲音是由于物體 產(chǎn)生的。已知超聲波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450米/秒。用超聲測位儀垂直向海底發(fā)射超聲波,經(jīng)過2秒種接收到回波,則此處海水的深度是 。
6、兩座高山相距340米,某人站在兩山之間高喊一聲,他聽到兩次回聲的時間相差1秒,若當(dāng)時氣溫為15℃,則此人與兩山之間的距離分別是 米和 米
7、第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一名法國飛行員在兩千米高空飛行時,發(fā)現(xiàn)身邊似乎有一條“小蟲”,他伸手抓來一看,竟是一顆子彈,此時子彈相對于 是運動的,相對于 是靜止的。
8、如圖所示,讓小車從相同斜面的頂端滑下,
分別在三種不同的水平面上運動,則小車在
表面上運動的路程長,由此可推理出
9、一個質(zhì)量為1千克的物體沿水平面做勻速
直線運動,它受到的摩擦力是5牛,則它受到的
水平拉力是 。若用繩子拉著它沿豎直方向勻速上升,則繩子對物體的拉力是 ,物體受到的合力為 。
10、綠茵場上被運動員踢出去的足球,仍能繼續(xù)運動,是由于足球 ,足球在地面上越滾越慢,后停下來,是因為足球 。
11、一物體沿斜面勻速下滑時受到斜面的摩擦力是25牛,若將該物體沿斜面勻速拉上,所需拉力是
12、圖中裝置是研究 的實驗。兩次實驗要求同
時用兩力F1、F2和單獨用力F拉下端固定的彈簧S的上端到達(dá)
位置,這表明F是F1、F2的 。觀察彈簧秤的關(guān)
系是 。
二、選擇題(26分)
1、某同學(xué)用毫米刻度尺測量物理課本的寬度,測得的正確
結(jié)果應(yīng)當(dāng)是( )
A.18.3厘米 B.18.301厘米 C.18.30厘米 D.18.30毫米
2、A、B兩汽車互為參照物時,處于相對靜止,若以地面為參照物來描述它們時,則準(zhǔn)確的說法應(yīng)該是( ?。?BR> A.A、B都靜止 B.A、B同向等速前進(jìn)
C.A、B都靜止或同向等速前進(jìn) D.無法判斷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依據(jù)公式v=s/t可知,運動路程越長,速度越大 B.由公式v=s/t可得,運動 時間越短,速度越大 C.物體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越長,速度越大 D.物體通過相同路程所需的時間越長,速度越大
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 A.聲音能在真空中傳播 B.聲音傳播的速度等于光速
C.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大 D.聲音的傳播必須依靠傳聲的介質(zhì)
5、張明同學(xué)坐在火車上,45秒內(nèi)聽到車輪和鋼軌接頭處的撞擊聲30次,則火車的速度是(設(shè)火車鋼軌每根長25米,聽到第撞擊聲即開始計時)( ?。?BR> 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 A.相互接觸的物體間一定存在力的作用 B.任何一個力至少涉及到兩個物體
C.物體受力作用其運動狀態(tài)一定改變 D.重力是物體本身固有的
7、用手握住瓶子的頸部使其懸起,瓶子不會掉下來,這是因為( ?。?BR> A.手對瓶的摩擦力與瓶的重力平衡 B.手對瓶的摩擦力與手對瓶的壓力平衡
C.手對瓶的壓力與瓶頸對手的壓力平衡 D.手對瓶頸的壓力與瓶的重力平衡
8、一個物體受到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作用,其中一個60牛,合力是100牛,則另一個力( ?。?BR> A.可能小于40牛 B.一定等于40?! .可能小于160?!.一定等于160牛
9、甲、乙兩人分別用5牛的力沿水平直線向相反方向拉同一彈簧秤的兩端,靜止時彈簧秤的示數(shù)為( ?。?BR> A.10?! .2.5牛 C.5?! .0牛
10、司機開車時系上安全帶是為了減輕哪種情況出現(xiàn)對人造成的傷害( ?。?BR> A.車速太快 B.車速太慢 C.突然起動 D.突然剎車
11、一個重力為G的物體被繩子吊著并向下運動,則繩子的拉力F( )
A.大于G B.小于G C.等于G D.以上都有可能
12、一本書放在桌上,下列哪一對力是平衡力( ?。?BR> A.書的重力和書對桌面的壓力 B.書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書的支持力
C.書的重力和桌面對書支持力 C.書的重力和地面對桌的支持力
13、關(guān)于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R> A.靜止的物體不受力 B.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受力物體不一定是施力物體 D.物體受力作用,其運動狀態(tài)一定改變
三、問答題(8分)
1、一輛向前行駛的汽車突然向右急轉(zhuǎn)彎,這時坐在車上的乘客有什么感覺?為什么?
2、為什么運動員在百米賽跑的起跑時,腳要用力向后蹬起跑器?
四、作圖題(3+4+4+3分)
1、如右圖為一個在空中飛行的重為40牛的鉛球,用力的圖示法畫出鉛球所受的重力。
2、如圖,手用3牛的拉力F使一端固定在墻上的輕質(zhì)彈簧
伸長,直接在圖上用力的圖示法畫出彈簧所受的拉力。
3、重為200牛的物體沿斜面勻速滑下,受到的摩擦力為
其重力的0.2倍,在圖中畫出這兩個力的圖示。
4、小車同時受到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F1和F2的作用,如圖a所示,請在圖b上畫出F1、F2的合力的圖示?! ?BR> 五、實驗題(3×2+5分)
1、在測量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實驗中,
(1)把木塊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彈簧秤拉木塊,使木塊做 運動,讀出這時的拉力;
(2)在木塊上放砝碼,重做實驗(1)
(3)在水平木板上固定好砂紙,放上木塊(不加砝碼)重做實驗(1)
比較(1)(2),可知:
比較(1)(3),可知:
2、在“測平均速度”的實驗中,所依據(jù)的公式是 。其中 和 可以直接測量出。若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通過斜面全程S1的時間是t1,則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小車從斜面頂端滑過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時間是t2,則小車通過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小車兩次滑下時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
六、計算題(5+8分)
1、一列客車以30米/秒的速度在平直的軌道上行駛,在相鄰的平行軌道上迎面開來一列長為300米的貨車,速度是20米/秒,求坐在窗前的乘客看到貨車從他眼前經(jīng)過的時間是多少?
2、某汽艇在平直河道上勻速航行,通過某橋洞680米處鳴笛,橋洞施工人員聽到笛聲后78秒鐘看到汽艇通過橋洞,求橋洞處施工人員聽到笛聲時汽艇離橋洞多遠(yuǎn)?
1、圖中A、B分別表示兩同學(xué)測量同一長方形木條長度時的用尺方法,其中用尺不太合理的是 (填A(yù)或B),這一長方形木條的長度應(yīng)為 厘米。
2、給下列數(shù)據(jù)填上單位: (1)物理課本的長度是255.0 ??; ?。?)我們使用的雙人課桌的長度是100.0 ??;
(3)地球的半徑是6.4×106 ; (4)我國“風(fēng)云一號”氣象衛(wèi)星軌道高度約900
3、甲、乙兩車同時出發(fā),沿直線勻速直線運動,甲車的速度是10.8千米/時,乙車的速度是2米/秒,半分鐘后 車在前,甲、乙兩車相距 米。
4、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甲、乙兩小球,若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之比是4∶5,則它們的速度之比是 ;若通過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時間之比是3∶4,則它們的速度之比是 。
5、聲音是由于物體 產(chǎn)生的。已知超聲波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是1450米/秒。用超聲測位儀垂直向海底發(fā)射超聲波,經(jīng)過2秒種接收到回波,則此處海水的深度是 。
6、兩座高山相距340米,某人站在兩山之間高喊一聲,他聽到兩次回聲的時間相差1秒,若當(dāng)時氣溫為15℃,則此人與兩山之間的距離分別是 米和 米
7、第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一名法國飛行員在兩千米高空飛行時,發(fā)現(xiàn)身邊似乎有一條“小蟲”,他伸手抓來一看,竟是一顆子彈,此時子彈相對于 是運動的,相對于 是靜止的。
8、如圖所示,讓小車從相同斜面的頂端滑下,
分別在三種不同的水平面上運動,則小車在
表面上運動的路程長,由此可推理出
9、一個質(zhì)量為1千克的物體沿水平面做勻速
直線運動,它受到的摩擦力是5牛,則它受到的
水平拉力是 。若用繩子拉著它沿豎直方向勻速上升,則繩子對物體的拉力是 ,物體受到的合力為 。
10、綠茵場上被運動員踢出去的足球,仍能繼續(xù)運動,是由于足球 ,足球在地面上越滾越慢,后停下來,是因為足球 。
11、一物體沿斜面勻速下滑時受到斜面的摩擦力是25牛,若將該物體沿斜面勻速拉上,所需拉力是
12、圖中裝置是研究 的實驗。兩次實驗要求同
時用兩力F1、F2和單獨用力F拉下端固定的彈簧S的上端到達(dá)
位置,這表明F是F1、F2的 。觀察彈簧秤的關(guān)
系是 。
二、選擇題(26分)
1、某同學(xué)用毫米刻度尺測量物理課本的寬度,測得的正確
結(jié)果應(yīng)當(dāng)是( )
A.18.3厘米 B.18.301厘米 C.18.30厘米 D.18.30毫米
2、A、B兩汽車互為參照物時,處于相對靜止,若以地面為參照物來描述它們時,則準(zhǔn)確的說法應(yīng)該是( ?。?BR> A.A、B都靜止 B.A、B同向等速前進(jìn)
C.A、B都靜止或同向等速前進(jìn) D.無法判斷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依據(jù)公式v=s/t可知,運動路程越長,速度越大 B.由公式v=s/t可得,運動 時間越短,速度越大 C.物體在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越長,速度越大 D.物體通過相同路程所需的時間越長,速度越大
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 A.聲音能在真空中傳播 B.聲音傳播的速度等于光速
C.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大 D.聲音的傳播必須依靠傳聲的介質(zhì)
5、張明同學(xué)坐在火車上,45秒內(nèi)聽到車輪和鋼軌接頭處的撞擊聲30次,則火車的速度是(設(shè)火車鋼軌每根長25米,聽到第撞擊聲即開始計時)( ?。?BR> 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 A.相互接觸的物體間一定存在力的作用 B.任何一個力至少涉及到兩個物體
C.物體受力作用其運動狀態(tài)一定改變 D.重力是物體本身固有的
7、用手握住瓶子的頸部使其懸起,瓶子不會掉下來,這是因為( ?。?BR> A.手對瓶的摩擦力與瓶的重力平衡 B.手對瓶的摩擦力與手對瓶的壓力平衡
C.手對瓶的壓力與瓶頸對手的壓力平衡 D.手對瓶頸的壓力與瓶的重力平衡
8、一個物體受到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作用,其中一個60牛,合力是100牛,則另一個力( ?。?BR> A.可能小于40牛 B.一定等于40?! .可能小于160?!.一定等于160牛
9、甲、乙兩人分別用5牛的力沿水平直線向相反方向拉同一彈簧秤的兩端,靜止時彈簧秤的示數(shù)為( ?。?BR> A.10?! .2.5牛 C.5?! .0牛
10、司機開車時系上安全帶是為了減輕哪種情況出現(xiàn)對人造成的傷害( ?。?BR> A.車速太快 B.車速太慢 C.突然起動 D.突然剎車
11、一個重力為G的物體被繩子吊著并向下運動,則繩子的拉力F( )
A.大于G B.小于G C.等于G D.以上都有可能
12、一本書放在桌上,下列哪一對力是平衡力( ?。?BR> A.書的重力和書對桌面的壓力 B.書對桌面的壓力和桌面對書的支持力
C.書的重力和桌面對書支持力 C.書的重力和地面對桌的支持力
13、關(guān)于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R> A.靜止的物體不受力 B.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受力物體不一定是施力物體 D.物體受力作用,其運動狀態(tài)一定改變
三、問答題(8分)
1、一輛向前行駛的汽車突然向右急轉(zhuǎn)彎,這時坐在車上的乘客有什么感覺?為什么?
2、為什么運動員在百米賽跑的起跑時,腳要用力向后蹬起跑器?
四、作圖題(3+4+4+3分)
1、如右圖為一個在空中飛行的重為40牛的鉛球,用力的圖示法畫出鉛球所受的重力。
2、如圖,手用3牛的拉力F使一端固定在墻上的輕質(zhì)彈簧
伸長,直接在圖上用力的圖示法畫出彈簧所受的拉力。
3、重為200牛的物體沿斜面勻速滑下,受到的摩擦力為
其重力的0.2倍,在圖中畫出這兩個力的圖示。
4、小車同時受到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F1和F2的作用,如圖a所示,請在圖b上畫出F1、F2的合力的圖示?! ?BR> 五、實驗題(3×2+5分)
1、在測量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實驗中,
(1)把木塊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彈簧秤拉木塊,使木塊做 運動,讀出這時的拉力;
(2)在木塊上放砝碼,重做實驗(1)
(3)在水平木板上固定好砂紙,放上木塊(不加砝碼)重做實驗(1)
比較(1)(2),可知:
比較(1)(3),可知:
2、在“測平均速度”的實驗中,所依據(jù)的公式是 。其中 和 可以直接測量出。若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通過斜面全程S1的時間是t1,則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小車從斜面頂端滑過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時間是t2,則小車通過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小車兩次滑下時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
六、計算題(5+8分)
1、一列客車以30米/秒的速度在平直的軌道上行駛,在相鄰的平行軌道上迎面開來一列長為300米的貨車,速度是20米/秒,求坐在窗前的乘客看到貨車從他眼前經(jīng)過的時間是多少?
2、某汽艇在平直河道上勻速航行,通過某橋洞680米處鳴笛,橋洞施工人員聽到笛聲后78秒鐘看到汽艇通過橋洞,求橋洞處施工人員聽到笛聲時汽艇離橋洞多遠(y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