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名稱 菟絲子
拼音名 Tusizi
英文名 SEMEN CUSCUTAE
來源 本品為旋花科植物菟絲子 Cuscuta chinensis Lam. 的干燥成熟種子。
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植株,曬干,打下種子,除去雜質。
性狀 本品呈類球形,直徑1~1.5mm。
表面灰棕色或黃棕色,具細密突起的小點,一端有微凹的線形種臍。
質堅實,不易以指甲壓碎。
氣微,味淡。
鑒別 (1) 取本品少量,加沸水適量浸泡后,表面有粘性;加熱煮至種皮破裂時,可露出黃白色卷旋狀的胚,形如吐絲。
(2) 本品粉末黃褐色或深褐色。
種皮的表皮細胞斷面觀呈類方形或長方形,側壁增厚;表面觀呈圓多角形,角隅處壁明顯增厚。
種皮柵狀細胞成片,斷面觀2 列,具光輝帶;表面觀呈多角形皺縮。
胚乳細胞呈多角形或類圓形,胞腔內含糊粉粒。
子葉細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炮制 菟絲子 除去雜質,洗凈,曬干。
鹽菟絲子 取凈菟絲子,照鹽水灸法(附錄Ⅱ D)炒至微鼓起。
本品表面棕黃色,裂形,略有香氣。
加沸水適量浸泡后,表面有粘性,煎煮后可露出黃色至棕褐色卷旋狀的胚。
檢查 總灰分 不得過10.0%(附錄Ⅵ K)。
性味與歸經 甘,溫。
歸肝、腎、脾經。
功能與主治 滋補肝腎,固精縮尿,安胎,明目,止瀉。
用于陽痿遺精,尿有余瀝,遺尿尿頻,腰膝酸軟,目昏耳嗚,腎虛胎漏,胎動不安,脾腎虛瀉;外治白癜風。
用法與用量 6~12g;外用適量。
貯藏 置通風干燥處。
拼音名 Tusizi
英文名 SEMEN CUSCUTAE
來源 本品為旋花科植物菟絲子 Cuscuta chinensis Lam. 的干燥成熟種子。
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植株,曬干,打下種子,除去雜質。
性狀 本品呈類球形,直徑1~1.5mm。
表面灰棕色或黃棕色,具細密突起的小點,一端有微凹的線形種臍。
質堅實,不易以指甲壓碎。
氣微,味淡。
鑒別 (1) 取本品少量,加沸水適量浸泡后,表面有粘性;加熱煮至種皮破裂時,可露出黃白色卷旋狀的胚,形如吐絲。
(2) 本品粉末黃褐色或深褐色。
種皮的表皮細胞斷面觀呈類方形或長方形,側壁增厚;表面觀呈圓多角形,角隅處壁明顯增厚。
種皮柵狀細胞成片,斷面觀2 列,具光輝帶;表面觀呈多角形皺縮。
胚乳細胞呈多角形或類圓形,胞腔內含糊粉粒。
子葉細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炮制 菟絲子 除去雜質,洗凈,曬干。
鹽菟絲子 取凈菟絲子,照鹽水灸法(附錄Ⅱ D)炒至微鼓起。
本品表面棕黃色,裂形,略有香氣。
加沸水適量浸泡后,表面有粘性,煎煮后可露出黃色至棕褐色卷旋狀的胚。
檢查 總灰分 不得過10.0%(附錄Ⅵ K)。
性味與歸經 甘,溫。
歸肝、腎、脾經。
功能與主治 滋補肝腎,固精縮尿,安胎,明目,止瀉。
用于陽痿遺精,尿有余瀝,遺尿尿頻,腰膝酸軟,目昏耳嗚,腎虛胎漏,胎動不安,脾腎虛瀉;外治白癜風。
用法與用量 6~12g;外用適量。
貯藏 置通風干燥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