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設計過程質量分析
(一)設計過程的主要質量職能和質量要求
1.設計過程的主要質量職能
(1)做好技術經濟分析并確定適宜的質量標準水平;
(2)嚴格按產品質量設計所規(guī)定的程序和要求開展工作,對設計質量進行控制;
(3)安排好“早期報警”,把設計所造成的先天性缺陷消滅在設計過程之中;
(4)做好質量特征重要程度的分級和傳遞,使其他環(huán)節(jié)的質量職能按設計要求進行重點控制。
2.設計過程的質量要求
設計過程總體質量要求是指要在準確地確定市場需求的基礎上開發(fā)新產品,防止盲目開發(fā)而造成浪費,同時,防止因設計質量問題,造成產品質量先天不足或者給以后的過程造成損失。
3.設計過程評價
設計的評價是指依據一定的原則,采取科學的方法和手段,對設計所涉及的過程及結果進行事實判斷和價值認定的活動。
設計過程的評價內容:.
(1)設計過程是否完備;
(2)分工是否合理;
(3)采用的方法是否正確;
(4)各個環(huán)節(jié)或階段的任務是否完成;
(5)形成的中間成果(方案)是否符合要求;
(6)全過程是否有質量控制和相應的監(jiān)督、改進措施。
(二)市場調研過程的質量要求與分析
1.市場調研應把握的三要素:(1)技術條件;(2)社會需求;(3)環(huán)境條件。
2.市場調研的內容
市場調研內容一般包括:(1)市場環(huán)境調查;(2)技術發(fā)展調查;(3)產品調查;(4)價格調查;(5)市場需求調查;(6)流通渠道調查;(7)銷售方式調查。
3.市場調研的方法
市場調研:案卷調研、實地調研。
案卷調研(案頭調研、二手資料調研)信息的特點:文獻特征、已經存在、有時效性和易獲取性。
實地調研:焦點小組訪談法、非正式調研法、詢問法(訪問法)、觀察法、實驗法(試用與試銷法)。
4.市場調研質量分析的要點:包括:市場調研的目標、市場調研的總體范圍、調查及搜集信息的方法、開展非正式市場調研、抽樣方案的設計、市場調研提綱或問卷的設計、信息或數據的處理與分析方法、市場調研報告的基本內容、市場調研的進度安排、市場調研的階段預算與總預算等。
(三)產品質量標準的分析
1.產品質量標準的含義
規(guī)定產品質量特性應達到的技術要求稱為產品質量標準。產品質量標準是產品生產、檢驗和評定質量的技術依據,是反映產品質量要求的重要內容之一。
2.產品標準的主要內容
(1)產品的適用范圍;
(2)產品的品種、規(guī)格和結構形式;
(3)產品的主要性能;
(4)產品的試驗、檢驗方法和驗收規(guī)則;
(5)產品的包裝、儲存和運輸等方面的要求。
3.產品質量標準的類型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將我國標準按層級分為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yè)標準四級。
4.標準的選用:(1)選用現有標準;(2)制定企業(yè)標準。
我國鼓勵企業(yè)制定嚴于國家標準或者行業(yè)標準的企業(yè)標準。
國家標準一般有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確兩類。
強制性國家標準是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標準,是法律及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強制執(zhí)行的國家標準。它保障通過法律、行政法規(guī)等規(guī)定在一定范圍內強制執(zhí)行。根據《國家標準管理辦法》和《行業(yè)標準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下列標準屬于強制性標準:
藥品、食品衛(wèi)生、獸藥、農藥和勞動衛(wèi)生標準;
產品生產、貯運和使用中的安全及勞動安全標準;
工程建設的質量、安全、衛(wèi)生標準;
環(huán)境保護和環(huán)境質量方面的標準;
有關國計民生方面的重要產品標準等。
推薦性標準又稱非強制性標準或自愿性標準。是指在生產、交換、使用等方面,通過經濟手段或市場調節(jié)而自愿采用的一類標準。這類標準不具有強制性,任何單位均有權決定是否采用或違反這類標準,其不構成經濟或法律方面的責任。應當指出的是,推薦性標準一經接受并采用,或各方商定同意納入合同中,就成為各方必須共同遵守的技術依據,具有法律上的約束力?!稑藴史ā分袑ν扑]性標準的規(guī)定是:“推薦性標準,國家鼓勵企業(yè)自愿采用?!?BR> 5.制定企業(yè)產品標準的原則
制定企業(yè)產品標準應認真貫徹國家技術經濟政策,能充分滿足使用要求,促進科學技術發(fā)展。
6.制定企業(yè)產品標準的程序和注意事項
(1)制定企業(yè)標準的一般程序
編制制定標準的工作計劃;開展現有標準的調查研究;起草標準草案;征求對標準草案的意見;驗證標準草案;審查標準草案;批準標準草案;標準編號;發(fā)布執(zhí)行。
(2)制定企業(yè)產品標準的注意事項
企業(yè)產品標準由企業(yè)制定,由企業(yè)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權的主管領導批準、發(fā)布,由企業(yè)法人代表授權的部門統一管理。企業(yè)應按GB/T15496標準的要求建立企業(yè)產品標準體系。
7.產品標準的檢驗規(guī)則
檢驗規(guī)則是為測定產品質量是否符合標準要求所作的規(guī)定。檢驗一般分為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兩種。
(1)檢驗規(guī)則的內容
檢驗規(guī)則的內容應包括:檢驗項目、組批規(guī)則、抽樣方案、抽樣或取樣方法、判定規(guī)則及復驗規(guī)則等。
(2)型式檢驗和出廠檢驗
型式檢驗:是對產品各項質量指標的全面檢驗,用以評定產品質量是否全面符合標準。型式檢驗包括定型檢驗、首件檢驗、周期檢驗和例行檢驗等。
出廠檢驗:是對正式生產的產品在交貨時進行的最終檢驗,以評定產品在交貨時是否達到了在型式檢驗中已確認的質量要求。產品經出廠檢驗合格,才可作為合格品交付。出廠檢驗包括常規(guī)檢驗、交收檢驗、交付檢驗等。
出廠檢驗的項目是型式檢驗的一部分,在型式檢驗中所做的一些破壞性試驗、用時較長的試驗,一般不作為出廠檢驗的項目。許多原材料的產品標準中不規(guī)定型式檢驗。
(3)全檢和抽檢
例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將我國標準按層級分為()。
A. 國家標準
B. 行業(yè)標準
C. 地方標準
D. 企業(yè)標準
E. 協議標準
答案:ABCD
(四)質量特性分析
產品的質量特性,一般包括技術性能、壽命、可靠性、安全性及經濟性等五個方面。服務的質量特性,一般包括功能性、時間性、安全性、經濟性、舒適性及文明性六個方面。
產品質量特性要根據顧客需求,建立顧客需求與產品質量特性之間的對應關系,將各項質量特性展開為生產質量控制方法。
服務質量的特性是研究服務質量其他問題的基石,只有明確了服務質量的特性,才能在服務質量的評估、改進、補救等方面有的放矢。根據質量的定義,可將服務質量理解為一組服務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
(五)產品質量選擇分析
質量水平是一個相對概念,通常是指產量合理而成本最低的質量水平。影響產品質量特性的因素包括成本和產量。
確定產品質量要利用各種經濟指標和核算方法,對產品的經濟價值、質量成本等進行分析,尋求最有利的方案,即工藝方案,以實現質量和經濟的統一。常用方法有:價值工程、試驗設計、容差設計、方案比較法、投資與成本對比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化設計等定量計算方法。
質量成本分為3個區(qū):
1.質量改進區(qū)是故障成本占主導地位的區(qū)域,它是影響達到質量成本的主導因素。質量管理工作的重點在于加強質量預防措施,加強質量檢驗,提高質量水平,降低質量總成本;
2.質量至善區(qū),表明控制成本占主導地位,它是影響質量總成本達到值的主要因素。質量管理的重點在于分析現有的質量標準,減少檢驗程序和提高工作效率,使質量總成本降至較低水平;
3.質量適用區(qū),質量成本最低,說明質量標準比較適宜,是合適的質量成本。
(六)設計評審工作的基本要求及分析
設計評審是指評價設計過程滿足質量要求的程度。設計評審對把住設計過程質量關有重要作用。
1.設計評審的項目
(1)與滿足顧客需要有關的項目
(2)與產品規(guī)范有關的項目
(3)與設計過程要求有關的項目
2.設計評審的內容
(1)設計過程是否完備;
(2)分工是否合理;
(3)采用的方法是否正確;
(4)各個環(huán)節(jié)或階段的任務是否完成;
(5)形成的中間成果(方案)是否符合要求;
(6)全過程是否有質量控制和相應的監(jiān)督、改進措施;
3.設計評審的分析要素(共計十七項,具體參見教材)
4.設計評審組織工作分析
(1)是否按要求開展了設計評審工作;
(2)設計評審要素是否完備;
(3)評審組織工作是否完備,參與人員是否包含了設計人員、未參與設計的專家學者和用戶代表。
5.產品設計與開發(fā)評審要點
(1)產品的用戶界面質量:包括有效地揭示產品特征相應的操作、產品的使用性、性能安全性、潛在顧客的明確等。
(2)產品的感染力:包括產品吸引力、產品自身的品質、產品印象、給顧客帶來的感覺等。
(3)產品的維護和修理性能:包括產品的維護方法、產品的特征等。
(4)產品資源的合理利用:包括所耗費的資源、材料的選擇、環(huán)境生態(tài)的因素等。
例題:質量成本分為3個區(qū),其中控制成本占主導地位的是()區(qū)。
A. 質量改進區(qū)
B. 質量至善區(qū)
C. 質量控制區(qū)
D. 質量適用區(qū)
答案:B
(一)設計過程的主要質量職能和質量要求
1.設計過程的主要質量職能
(1)做好技術經濟分析并確定適宜的質量標準水平;
(2)嚴格按產品質量設計所規(guī)定的程序和要求開展工作,對設計質量進行控制;
(3)安排好“早期報警”,把設計所造成的先天性缺陷消滅在設計過程之中;
(4)做好質量特征重要程度的分級和傳遞,使其他環(huán)節(jié)的質量職能按設計要求進行重點控制。
2.設計過程的質量要求
設計過程總體質量要求是指要在準確地確定市場需求的基礎上開發(fā)新產品,防止盲目開發(fā)而造成浪費,同時,防止因設計質量問題,造成產品質量先天不足或者給以后的過程造成損失。
3.設計過程評價
設計的評價是指依據一定的原則,采取科學的方法和手段,對設計所涉及的過程及結果進行事實判斷和價值認定的活動。
設計過程的評價內容:.
(1)設計過程是否完備;
(2)分工是否合理;
(3)采用的方法是否正確;
(4)各個環(huán)節(jié)或階段的任務是否完成;
(5)形成的中間成果(方案)是否符合要求;
(6)全過程是否有質量控制和相應的監(jiān)督、改進措施。
(二)市場調研過程的質量要求與分析
1.市場調研應把握的三要素:(1)技術條件;(2)社會需求;(3)環(huán)境條件。
2.市場調研的內容
市場調研內容一般包括:(1)市場環(huán)境調查;(2)技術發(fā)展調查;(3)產品調查;(4)價格調查;(5)市場需求調查;(6)流通渠道調查;(7)銷售方式調查。
3.市場調研的方法
市場調研:案卷調研、實地調研。
案卷調研(案頭調研、二手資料調研)信息的特點:文獻特征、已經存在、有時效性和易獲取性。
實地調研:焦點小組訪談法、非正式調研法、詢問法(訪問法)、觀察法、實驗法(試用與試銷法)。
4.市場調研質量分析的要點:包括:市場調研的目標、市場調研的總體范圍、調查及搜集信息的方法、開展非正式市場調研、抽樣方案的設計、市場調研提綱或問卷的設計、信息或數據的處理與分析方法、市場調研報告的基本內容、市場調研的進度安排、市場調研的階段預算與總預算等。
(三)產品質量標準的分析
1.產品質量標準的含義
規(guī)定產品質量特性應達到的技術要求稱為產品質量標準。產品質量標準是產品生產、檢驗和評定質量的技術依據,是反映產品質量要求的重要內容之一。
2.產品標準的主要內容
(1)產品的適用范圍;
(2)產品的品種、規(guī)格和結構形式;
(3)產品的主要性能;
(4)產品的試驗、檢驗方法和驗收規(guī)則;
(5)產品的包裝、儲存和運輸等方面的要求。
3.產品質量標準的類型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將我國標準按層級分為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yè)標準四級。
4.標準的選用:(1)選用現有標準;(2)制定企業(yè)標準。
我國鼓勵企業(yè)制定嚴于國家標準或者行業(yè)標準的企業(yè)標準。
國家標準一般有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確兩類。
強制性國家標準是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標準,是法律及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強制執(zhí)行的國家標準。它保障通過法律、行政法規(guī)等規(guī)定在一定范圍內強制執(zhí)行。根據《國家標準管理辦法》和《行業(yè)標準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下列標準屬于強制性標準:
藥品、食品衛(wèi)生、獸藥、農藥和勞動衛(wèi)生標準;
產品生產、貯運和使用中的安全及勞動安全標準;
工程建設的質量、安全、衛(wèi)生標準;
環(huán)境保護和環(huán)境質量方面的標準;
有關國計民生方面的重要產品標準等。
推薦性標準又稱非強制性標準或自愿性標準。是指在生產、交換、使用等方面,通過經濟手段或市場調節(jié)而自愿采用的一類標準。這類標準不具有強制性,任何單位均有權決定是否采用或違反這類標準,其不構成經濟或法律方面的責任。應當指出的是,推薦性標準一經接受并采用,或各方商定同意納入合同中,就成為各方必須共同遵守的技術依據,具有法律上的約束力?!稑藴史ā分袑ν扑]性標準的規(guī)定是:“推薦性標準,國家鼓勵企業(yè)自愿采用?!?BR> 5.制定企業(yè)產品標準的原則
制定企業(yè)產品標準應認真貫徹國家技術經濟政策,能充分滿足使用要求,促進科學技術發(fā)展。
6.制定企業(yè)產品標準的程序和注意事項
(1)制定企業(yè)標準的一般程序
編制制定標準的工作計劃;開展現有標準的調查研究;起草標準草案;征求對標準草案的意見;驗證標準草案;審查標準草案;批準標準草案;標準編號;發(fā)布執(zhí)行。
(2)制定企業(yè)產品標準的注意事項
企業(yè)產品標準由企業(yè)制定,由企業(yè)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授權的主管領導批準、發(fā)布,由企業(yè)法人代表授權的部門統一管理。企業(yè)應按GB/T15496標準的要求建立企業(yè)產品標準體系。
7.產品標準的檢驗規(guī)則
檢驗規(guī)則是為測定產品質量是否符合標準要求所作的規(guī)定。檢驗一般分為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兩種。
(1)檢驗規(guī)則的內容
檢驗規(guī)則的內容應包括:檢驗項目、組批規(guī)則、抽樣方案、抽樣或取樣方法、判定規(guī)則及復驗規(guī)則等。
(2)型式檢驗和出廠檢驗
型式檢驗:是對產品各項質量指標的全面檢驗,用以評定產品質量是否全面符合標準。型式檢驗包括定型檢驗、首件檢驗、周期檢驗和例行檢驗等。
出廠檢驗:是對正式生產的產品在交貨時進行的最終檢驗,以評定產品在交貨時是否達到了在型式檢驗中已確認的質量要求。產品經出廠檢驗合格,才可作為合格品交付。出廠檢驗包括常規(guī)檢驗、交收檢驗、交付檢驗等。
出廠檢驗的項目是型式檢驗的一部分,在型式檢驗中所做的一些破壞性試驗、用時較長的試驗,一般不作為出廠檢驗的項目。許多原材料的產品標準中不規(guī)定型式檢驗。
(3)全檢和抽檢
例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將我國標準按層級分為()。
A. 國家標準
B. 行業(yè)標準
C. 地方標準
D. 企業(yè)標準
E. 協議標準
答案:ABCD
(四)質量特性分析
產品的質量特性,一般包括技術性能、壽命、可靠性、安全性及經濟性等五個方面。服務的質量特性,一般包括功能性、時間性、安全性、經濟性、舒適性及文明性六個方面。
產品質量特性要根據顧客需求,建立顧客需求與產品質量特性之間的對應關系,將各項質量特性展開為生產質量控制方法。
服務質量的特性是研究服務質量其他問題的基石,只有明確了服務質量的特性,才能在服務質量的評估、改進、補救等方面有的放矢。根據質量的定義,可將服務質量理解為一組服務特性滿足要求的程度。
(五)產品質量選擇分析
質量水平是一個相對概念,通常是指產量合理而成本最低的質量水平。影響產品質量特性的因素包括成本和產量。
確定產品質量要利用各種經濟指標和核算方法,對產品的經濟價值、質量成本等進行分析,尋求最有利的方案,即工藝方案,以實現質量和經濟的統一。常用方法有:價值工程、試驗設計、容差設計、方案比較法、投資與成本對比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化設計等定量計算方法。
質量成本分為3個區(qū):
1.質量改進區(qū)是故障成本占主導地位的區(qū)域,它是影響達到質量成本的主導因素。質量管理工作的重點在于加強質量預防措施,加強質量檢驗,提高質量水平,降低質量總成本;
2.質量至善區(qū),表明控制成本占主導地位,它是影響質量總成本達到值的主要因素。質量管理的重點在于分析現有的質量標準,減少檢驗程序和提高工作效率,使質量總成本降至較低水平;
3.質量適用區(qū),質量成本最低,說明質量標準比較適宜,是合適的質量成本。
(六)設計評審工作的基本要求及分析
設計評審是指評價設計過程滿足質量要求的程度。設計評審對把住設計過程質量關有重要作用。
1.設計評審的項目
(1)與滿足顧客需要有關的項目
(2)與產品規(guī)范有關的項目
(3)與設計過程要求有關的項目
2.設計評審的內容
(1)設計過程是否完備;
(2)分工是否合理;
(3)采用的方法是否正確;
(4)各個環(huán)節(jié)或階段的任務是否完成;
(5)形成的中間成果(方案)是否符合要求;
(6)全過程是否有質量控制和相應的監(jiān)督、改進措施;
3.設計評審的分析要素(共計十七項,具體參見教材)
4.設計評審組織工作分析
(1)是否按要求開展了設計評審工作;
(2)設計評審要素是否完備;
(3)評審組織工作是否完備,參與人員是否包含了設計人員、未參與設計的專家學者和用戶代表。
5.產品設計與開發(fā)評審要點
(1)產品的用戶界面質量:包括有效地揭示產品特征相應的操作、產品的使用性、性能安全性、潛在顧客的明確等。
(2)產品的感染力:包括產品吸引力、產品自身的品質、產品印象、給顧客帶來的感覺等。
(3)產品的維護和修理性能:包括產品的維護方法、產品的特征等。
(4)產品資源的合理利用:包括所耗費的資源、材料的選擇、環(huán)境生態(tài)的因素等。
例題:質量成本分為3個區(qū),其中控制成本占主導地位的是()區(qū)。
A. 質量改進區(qū)
B. 質量至善區(qū)
C. 質量控制區(qū)
D. 質量適用區(qū)
答案: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