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期間,聽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笑話。這個笑話,有可能是實事,為了提高可讀性,也有可能“進行了必要的文學加工”。無論如何,它道出了一個實情,即日本人的曖昧,語言表達的曖昧。
有一個西方人,來日本的分公司工作。為了處理好和日本人同事之間的關(guān)系,這個“老外”總想找機會款待一下一個和自己擔任同樣工作的日本人。
日本人喜歡棒球,遠遠超過了自己民族的相撲。日本人自己經(jīng)常說,在體育運動里面,日本人喜歡棒球。
既然日本人熱衷于打棒球,看棒球比賽,那么就請他一家去看棒球賽吧。棒球賽的門票也不算便宜。
有一天,將近下班的時候,那個“老外”悄悄地問那個日本人同事:
“下個星期天你有空嗎?”“老外”笑得很“嫵媚”。
“有是有……”那個日本人頓時生出了戒心。日本人雖然常常把“如果有什么可以幫忙的話,請不要客氣”這一類的客氣話掛在嘴邊,但實際上那只是說說而已,僅僅屬于口頭上的一種“禮節(jié)”。如果有人讀錯了的話,那日本人一定會感到為難的。
“那你喜歡棒球吧?”“老外”又趕緊補充道。
日本人同事放心了,馬上換上平常常見的笑臉。
“喜歡,太喜歡了!我告訴你呵,不僅我喜歡,我女兒也喜歡,我老婆也喜歡,我們一家人都很喜歡棒球呢!”
那日本人有點眉飛色舞了。
“太好了!那下星期天我請你一家人看棒球比賽好吧?!薄袄贤狻币埠芨吲d,終于找到機會了。
“噢,很抱歉!”日本人拿出口袋里的記事本,翻了翻,歉意地說:“我忘記了,下星期天要參加朋友的婚禮。對不起,等有機會一定和您一起看吧?!?BR> 過了一星期,“老外”又邀請那日本人一家去看棒球比賽,而且票已經(jīng)買好了,因為他聽到那個日本人跟別的同事說星期天沒事的。
那日本人又惱又怒,又無可奈何……
事實上,這個日本人根本就不喜歡棒球!
如果說這只是一個笑話的話,下面我要講一個我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
我曾在一家夜校教漢語,課間休息時,常常和學校的職員、學生聊聊天。其中一位負責的老年婦女曾在中國住過兩年,聊天時經(jīng)常說中國這個好吃,那個想吃的事。
有,說起中國的早餐,我說到了我愛吃的豆腐乳。她一聽,馬上說,我也很喜歡,我在中國時經(jīng)常吃,非常好吃!現(xiàn)在吃不上了,真遺憾。她的話里確實充滿了遺憾。
回北京探親,重返日本時特意買了一瓶豆腐乳。當我把幾樣小禮物放在她面前的桌子上后,她馬上拿起豆腐乳對我說:我不喜歡吃這個,你拿回去吧,別的我留下。
我一愣,頓時明白了。一瞬間渾身發(fā)燒,滿臉通紅,無地自容。
對于日語的曖昧,日本人有許多漂亮的解釋,大致是,為了不使對方為難,不傷害對方,所以要“委婉”一些等等。我常說,中國式的拒絕如果是將對方直接推倒在地的話,而日本人的拒絕則是先將對方捧到天上,然后再猛地撒手,把你摔暈。
日本人就是這樣來對付“老外”的。
有一個西方人,來日本的分公司工作。為了處理好和日本人同事之間的關(guān)系,這個“老外”總想找機會款待一下一個和自己擔任同樣工作的日本人。
日本人喜歡棒球,遠遠超過了自己民族的相撲。日本人自己經(jīng)常說,在體育運動里面,日本人喜歡棒球。
既然日本人熱衷于打棒球,看棒球比賽,那么就請他一家去看棒球賽吧。棒球賽的門票也不算便宜。
有一天,將近下班的時候,那個“老外”悄悄地問那個日本人同事:
“下個星期天你有空嗎?”“老外”笑得很“嫵媚”。
“有是有……”那個日本人頓時生出了戒心。日本人雖然常常把“如果有什么可以幫忙的話,請不要客氣”這一類的客氣話掛在嘴邊,但實際上那只是說說而已,僅僅屬于口頭上的一種“禮節(jié)”。如果有人讀錯了的話,那日本人一定會感到為難的。
“那你喜歡棒球吧?”“老外”又趕緊補充道。
日本人同事放心了,馬上換上平常常見的笑臉。
“喜歡,太喜歡了!我告訴你呵,不僅我喜歡,我女兒也喜歡,我老婆也喜歡,我們一家人都很喜歡棒球呢!”
那日本人有點眉飛色舞了。
“太好了!那下星期天我請你一家人看棒球比賽好吧?!薄袄贤狻币埠芨吲d,終于找到機會了。
“噢,很抱歉!”日本人拿出口袋里的記事本,翻了翻,歉意地說:“我忘記了,下星期天要參加朋友的婚禮。對不起,等有機會一定和您一起看吧?!?BR> 過了一星期,“老外”又邀請那日本人一家去看棒球比賽,而且票已經(jīng)買好了,因為他聽到那個日本人跟別的同事說星期天沒事的。
那日本人又惱又怒,又無可奈何……
事實上,這個日本人根本就不喜歡棒球!
如果說這只是一個笑話的話,下面我要講一個我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
我曾在一家夜校教漢語,課間休息時,常常和學校的職員、學生聊聊天。其中一位負責的老年婦女曾在中國住過兩年,聊天時經(jīng)常說中國這個好吃,那個想吃的事。
有,說起中國的早餐,我說到了我愛吃的豆腐乳。她一聽,馬上說,我也很喜歡,我在中國時經(jīng)常吃,非常好吃!現(xiàn)在吃不上了,真遺憾。她的話里確實充滿了遺憾。
回北京探親,重返日本時特意買了一瓶豆腐乳。當我把幾樣小禮物放在她面前的桌子上后,她馬上拿起豆腐乳對我說:我不喜歡吃這個,你拿回去吧,別的我留下。
我一愣,頓時明白了。一瞬間渾身發(fā)燒,滿臉通紅,無地自容。
對于日語的曖昧,日本人有許多漂亮的解釋,大致是,為了不使對方為難,不傷害對方,所以要“委婉”一些等等。我常說,中國式的拒絕如果是將對方直接推倒在地的話,而日本人的拒絕則是先將對方捧到天上,然后再猛地撒手,把你摔暈。
日本人就是這樣來對付“老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