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計算題及會計處理題(本類題共2題,第一小題8分,第二小題12分,共20分。需要計算的列出計算過程,答案金額以萬元表示,有小數的,保留兩位小數,小數后面四舍五入)
1.甲集團公司為A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擁有A股份有限公司45%的股份(均為非流通股)并控制A股份有限公司,甲集團公司對A股份有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A股份有限公司納入甲集團公司的合并報表范圍。乙公司為A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東,擁有A股份有限公司15%的股份(均為非流通股),對A股份有限公司按成本法核算。A股份有限公司的剩余股份均為流通股。
2006年1月1日,甲集團公司對A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的賬面價值為22500萬元,其中“投資成本”18000萬元,“損益調整”2700萬元,“股權投資差額”1800萬元(借方,尚有5年攤銷期)。乙公司對A股份有限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為1300萬元。
2006年1月1日,A股份有限公司所有者權益的組成如下:股本20000萬元,總股本為20000萬股。資本公積18000萬元,盈余公積2000萬元,未分配利潤6000萬元。
2006年1月10日A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股權分置改革,提出股改方案為:流通股股東每持有10股流通股可獲得由非流通股股東贈送的3元現金對價。同時流通股股東每持有10股流通股可獲得由非流通股股東贈送的1份認購權證,每1份權證可認購1股非流通股股東持有的流通股,或者以現金結算行權價低于股票市場價的差額。行權日為2006年的9月30日。行權價為4元,A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在9月30日的市價為5元。假定該股改方案已獲得股東大會通過。
2005年2月1日支付了現金對價。
2006年9月30日,假定90%的流通股東選擇行權認購股票,10%的流通股東選擇行權現金結算。
2006年12月31日,A股份有限公司本年度凈利潤4000萬元(其中,1月1日~9月30日為3000萬元),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要求:(1)編制2006年2月1日甲集團公司與乙公司支付現金對價的分錄。
(2)計算股改時A股份有限公司發(fā)行權證的數量,說明會計處理的方法。
(3)編制2006年9月30日行權時甲集團公司與乙公司的分錄。
(4)編制2006年12月31日甲集團公司合并報表時的抵消分錄。
2.A公司2003年7月1日發(fā)行五年期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為1200萬元。規(guī)定可轉換債券持有人在債券發(fā)行日一年以后可申請轉換為股份,轉換條件為面值10元的可轉換債券轉換為1股,股票面值為1元,可轉換債券票面利率為10%,每年6月30日支付利息,A公司每半年計算一次利息及利息的資本化金額。假如轉換日為2004年10月1日,如果債券持有人未行使轉換權,可以繼續(xù)領取利息并在債券到期時一次還本。發(fā)行可轉換債券所籌集的資金用于擴建生產車間。該公司發(fā)行可轉換債券收入價款共1500萬元。該工程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為:至2003年末為800萬元,至2004年6月末為1000萬元,至2004年9月末工程完工,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為1200萬元。
假定上述債券的80%在2004年10月1日轉換為股票。
債券溢折價采用實際利率法攤銷,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資本化率保留百分數小數點后四位,金額計算小數保留兩位。五年期系數見表1。
要求:(1)編制A公司2003年7月1日債券發(fā)行的會計分錄。
(2)計算A公司2003年12月31日、2004年6月30日借款費用資本化的金額,編制計算利息、溢價攤銷和領取債券利息的會計分錄。
(3)編制A公司2004年10月1日債券轉換為股票的相關會計分錄。
(4)編制A公司2004年12月31日計算債券利息及溢價攤銷的會計分錄。
(5)編制A公司2005年6月30日計算債券利息及溢價攤銷的會計分錄。
(6)計算2005年12月31日、2006年度、2007年度和2008年度的溢價攤銷金額。
1.甲集團公司為A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擁有A股份有限公司45%的股份(均為非流通股)并控制A股份有限公司,甲集團公司對A股份有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A股份有限公司納入甲集團公司的合并報表范圍。乙公司為A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東,擁有A股份有限公司15%的股份(均為非流通股),對A股份有限公司按成本法核算。A股份有限公司的剩余股份均為流通股。
2006年1月1日,甲集團公司對A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的賬面價值為22500萬元,其中“投資成本”18000萬元,“損益調整”2700萬元,“股權投資差額”1800萬元(借方,尚有5年攤銷期)。乙公司對A股份有限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為1300萬元。
2006年1月1日,A股份有限公司所有者權益的組成如下:股本20000萬元,總股本為20000萬股。資本公積18000萬元,盈余公積2000萬元,未分配利潤6000萬元。
2006年1月10日A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股權分置改革,提出股改方案為:流通股股東每持有10股流通股可獲得由非流通股股東贈送的3元現金對價。同時流通股股東每持有10股流通股可獲得由非流通股股東贈送的1份認購權證,每1份權證可認購1股非流通股股東持有的流通股,或者以現金結算行權價低于股票市場價的差額。行權日為2006年的9月30日。行權價為4元,A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在9月30日的市價為5元。假定該股改方案已獲得股東大會通過。
2005年2月1日支付了現金對價。
2006年9月30日,假定90%的流通股東選擇行權認購股票,10%的流通股東選擇行權現金結算。
2006年12月31日,A股份有限公司本年度凈利潤4000萬元(其中,1月1日~9月30日為3000萬元),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要求:(1)編制2006年2月1日甲集團公司與乙公司支付現金對價的分錄。
(2)計算股改時A股份有限公司發(fā)行權證的數量,說明會計處理的方法。
(3)編制2006年9月30日行權時甲集團公司與乙公司的分錄。
(4)編制2006年12月31日甲集團公司合并報表時的抵消分錄。
2.A公司2003年7月1日發(fā)行五年期可轉換公司債券,面值為1200萬元。規(guī)定可轉換債券持有人在債券發(fā)行日一年以后可申請轉換為股份,轉換條件為面值10元的可轉換債券轉換為1股,股票面值為1元,可轉換債券票面利率為10%,每年6月30日支付利息,A公司每半年計算一次利息及利息的資本化金額。假如轉換日為2004年10月1日,如果債券持有人未行使轉換權,可以繼續(xù)領取利息并在債券到期時一次還本。發(fā)行可轉換債券所籌集的資金用于擴建生產車間。該公司發(fā)行可轉換債券收入價款共1500萬元。該工程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為:至2003年末為800萬元,至2004年6月末為1000萬元,至2004年9月末工程完工,累計支出加權平均數為1200萬元。
假定上述債券的80%在2004年10月1日轉換為股票。
債券溢折價采用實際利率法攤銷,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資本化率保留百分數小數點后四位,金額計算小數保留兩位。五年期系數見表1。
要求:(1)編制A公司2003年7月1日債券發(fā)行的會計分錄。
(2)計算A公司2003年12月31日、2004年6月30日借款費用資本化的金額,編制計算利息、溢價攤銷和領取債券利息的會計分錄。
(3)編制A公司2004年10月1日債券轉換為股票的相關會計分錄。
(4)編制A公司2004年12月31日計算債券利息及溢價攤銷的會計分錄。
(5)編制A公司2005年6月30日計算債券利息及溢價攤銷的會計分錄。
(6)計算2005年12月31日、2006年度、2007年度和2008年度的溢價攤銷金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