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白池前身是明萬歷年間禮部尚書畫家董其昌飲酒詠詩之地。園林布局以池水為主,環(huán)池三面皆為曲廊亭榭,晴雨均可憑欄賞景。
醉白池之名取于蘇軾《醉白堂記》,謂宋代宰相韓琦慕唐詩人白居易晚年以飲酒詠詩為樂而筑醉白堂。顧大申擅繪畫,善詩文,亦慕白居易之樂而以“醉白”為池、園名。醉白池的外園是新建的,內(nèi)園是原有的,為全園的精華所在。內(nèi)園以黃石堆砌的長方形水池為中心,四周繞以樓閣亭榭和長廊,以及高低錯落、迤儷相連的花墻。
醉白池上草堂跨于池北,中掛程十發(fā)書“醉白池”題匾。堂東是具明代風格的四面廳。其東有大小湖廳對立,西南面有六角亭。四面廳東有一船形屋宇,名“疑舫”。園內(nèi)植有梅、芭蕉、牡丹、金桂等。池北有300多年的樟樹,池西有幾株罕見的大冬青。池南廓間壁上有《云間邦彥圖》石刻,鐫明、清松江府屬各縣鄉(xiāng)賢名士百余人之畫像,刻畫甚工,出自清乾隆年間徐璋手筆。
醉白池樹木茂盛,百年花香。早在清初就頗負盛名,1983年又增建賞鹿廳、玉蘭院、深柳讀書堂、雕花廳等處,醉白池現(xiàn)已成為上海五大古典園林之一。
地址: 上海松江景區(qū)
醉白池之名取于蘇軾《醉白堂記》,謂宋代宰相韓琦慕唐詩人白居易晚年以飲酒詠詩為樂而筑醉白堂。顧大申擅繪畫,善詩文,亦慕白居易之樂而以“醉白”為池、園名。醉白池的外園是新建的,內(nèi)園是原有的,為全園的精華所在。內(nèi)園以黃石堆砌的長方形水池為中心,四周繞以樓閣亭榭和長廊,以及高低錯落、迤儷相連的花墻。
醉白池上草堂跨于池北,中掛程十發(fā)書“醉白池”題匾。堂東是具明代風格的四面廳。其東有大小湖廳對立,西南面有六角亭。四面廳東有一船形屋宇,名“疑舫”。園內(nèi)植有梅、芭蕉、牡丹、金桂等。池北有300多年的樟樹,池西有幾株罕見的大冬青。池南廓間壁上有《云間邦彥圖》石刻,鐫明、清松江府屬各縣鄉(xiāng)賢名士百余人之畫像,刻畫甚工,出自清乾隆年間徐璋手筆。
醉白池樹木茂盛,百年花香。早在清初就頗負盛名,1983年又增建賞鹿廳、玉蘭院、深柳讀書堂、雕花廳等處,醉白池現(xiàn)已成為上海五大古典園林之一。
地址: 上海松江景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