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江蘇省連云港市高三下學期第三次調研考試語文試卷2

字號:

二、(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7題。
    手感年代
    最近完成《周刊》私房菜專題報道,覺得有點意思,連飲食風潮也進入“手感年代”了。一個廚師的廚藝手感決定一家私房餐館的生死,這樣有自信靠口碑生存的小本經營,渲染的是廚師與顧客之間的私密接觸與溫度,還有限量供應與不低消費,不正是“手感經濟”的新行銷元素、模式與語言?手工眼鏡、手工牛仔褲、手工編織包、手工香皂、手工首飾……生活里不知不覺出現愈來愈多made by hand(手工制作)的產品,有些不是手工制造,卻強調手感的價值,價格不算便宜,而近幾年自己也有這樣的消費傾向。
    以前我們的衣服不是手工做的嗎?難道經濟走了回頭路?不同的是價位的差異,因為手工在機械工業(yè)年代不可能便宜,正如緩慢是快速社會中真正的奢華。這是一個追求“手感”的年代,因為“手感,是一個集合詞,它傳遞出人味、觸感、溫度、專注與獨一無二的精神?!迸_灣《天下》雜志年初出版吳昭怡等著的《手感經濟——感覺的時尚》里這么說。
    標準的手工眼鏡收藏迷會告訴你:手工眼鏡不同于機器生產,沒有明顯的Logo(標志),每個構面、接角是眼鏡師父親手刻畫出來的,起伏特別精準、利落。手感經濟也是一種體驗經濟。日本京都的“俵屋”已有300多年,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經常去,只有18個小房間,收費不菲,日本人住上一晚就心滿意足。房內墻紙、榻榻米、園藝、吃的豆腐都是附近老店提供的。第11代傳人老板娘從不開分店,因為俵屋不能離開京都,俵屋是京都生活之華的整體呈現。這種生意不大,利潤卻不錯,也是手感經濟。
    “因為人不快樂了,根本不知道自己活著的價值是什么?!泵缹W家蔣勛說?,F代人處于大量生產、選擇過多的年代,已陷入“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惡性循環(huán)。今天人們擁有的東西都是別人做的,喪失自主權;手感產品盛行,意味著人們能靠、也喜歡靠自己的雙手去創(chuàng)造一些東西,證明自我存在,對抗大量機器制造,不被資本主義消融。這是“回到身而為人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手感年代也暗示即使要消費,愈來愈多消費者還是選擇忠于個人,而不是忠于品牌。現在沒有女人喜歡跟別人撞衫,連不少都要用手工、限量生產來行銷?!傲可泶蛟臁庇只亓?,只此一家,比起,更有市場。
    手感經濟也是深度經濟,借一個有深度的技藝,設計一種產品,可以加深對生命的體驗。沒有技匠精神,不敬重手藝,生活沒有主張,粗糙無味,不可能有手感經濟。當今消費需求從量轉質,追求生命的質感和細節(jié)。原料來自何處、產品如何被生產、生產者是誰等,都可透過感官讓消費者親身體驗,或借故事來行銷,為生活注入美學靈魂。
    手感經濟更能滿足人類的生物性本能及心理需求。當人與人的接觸逐漸被手機、電子郵件所取代,一個真實的肉體擁抱反而變得彌足珍貴,畢竟觸感無法被機械化。人們從消費手感產品里尋求被人擁抱般的溫暖和慰藉,竟成了一種流行。更多人想要買“作品”,而不是“產品”,工業(yè)時代前沒落的技匠藝工回流,人們重新出發(fā)尋找獨一無二的珠寶、家具及陶瓷工藝品。自古以來嬰兒需要母親雙手的擁抱、觸摸,才能健康地成長。越來越多的現代人想透過消費手感產品來按摩撫慰自己的心靈,從作品手感里感受他人的余溫。
    (選自《讀者》2006年第22期)
    4.下列關于“手感經濟”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手感經濟是一種能夠傳遞出人味、觸感、溫度、專注和獨一無二精神的消費經濟形式。
    B.手感經濟是一種深度經濟,它借深度的技藝,設計一種產品,讓人們加深對生命的體驗與感悟。
    C.手感經濟滿足人類的生物性本能及心理需求,讓人們感受人與人之間的人情的溫暖,滿足人們渴求得到撫慰的心靈需求。
    D.手感經濟使絕大多數人消費時,萌生出選擇忠于個人,而不是忠于品牌;需要“作品”而不是“產品”的消費理念。
    5.下列對“回到身而為人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的句意的闡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手感產品盛行,意味著人們喜歡靠自己雙手去創(chuàng)造一些東西,證明自我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B.人們在消費手感產品時能尋求到被人們擁抱般的溫暖和慰藉,心靈得到滋潤。
    C.現在消費者中沒有一個人喜歡跟別人撞衫,良身打造,體現人們對個性化享受的一種追求。
    D.當今消費者越來越追求生命的質感和細節(jié),以期獲得親身體驗和美學靈魂。
    6.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正如緩慢是快速社會中真正的奢華一樣,消費手工產品也算是消費經濟中的一種奢華。
    B.日本京都的“俵屋”是京都生活之華的整體呈現,它能讓人充分體驗到京都生活手感經濟的真諦。
    C.人與人的接觸逐漸被手機、電子郵件所取代,弱化了個體接觸的強度,降低了個體接觸的溫度。
    D.現代人進入大量生產、選擇過多的年代,也即將陷入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惡性循環(huán)的不快樂境地之中。
    7.根據文中信息,以下推斷不恰當的一項是
    A.嬰兒在母親雙手擁抱、觸摸下能夠健康成長,那么,現代人在消費手感產品時可以按摩撫慰自己心靈,感受他人的手感價值,獲得更健康更快樂的生活。
    B.手工產品都是純手工制作,歷來價格超過機械制作且價位較高,凸現了手感價值,頗受人們青睞。
    C.許多行業(yè)已進入“手感年代”,渲染的是相互間私密接觸和溫度,限量供應與不低的消費狀態(tài),這已成為“手感經濟”的新行銷元素、模式和語言。
    D.不敬重手藝,生活沒有主張,就不可能有手感經濟,也就會讓人喪失部分活著的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