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1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1)故與李斯同邑而嘗學事焉,乃征為廷尉。
譯文: ▲
(2)自以壽不得長,又以謫去,意不自得。
譯文: ▲
(3)梁懷王,文帝之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賈生傅之。
譯文: ▲
1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杜審言
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蕷。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襟。
【注】晉陵,即今江蘇常州。黃鳥,即黃鶯。綠蕷,指水中浮萍。古調,在這里指陸丞作的《早春游望》。
(1)結合詩句,簡要說說早春“物候新”的表現(xiàn)。(4分)
答: ▲
(2)詩歌抒發(fā)了什么感情?又是怎樣抒發(fā)這種感情的?請作簡要分析。(4分)
答: ▲
13.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山不厭高, ▲ 。周公吐哺, ▲ (曹操《短歌行》)
(2)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 ▲ (韓愈《師說》)
(3) ▲ ,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4)眾里尋他千百度, ▲ , ▲ 。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五、(2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 7題。
書
朱湘
拿起一本書來,先不必研究它的內(nèi)容,只是它的外形,就已經(jīng)很夠我們的賞鑒了。
那眼睛看來最舒服的黃色毛邊紙,單是紙色已經(jīng)在我們的心目中引起一種幻覺,令我們以為這書是一個逃免了時間之摧殘的遺民。它所以幸免而來與我們相見的這段歷史的本身,就已經(jīng)是一本書,值得我們的思索、感嘆,更不須提起它的內(nèi)含的真或美了。
還有那一個個正方的形狀,美麗的單字,每個字的構成,都是一首詩;每個字的沿革,都是一部歷史。覷是三條狗的風:在秋高草枯的曠野上,天上是一片青,地上是一片赭,獵犬風一般快的 馳過,嗅著受傷之獸在草中滴下的血腥,J頓了方向追去,聽到枯草颯索的響,有如秋風卷過去一般?;枋腔榈墓抛郑涸谔栂铝薩山,對面不見人的時候,有一群人騎著馬,擎著紅光閃閃的火把,悄悄向一個人家走近。等著到了竹籬柴門之旁的時候,在狗吠聲中,趁著門還未閉,一聲喊齊擁而入,讓新郎從麥場上挾起驚呼的新娘打馬而回口同來的人則抵擋著新娘的父兄,作個不打不成交的親家。
印書的字體有許多種:微軟雅黑挺秀有如柳字,麻沙體天矯有如歐字,書法體娟秀有如禇字,楷體端方有如顏字。如果在你面前的是一本舊書,則開章第一篇你便看見許多朱色的印章,有的是雅號,有的是姓名。在這些姓名別號之中,你說不定可以發(fā)現(xiàn)古代的收藏家或是名傾一世的文人,那時候你便可以讓幻想馳騁于這朱紅的方場之中,構成許多飄渺的空中樓閣來。還有那些朱圈,有的圈得豪放,有的圈得森嚴,你可以就它們的姿態(tài),以及它們的位置,懸想出這本書的主人是一個少年,還是老人;是一個放蕩不羈的才子,還是老成持重的儒者。你也能借此揣摩出這主人公的命運:他的書何以流散了人間?是子孫不肖,將它舍棄了,是遭兵逃反,被一班庸奴偷竊出了他的藏書樓?還是運氣不好,家道中衰,自己將它售賣了,來填償債務,或是支持家庭?書的舊主人當時對著雕花的端硯,拿起新發(fā)的朱筆,在清淡的爐香氣息中,圈點他這本心愛的書,那時候,他是決想不到這本書的未來命運、他自己的未來命運,是個怎樣結局的。
更進一步,讓我們來想象那作書人的命運:他的悲哀,他的失望,無一不自然的流露在這本書的字里行間。讓我們讀的時候,時而跟著他啼,時而為他扼腕太息。要是,不幸上更加上不幸,遇到秦始皇或是董卓,將他一生心血嘔成的文章,一把火燒為烏有;或是像《金瓶梅》《紅樓夢》《水滸》一般命運,被淺見者標作禁書,那更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呵!
天下事真是不如意的多。不講別的,只說書這件東西,它是再與世無爭也沒有的了,也都要受這種厄運的摧殘。至于那白鶴一般兀傲的文士,他們的遭忌更是不言可喻了。試想含意未伸的文人,他們在不得意時,有的采樵,有的放牛,不僅無異于庸人,并且備受家人或主子的輕蔑與凌辱。然而他們天生得性格倔強,世俗越對他白眼,他卻越有精神。他們有的把柴挑在背后,拿書在手里讀;有的騎在牛背上,將書掛在牛角上讀;有的在蚊聲如雷的夏夜,囊了螢照著書讀;有的在寒風凍指的冬夜,拿了書映著雪讀。然而時光是不等人的,等到他們學問已成的時候,眼光是早已花了,頭發(fā)是早已白了,只是在他們的額頭上新添加了一些深而長的皺紋。
咳!不如趁著眼睛還清朗,鬢發(fā)尚未成霜,多讀一讀“人生’’這本書罷!
14.文中第一段所說“它的外形”具體指哪些內(nèi)容?(5分)
答: ▲
15.請分別說明第二段中以“飆”和“昏”為例的用意。(4分)
答: ▲
16.(1)本文圍繞書依次寫到了哪幾種人的命運?(3分)
答:本文依次寫到了□書人、□書人、□書人的命運。
(2)寫這幾種人命運的作用是什么?(5分)
答: ▲
17.文章為什么要著重描寫“白鶴一般兀傲的文士”?(5分)
答: ▲
四、(23分)
11.把第1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
(1)故與李斯同邑而嘗學事焉,乃征為廷尉。
譯文: ▲
(2)自以壽不得長,又以謫去,意不自得。
譯文: ▲
(3)梁懷王,文帝之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賈生傅之。
譯文: ▲
1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杜審言
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蕷。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襟。
【注】晉陵,即今江蘇常州。黃鳥,即黃鶯。綠蕷,指水中浮萍。古調,在這里指陸丞作的《早春游望》。
(1)結合詩句,簡要說說早春“物候新”的表現(xiàn)。(4分)
答: ▲
(2)詩歌抒發(fā)了什么感情?又是怎樣抒發(fā)這種感情的?請作簡要分析。(4分)
答: ▲
13.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山不厭高, ▲ 。周公吐哺, ▲ (曹操《短歌行》)
(2)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 ▲ (韓愈《師說》)
(3) ▲ ,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4)眾里尋他千百度, ▲ , ▲ 。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五、(2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 7題。
書
朱湘
拿起一本書來,先不必研究它的內(nèi)容,只是它的外形,就已經(jīng)很夠我們的賞鑒了。
那眼睛看來最舒服的黃色毛邊紙,單是紙色已經(jīng)在我們的心目中引起一種幻覺,令我們以為這書是一個逃免了時間之摧殘的遺民。它所以幸免而來與我們相見的這段歷史的本身,就已經(jīng)是一本書,值得我們的思索、感嘆,更不須提起它的內(nèi)含的真或美了。
還有那一個個正方的形狀,美麗的單字,每個字的構成,都是一首詩;每個字的沿革,都是一部歷史。覷是三條狗的風:在秋高草枯的曠野上,天上是一片青,地上是一片赭,獵犬風一般快的 馳過,嗅著受傷之獸在草中滴下的血腥,J頓了方向追去,聽到枯草颯索的響,有如秋風卷過去一般?;枋腔榈墓抛郑涸谔栂铝薩山,對面不見人的時候,有一群人騎著馬,擎著紅光閃閃的火把,悄悄向一個人家走近。等著到了竹籬柴門之旁的時候,在狗吠聲中,趁著門還未閉,一聲喊齊擁而入,讓新郎從麥場上挾起驚呼的新娘打馬而回口同來的人則抵擋著新娘的父兄,作個不打不成交的親家。
印書的字體有許多種:微軟雅黑挺秀有如柳字,麻沙體天矯有如歐字,書法體娟秀有如禇字,楷體端方有如顏字。如果在你面前的是一本舊書,則開章第一篇你便看見許多朱色的印章,有的是雅號,有的是姓名。在這些姓名別號之中,你說不定可以發(fā)現(xiàn)古代的收藏家或是名傾一世的文人,那時候你便可以讓幻想馳騁于這朱紅的方場之中,構成許多飄渺的空中樓閣來。還有那些朱圈,有的圈得豪放,有的圈得森嚴,你可以就它們的姿態(tài),以及它們的位置,懸想出這本書的主人是一個少年,還是老人;是一個放蕩不羈的才子,還是老成持重的儒者。你也能借此揣摩出這主人公的命運:他的書何以流散了人間?是子孫不肖,將它舍棄了,是遭兵逃反,被一班庸奴偷竊出了他的藏書樓?還是運氣不好,家道中衰,自己將它售賣了,來填償債務,或是支持家庭?書的舊主人當時對著雕花的端硯,拿起新發(fā)的朱筆,在清淡的爐香氣息中,圈點他這本心愛的書,那時候,他是決想不到這本書的未來命運、他自己的未來命運,是個怎樣結局的。
更進一步,讓我們來想象那作書人的命運:他的悲哀,他的失望,無一不自然的流露在這本書的字里行間。讓我們讀的時候,時而跟著他啼,時而為他扼腕太息。要是,不幸上更加上不幸,遇到秦始皇或是董卓,將他一生心血嘔成的文章,一把火燒為烏有;或是像《金瓶梅》《紅樓夢》《水滸》一般命運,被淺見者標作禁書,那更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呵!
天下事真是不如意的多。不講別的,只說書這件東西,它是再與世無爭也沒有的了,也都要受這種厄運的摧殘。至于那白鶴一般兀傲的文士,他們的遭忌更是不言可喻了。試想含意未伸的文人,他們在不得意時,有的采樵,有的放牛,不僅無異于庸人,并且備受家人或主子的輕蔑與凌辱。然而他們天生得性格倔強,世俗越對他白眼,他卻越有精神。他們有的把柴挑在背后,拿書在手里讀;有的騎在牛背上,將書掛在牛角上讀;有的在蚊聲如雷的夏夜,囊了螢照著書讀;有的在寒風凍指的冬夜,拿了書映著雪讀。然而時光是不等人的,等到他們學問已成的時候,眼光是早已花了,頭發(fā)是早已白了,只是在他們的額頭上新添加了一些深而長的皺紋。
咳!不如趁著眼睛還清朗,鬢發(fā)尚未成霜,多讀一讀“人生’’這本書罷!
14.文中第一段所說“它的外形”具體指哪些內(nèi)容?(5分)
答: ▲
15.請分別說明第二段中以“飆”和“昏”為例的用意。(4分)
答: ▲
16.(1)本文圍繞書依次寫到了哪幾種人的命運?(3分)
答:本文依次寫到了□書人、□書人、□書人的命運。
(2)寫這幾種人命運的作用是什么?(5分)
答: ▲
17.文章為什么要著重描寫“白鶴一般兀傲的文士”?(5分)
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