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仙城中學(xué)05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3

字號:

第Ⅱ卷(共105分)
    四、(18分)
    嗚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為?所求乎為臣,主辱,臣死有馀僇;所求乎為子,以父母之遺體行殆,而死有余責(zé)。將請罪于君,君不許;請罪于母,母不許;請罪于先人之墓。生無以救國,死猶為厲鬼以擊賊,義也;賴天之靈、宗廟之福,修我戈矛,從王于師,以為前驅(qū),雪九廟之恥,復(fù)高祖之業(yè),所謂“誓不與賊俱生”,所謂“鞠躬盡力,死而后已”,亦義也。嗟夫!若予者,將無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雖浩然無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親,君親其謂予何?誠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見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復(fù)何憾哉!復(fù)何憾哉!
    16.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所求乎為臣,主辱,臣死有馀僇
    翻譯:
    (2)予雖浩然無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親,君親其謂予何?
    翻譯:
    17.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5分)
    江南春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明代楊慎在《升庵詩話》中說:“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若作十里,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臺、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因此,他主張將“千里”改為“十里”。要不要將“千里”改為“十里”?為什么?請結(jié)合詩題和全詩內(nèi)容作簡要說明。
    答:
    18.補(bǔ)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7分)
    (1)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2)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3)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4)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5)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令五人者保其首領(lǐng),以老于戶牖之下,則盡其天年,人皆得以隸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fā)其志士之悲哉?
    五、現(xiàn)代文閱讀(27分)
    (一)閱讀下面課文選段,完成19~21題。(15分)
    肖邦之家
    [波蘭]雅羅斯瓦夫•伊瓦什凱維奇
    肖邦之家的大魅力之一,正是在于我們能感受到在同肖邦“促膝談心”。
    到了肖邦之家,會親眼看到,而且確信,作為民族的堅(jiān)韌的紐帶,作為民族精神的支柱和基礎(chǔ)的偉大藝術(shù)具有何等不可估量的威力。我們帶著驚訝和柔情望著這幢實(shí)為波蘭民族的精華的樸素的小屋。它像一只輪船,漂浮在花園綠色的海洋里,花園里的一草一木,都經(jīng)過了精心的栽培,因?yàn)檫@花園也想與肖邦的音樂般配。
    春天,栗樹新葉初發(fā),幾乎還是一派嫩黃,它們懸掛在屋頂?shù)纳戏?,猶如剛剛出繭的蝴蝶的嬌弱的翅膀。粉紅色的日本櫻花,宛如在旭日東升的時(shí)候飄在莊園上空的一片云彩。如此嬌嫩的色調(diào),酷似一首溫柔的曲子,又如落在黑白琴鍵上的輕盈速奏。
    夏天,水面上開滿了白色和黃色的睡蓮,那扁平的葉子舒展著,像是為蜻蜓和甲蟲準(zhǔn)備的排筏。睡蓮映照在明鏡般水中的倒影,宛如歌中的疊句。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人浮想聯(lián)翩,使人回憶起肖邦那些成熟的作品。尤其是黃昏時(shí)分,水面散發(fā)出陣陣幽香,宛如船歌的一串琶音,而那銀灰、淡紫的亭亭玉立的樹干,排列得整整齊齊,有條不紊,宛如f小調(diào)敘事曲開頭的幾節(jié)。清風(fēng)徐來,樹影婆娑,花園里充滿了簌簌的聲響。這簌簌聲,這芬芳的香味,使我們心蕩神怡,猶如聚精會神地傾聽這獨(dú)具一格的音樂的悠揚(yáng)的旋律,清麗的和聲。
    秋天又別有一番風(fēng)味。這是鄉(xiāng)村婚嫁的季節(jié),時(shí)不時(shí)有一陣小提琴聲傳到這里,飄到金黃的樹冠下,飄到寂靜的草坪上,它提醒我們,此刻正置身于馬祖卡曲的故鄉(xiāng)。當(dāng)我們漫步在花園的林陰小道,當(dāng)我們踏上玲瓏剔透的小橋,落葉在腳下踩得沙沙響。作為悠悠往事“見證者”的樹葉,就像憂傷的奏鳴曲中那結(jié)尾的令人難忘的三重奏,它們以自己干枯的沙沙聲招來了那么多的思緒,那么多的回憶,那么多的樂曲。我們望著樹上光禿禿的枝杈,悄聲哼起了一支歌曲:
    樹兒自由地生長/葉兒輕輕地飄落……
    于是,我們開始理解那個(gè)客死遠(yuǎn)方巴黎的人的深沉的郁悶:久別經(jīng)年,他只能依稀記得“國內(nèi)唱的歌”。
    然而,這里美的是冬天。請看吧!四野茫茫,白雪覆蓋的房舍安然入夢?;▓@的樹木變成了水晶裝飾物,且會發(fā)出銀鈴般清脆的響聲,就像昔日掛在馬脖子上的鈴鐺。如今既沒有馬,沒有雪橇,也沒有狐裘,更沒有裹著狐裘的美女。沒有母親,沒有姐妹——只有無邊的靜寂。一切都成為往事了。
    只有他還住在這里,獨(dú)自一人在雅致的房間里來回踱步。只有微弱的琴聲在抗御風(fēng)、雪和寂靜。只有音樂長存。
    倘若你在這樣一個(gè)隆冬季節(jié),站在小屋的前邊,望著被積雪壓彎了的屋頂、光禿禿的樹枝、黑洞洞的窗口,你就會感到,你是和肖邦在一起。
    你是在和肖邦促膝談心。
    19.肖邦之家四季景色的特點(diǎn)是什么?請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作簡要概括。(不超過20個(gè)字)(4分)
    答:來源:www.examda.com
    20.面對肖邦之家的四季景色,作者為什么會認(rèn)為自己和肖邦是在“促膝談心”?試聯(lián)系文章內(nèi)容分條回答。(4分)
    答:
    21 .作者對肖邦、肖邦之家以及肖邦的音樂,分別表達(dá)了什么樣的情感?(3分)
    22.下列對這篇文章內(nèi)容的分析和鑒賞,正確的兩項(xiàng)是(____ )(4分)
    A.本文語言優(yōu)美,感情深邃,真摯感人。作者仿佛為我們演奏一首格調(diào)鏗鏘的樂曲,描繪一幅色彩濃烈的田園風(fēng)景畫。
    B.“清風(fēng)徐來,樹影婆娑,花園里充滿了簌簌的聲響”,這一描寫,寫出了肖邦之家夏天景色的悠揚(yáng)和清麗,使人心蕩神怡。
    C.作者從視覺、聽覺、嗅覺等角度,分別描寫肖邦之家四季的景致,從整體上能給讀者一種直觀、立體、綜合的閱讀感覺。
    D.作者寫冬天的風(fēng)雪與寂靜,是為了突出肖邦的孤獨(dú)以及肖邦音樂的曲高和寡。但只要你理解了肖邦,就會感受到在和肖邦促膝談心。
    E.文章以細(xì)膩的筆觸描寫了肖邦之家春、夏、秋、冬四季的美景,并把它們與肖邦的音樂融合在一起,如歌如畫,讓人回味。 轉(zh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