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
1.抗震設計用的地震影響曲線中,反映地震級震中距和場地類別等因素的下降段起點對應的周期值為( )。
A.地震活動周期
B.設計特征周期
C.結構自震周期
D.地基固有周期
2.下列( )不是對抗震不利地段。
A.地層嚴重不均勻地段
B.堅硬、平坦、開闊的黏性土地段
C.巖土松散、破碎的地段
D.地下水位埋藏較淺,地表排水條件不良的地段
3.某場地中自5~15m為液化砂土層,液化抵抗系數(shù)為0.7,則該土層的承載力折減系數(shù)應取( )。
A.1/3
B.1/2
C.2/3
D.1
4.驗算路基和擋土墻的抗震強度和穩(wěn)定性時,考慮下列( )荷載。
A.垂直地震荷載
B.平行路線走向的水平地震荷載
C.垂直路線走向水平地震荷載
D.垂直地震荷載和水平地震荷載
5.由地震引起的結構動態(tài)作用稱為( )。
A.水平地震作用
B.豎向地震作用
C.地震作用
D.地震破壞作用
6.某橋梁采用擴大基礎,基礎埋深為5m,地基土層為0~4m為黏性土,承載力[σo]=150kPa,4~15m為密實中砂,承載力為450kPa;15m以下為基巖,該場地的類型為( )。
A.Ⅰ類場地土
B.Ⅱ類場地土
C.Ⅲ類場地土
D.Ⅳ類場地上
7.某場地根據(jù)實測的場地土剪切波速、質量密度和分層厚度數(shù)據(jù)計算得到場地的平均剪切模量和覆蓋土層厚度對場地評定指數(shù)的貢獻分別為μ=0.7,μ2=1.0,該場地的特征周期( )。
A.0.82
B.0.58
C.0.46
D.0.29
8.對于Ⅲ類建筑場地,設計基本加速度為0.15g的地區(qū),當沒有其他規(guī)定時,宜按( )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構造措施。
A.6
B.7
C.8
D.9
9.水工建筑物場地中用液性指數(shù)判定黏性土層的液化性時與下列( )無關。
A.天然含水量
B.飽和含水量
C.液限含水量
D.塑限含水量
10.某水工建筑物庫區(qū)有過5級左右的地震活動,樞紐區(qū)邊坡穩(wěn)定條件較差,地基抗震穩(wěn)定性差,該場地按抗震條件應劃分為( )。
A.有利地段
B.不利地段
C.危險地段
D.安全地段
11.某場地位于嚴重液化的故河道側面,距設計基準期內(nèi)年平均水位的距離約50m場地內(nèi)不宜修建下列( )。
A.低等級建筑
B.次要等級建筑
C.永久性建筑
D.臨時性建筑
12.水工建筑物豎向設計地震加速度代表值應取水平面設計地震加速度代表值的( )。
A.1/4http://ks.examda.com
B.1/2
C.1/3
D.2/3
13.水工建筑物設計反映譜下限值的代表值不應低于設計反映譜值的( )。
A.10%
B.20%
C.30%
D.40%
14.當驗算建筑樁基抗震承載力時,荷載效應應乘以下列何項樁基重要性系數(shù)方是正確的?( )
A.樁基安全等級為一、二、三級時,分別乘以γo=1.1,1.0,0.9
B.樁基安全等級為一,二、三級時,分別乘以γo=1.2,1.1,1.0
C.樁基安全等級為一、二、三級時,乘以γo=1.2,1.1,1.0
D.乘以樁基重要性系數(shù)γo=1.0
15.某城市(設計地震分組為一組)修建結構自振周期T為1s的建筑,建筑場地選在Ⅱ類場地上時,其地震影響系數(shù)大約為選在Ⅲ類場地上的( )倍左右。
A.0.3
B.0.8
C.1.2
D.1.5
16.天然地基基礎抗震驗算時,地基土抗震承載力應按下述何項確定?( )
A.仍采用地基土靜承載力設計值
B.為地基土靜承載力設計值乘以地基土抗震承載力調整系數(shù)
C.采用地基土靜承載力設計值,但不考慮基礎寬度修正
D.采用地基土靜承載力設計值,但不考慮基礎埋置深度修正
17.某建筑結構自震周期為0.1s,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0g,該建筑結構地震影響系數(shù)為( )。
A.0.08
B.0.12
C.0.50
D.不能確定
18.驗算天然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豎向承載力時,有以下4種說法:Ⅰ基礎底面與地基土之間零應力區(qū)不超過15%;Ⅱ基礎底面與地基土之間零應力區(qū)不超過25%;Ⅲp≤faE,且Pmax≤1.2faE;Ⅳp≤兒,或Pmax≤1.2faE;上式中,P為地震作用效應標準組合的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Pmax為地震作用效應標準組合的基礎邊緣的壓力;faE為調整后地基土抗震承載力。在下列組合中,哪一項是正確的?( )
A.Ⅰ和Ⅲ
B.Ⅰ和Ⅳ
C.Ⅱ和Ⅲ
D.Ⅱ和Ⅳ
19.下列( )地區(qū)可不進行抗震設計。
A.抗震設防烈度為5度的地區(qū)
B.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的地區(qū)
C.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的地區(qū)
D.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的地區(qū)
20.以下為對場地識別的一些敘述:Ⅰ分層土的剪切波速越小,說明土層越密實堅硬;Ⅱ覆蓋層越薄,震害效應越大;Ⅲ場地類別為Ⅰ類,說明土層密實堅硬;Ⅳ場地類別為Ⅳ類,震害效應越大。在下列組合中,哪一項是正確的?( )
A.Ⅰ和Ⅱ
B.Ⅰ
C.Ⅲ和Ⅳ
D.Ⅱ
21.某三級公路采用天橋的形式跨越高速公路,該天橋工程的抗震設計應符合( )要求。
A.高速公路工程抗震設計要求
B.一級公路工程抗震設計要求
C.二級公路工程抗震設計要求
D.三級公路工程抗震設汁要求
22.根據(jù)我國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的規(guī)定,對于抗震設防三個水準的要求是指( )。
A.建筑重要性不同,抗震設防要求不同
B.基本烈度不同,抗震設防要求不同
C.50年內(nèi)地震烈度的超越概率不同,抗震設防要求不同
D.建筑場地類別不同,抗震設防要求不同
23.在城市抗震設防區(qū)劃(地震小區(qū)劃)的工作中,進行地震反應分析時,常用到的土工參數(shù),以下組合正確的是( )。
A.土的密度、動剪切模量和動體積模量
B.土的密度、動剪切模量和阻尼比
C.橫波波速、縱波波速和動剪切模量
D.橫波波速、縱波波速和動體積模量
答案
1.B 2.B 3.B 4.C 5.B 6.B 7.D 8.C 9.A 10.B 11.D 12.D 13.B 14.D 15.B 16.B 17.C 18.A 19.A 20.C 21.A 22.C 23.B
1.抗震設計用的地震影響曲線中,反映地震級震中距和場地類別等因素的下降段起點對應的周期值為( )。
A.地震活動周期
B.設計特征周期
C.結構自震周期
D.地基固有周期
2.下列( )不是對抗震不利地段。
A.地層嚴重不均勻地段
B.堅硬、平坦、開闊的黏性土地段
C.巖土松散、破碎的地段
D.地下水位埋藏較淺,地表排水條件不良的地段
3.某場地中自5~15m為液化砂土層,液化抵抗系數(shù)為0.7,則該土層的承載力折減系數(shù)應取( )。
A.1/3
B.1/2
C.2/3
D.1
4.驗算路基和擋土墻的抗震強度和穩(wěn)定性時,考慮下列( )荷載。
A.垂直地震荷載
B.平行路線走向的水平地震荷載
C.垂直路線走向水平地震荷載
D.垂直地震荷載和水平地震荷載
5.由地震引起的結構動態(tài)作用稱為( )。
A.水平地震作用
B.豎向地震作用
C.地震作用
D.地震破壞作用
6.某橋梁采用擴大基礎,基礎埋深為5m,地基土層為0~4m為黏性土,承載力[σo]=150kPa,4~15m為密實中砂,承載力為450kPa;15m以下為基巖,該場地的類型為( )。
A.Ⅰ類場地土
B.Ⅱ類場地土
C.Ⅲ類場地土
D.Ⅳ類場地上
7.某場地根據(jù)實測的場地土剪切波速、質量密度和分層厚度數(shù)據(jù)計算得到場地的平均剪切模量和覆蓋土層厚度對場地評定指數(shù)的貢獻分別為μ=0.7,μ2=1.0,該場地的特征周期( )。
A.0.82
B.0.58
C.0.46
D.0.29
8.對于Ⅲ類建筑場地,設計基本加速度為0.15g的地區(qū),當沒有其他規(guī)定時,宜按( )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構造措施。
A.6
B.7
C.8
D.9
9.水工建筑物場地中用液性指數(shù)判定黏性土層的液化性時與下列( )無關。
A.天然含水量
B.飽和含水量
C.液限含水量
D.塑限含水量
10.某水工建筑物庫區(qū)有過5級左右的地震活動,樞紐區(qū)邊坡穩(wěn)定條件較差,地基抗震穩(wěn)定性差,該場地按抗震條件應劃分為( )。
A.有利地段
B.不利地段
C.危險地段
D.安全地段
11.某場地位于嚴重液化的故河道側面,距設計基準期內(nèi)年平均水位的距離約50m場地內(nèi)不宜修建下列( )。
A.低等級建筑
B.次要等級建筑
C.永久性建筑
D.臨時性建筑
12.水工建筑物豎向設計地震加速度代表值應取水平面設計地震加速度代表值的( )。
A.1/4http://ks.examda.com
B.1/2
C.1/3
D.2/3
13.水工建筑物設計反映譜下限值的代表值不應低于設計反映譜值的( )。
A.10%
B.20%
C.30%
D.40%
14.當驗算建筑樁基抗震承載力時,荷載效應應乘以下列何項樁基重要性系數(shù)方是正確的?( )
A.樁基安全等級為一、二、三級時,分別乘以γo=1.1,1.0,0.9
B.樁基安全等級為一,二、三級時,分別乘以γo=1.2,1.1,1.0
C.樁基安全等級為一、二、三級時,乘以γo=1.2,1.1,1.0
D.乘以樁基重要性系數(shù)γo=1.0
15.某城市(設計地震分組為一組)修建結構自振周期T為1s的建筑,建筑場地選在Ⅱ類場地上時,其地震影響系數(shù)大約為選在Ⅲ類場地上的( )倍左右。
A.0.3
B.0.8
C.1.2
D.1.5
16.天然地基基礎抗震驗算時,地基土抗震承載力應按下述何項確定?( )
A.仍采用地基土靜承載力設計值
B.為地基土靜承載力設計值乘以地基土抗震承載力調整系數(shù)
C.采用地基土靜承載力設計值,但不考慮基礎寬度修正
D.采用地基土靜承載力設計值,但不考慮基礎埋置深度修正
17.某建筑結構自震周期為0.1s,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10g,該建筑結構地震影響系數(shù)為( )。
A.0.08
B.0.12
C.0.50
D.不能確定
18.驗算天然地基在地震作用下的豎向承載力時,有以下4種說法:Ⅰ基礎底面與地基土之間零應力區(qū)不超過15%;Ⅱ基礎底面與地基土之間零應力區(qū)不超過25%;Ⅲp≤faE,且Pmax≤1.2faE;Ⅳp≤兒,或Pmax≤1.2faE;上式中,P為地震作用效應標準組合的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Pmax為地震作用效應標準組合的基礎邊緣的壓力;faE為調整后地基土抗震承載力。在下列組合中,哪一項是正確的?( )
A.Ⅰ和Ⅲ
B.Ⅰ和Ⅳ
C.Ⅱ和Ⅲ
D.Ⅱ和Ⅳ
19.下列( )地區(qū)可不進行抗震設計。
A.抗震設防烈度為5度的地區(qū)
B.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的地區(qū)
C.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的地區(qū)
D.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的地區(qū)
20.以下為對場地識別的一些敘述:Ⅰ分層土的剪切波速越小,說明土層越密實堅硬;Ⅱ覆蓋層越薄,震害效應越大;Ⅲ場地類別為Ⅰ類,說明土層密實堅硬;Ⅳ場地類別為Ⅳ類,震害效應越大。在下列組合中,哪一項是正確的?( )
A.Ⅰ和Ⅱ
B.Ⅰ
C.Ⅲ和Ⅳ
D.Ⅱ
21.某三級公路采用天橋的形式跨越高速公路,該天橋工程的抗震設計應符合( )要求。
A.高速公路工程抗震設計要求
B.一級公路工程抗震設計要求
C.二級公路工程抗震設計要求
D.三級公路工程抗震設汁要求
22.根據(jù)我國現(xiàn)行國家標準《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的規(guī)定,對于抗震設防三個水準的要求是指( )。
A.建筑重要性不同,抗震設防要求不同
B.基本烈度不同,抗震設防要求不同
C.50年內(nèi)地震烈度的超越概率不同,抗震設防要求不同
D.建筑場地類別不同,抗震設防要求不同
23.在城市抗震設防區(qū)劃(地震小區(qū)劃)的工作中,進行地震反應分析時,常用到的土工參數(shù),以下組合正確的是( )。
A.土的密度、動剪切模量和動體積模量
B.土的密度、動剪切模量和阻尼比
C.橫波波速、縱波波速和動剪切模量
D.橫波波速、縱波波速和動體積模量
答案
1.B 2.B 3.B 4.C 5.B 6.B 7.D 8.C 9.A 10.B 11.D 12.D 13.B 14.D 15.B 16.B 17.C 18.A 19.A 20.C 21.A 22.C 23.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