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師范大學70周年校慶周正式啟動

字號:

走過70年滄桑歲月,湖南師范大學在風雨中見證歷史巨變。昨日,該校校史陳列館開館,翔實的圖片和實物,述說著一個個充滿激情與傳奇的故事。師大校慶周也在昨日正式啟動。
    抗戰(zhàn)烽火中成立國立師范學院
    1938年夏天,抗日烽火熊熊燃燒,國民政府教育部決定創(chuàng)建一所獨立的國立師范學院。從美國留學歸來的教育家、心理學家廖世承博士臨危受命,主持籌建國立師范學院。
    同年10月27日,國立師范學院正式成立,廖世承為院長,校址選在湖南安化縣藍田鎮(zhèn)。學院始設(shè)國文、英語、史地、數(shù)學、理化、教育和公民訓育7個學系,學制5年?,槵槙暯浑s著凄厲的防空警報聲無畏地流淌開來。1939年8月,錢鐘書在路上走了34天,歷盡艱辛趕到藍田,出任國師英文系主任,并被聘為英文系的導師。直至1941年7月,錢鐘書才辭職離開國師。
    誨人不倦的楊樹達精神
    隨著新中國成立,飽經(jīng)滄桑的國立師范學院在1949年10月終于告別風雨如晦的歲月。同年底,學院遷往省會長沙,并入湖南大學。
    1953年,全國院系調(diào)整,湖南大學撤銷,以國立師范學院為基礎(chǔ)的原湖南大學部分系科和南昌大學、河南平原師范的部分系科合并組成湖南師范學院,院址設(shè)在千年學府——岳麓書院。從此,岳麓山下,奔涌著湖南師院人的熱情。
    新中國成立之初,一代宗師楊樹達先生甘于清貧,潛心學問,誨人不倦,贏得了廣泛贊譽。1955年6月20日,毛澤東主席巡視湖南,在長沙岳麓山約見楊樹達,重溫濃濃師生情;同年9月30日毛澤東在北京宴請楊樹達;次年,楊樹達逝世時,毛澤東特致唁電,周恩來總理也送來了花圈。
    1959年,湖南師院定址二里半,隨后相繼合并了長沙師專、湖南藝術(shù)學院、湖南體育學院。在一次又一次政治運動沖擊下,在長達十年之久的“文化*”中,湖南師院仍然堅持頑強辦學。
    以湘云鯽為代表的科研精神
    十年“*”結(jié)束和高考制度恢復時,湖南師院與共和國一道迎來陽光燦爛的春天。各種各樣的科學研究在激情澎湃的專家手下大面積鋪開來。多年來,青、草、鰱、鳙魚一直無法在池塘繁殖,種苗只能在江河里捕撈,極大地限制了淡水魚的產(chǎn)量。劉筠卷起鋪蓋帶著學生奔赴祁東縣安營扎寨,一頭扎進農(nóng)民堆里,采集了上千份實物標本,上世紀60年代,最終結(jié)束了中國四大家魚不能人工繁殖的歷史。1981年,劉筠獲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隨后,劉筠又讓甲魚也走上了尋常百姓家的餐桌。之后劉筠還雜交了湘云鯉和湘云鯽,使得“魚比青菜還便宜”,它們比普通的鯉魚、鯽魚體型肥大而肚小,生長速度快,抗病體性強,味道也特別鮮美。1995年劉筠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6年11月,湖南師大成為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shè)大學行列的高校,也是全國地方院校中少數(shù)幾所和湖南省省屬高校中的“211工程”大學。學?,F(xiàn)有5個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quán)點,55個博士學位授權(quán)專業(yè),147個碩士學位授權(quán)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