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人類認識的偉大變革,因為它( ?。?BR> A.不再把哲學作為“知識的總匯” B.實現(xiàn)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統(tǒng)一
C.建立了唯物史觀理論體系 D.正確解決了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
E.使哲學發(fā)展到頂峰
32.下列選項符合辯證唯物主義物質觀的有( ?。?BR> A.物質的特性是客觀實在性 B.物質是人們感覺的復合
C.物質能為人們的感覺所反映 D.物質是可以被消滅的
E.物質就是指自然界的具體實物
33.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表現(xiàn)在是否承認( ?。?BR> A.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聯(lián)系的 B.世界是物質的
C.世界上的事物是永恒發(fā)展的 D.世界是可以認識的
E.矛盾是事物發(fā)展變化的根本原因
34.下列選項中,包含矛盾雙方相互依存或相互轉化思想的有( ?。?BR> A.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B.長短相形,有無相生
C.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D.物極必反,相反相成
E.月暈而風,礎潤而雨
35.真理具有相對性。下列選項中屬于真理相對性含義的有( ?。?BR> A.真理中都包含錯誤,需要修正
B.真理是對世界某些事物的正確反映,需要擴展
C.真理是抽象的,需要使之具體化
D.真理是對事物一定程度近似正確的反映,需要深化
E.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觀的,需要與客觀實際相結合
36.在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中,除去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之外,還有( ?。?BR> A.意識形態(tài) B.國家政權
C.人口因素 D.科學理論
E.地理環(huán)境
37.下列選項中屬于技術社會形態(tài)系列的有( ?。?BR> A.原始社會 B.農業(yè)社會
C.工業(yè)社會 D.封建社會
E.信息社會
38.下列各項屬于觀念上層建筑的有( )
A.自然科學理論 B.邏輯學和語言學
C.政治法律觀點 D.哲學和宗教觀點
E.藝術和道德觀點
39.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其表現(xiàn)有( ?。?BR> A.科學技術把生產力系統(tǒng)各要素組合成現(xiàn)實生產力的功能明顯加強
B.由科學技術造成的勞動生產率越來越高
C.由科學技術因素造成的經濟增長率越來越高
D.自然科學從理論突破到新產品試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縮短
E.科學技術的應用使生產力的發(fā)展明顯地呈現(xiàn)出加速度的趨勢
40.下列各項屬于個人價值實現(xiàn)條件或途徑的有( )
A.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 B.個人所處的環(huán)境
C.個人的文化水平 D.個人的社會實踐
E.主觀愿望符合社會需要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其中41、42小題各7分,43、44小題各6分,共26分)
41.簡述實踐標準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含義。(7分)
42.簡述生產方式的含義及其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7分)
43.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6分)
44.簡述國家的政治職能和社會職能的內容。(6分)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請任選2小題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題評分。每小題12分,共24分)
45.運用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的原理,說明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12分)
46.試述人類對地理環(huán)境的依賴性,說明應該如何正確對待當代環(huán)境問題。(12分)
47.試述辯證否定觀的內容和對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意義。(12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人類認識的偉大變革,因為它( ?。?BR> A.不再把哲學作為“知識的總匯” B.實現(xiàn)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統(tǒng)一
C.建立了唯物史觀理論體系 D.正確解決了哲學和具體科學的關系
E.使哲學發(fā)展到頂峰
32.下列選項符合辯證唯物主義物質觀的有( ?。?BR> A.物質的特性是客觀實在性 B.物質是人們感覺的復合
C.物質能為人們的感覺所反映 D.物質是可以被消滅的
E.物質就是指自然界的具體實物
33.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表現(xiàn)在是否承認( ?。?BR> A.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聯(lián)系的 B.世界是物質的
C.世界上的事物是永恒發(fā)展的 D.世界是可以認識的
E.矛盾是事物發(fā)展變化的根本原因
34.下列選項中,包含矛盾雙方相互依存或相互轉化思想的有( ?。?BR> A.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B.長短相形,有無相生
C.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D.物極必反,相反相成
E.月暈而風,礎潤而雨
35.真理具有相對性。下列選項中屬于真理相對性含義的有( ?。?BR> A.真理中都包含錯誤,需要修正
B.真理是對世界某些事物的正確反映,需要擴展
C.真理是抽象的,需要使之具體化
D.真理是對事物一定程度近似正確的反映,需要深化
E.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觀的,需要與客觀實際相結合
36.在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中,除去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之外,還有( ?。?BR> A.意識形態(tài) B.國家政權
C.人口因素 D.科學理論
E.地理環(huán)境
37.下列選項中屬于技術社會形態(tài)系列的有( ?。?BR> A.原始社會 B.農業(yè)社會
C.工業(yè)社會 D.封建社會
E.信息社會
38.下列各項屬于觀念上層建筑的有( )
A.自然科學理論 B.邏輯學和語言學
C.政治法律觀點 D.哲學和宗教觀點
E.藝術和道德觀點
39.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其表現(xiàn)有( ?。?BR> A.科學技術把生產力系統(tǒng)各要素組合成現(xiàn)實生產力的功能明顯加強
B.由科學技術造成的勞動生產率越來越高
C.由科學技術因素造成的經濟增長率越來越高
D.自然科學從理論突破到新產品試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縮短
E.科學技術的應用使生產力的發(fā)展明顯地呈現(xiàn)出加速度的趨勢
40.下列各項屬于個人價值實現(xiàn)條件或途徑的有( )
A.個人的精神狀態(tài) B.個人所處的環(huán)境
C.個人的文化水平 D.個人的社會實踐
E.主觀愿望符合社會需要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其中41、42小題各7分,43、44小題各6分,共26分)
41.簡述實踐標準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的含義。(7分)
42.簡述生產方式的含義及其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7分)
43.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6分)
44.簡述國家的政治職能和社會職能的內容。(6分)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3小題,請任選2小題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題評分。每小題12分,共24分)
45.運用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的原理,說明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12分)
46.試述人類對地理環(huán)境的依賴性,說明應該如何正確對待當代環(huán)境問題。(12分)
47.試述辯證否定觀的內容和對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意義。(1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