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詞解釋: (每小題2分,共10分〉
1.心理
2.注意
3.形象記憶
4.再造想象
5.創(chuàng)造性思維
二、填空: (每個空1分,共30分〉
1. 1879年,德國哲學家、生理學家、心理學家( )在( )大學建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應用實驗的手段研究人的心理現(xiàn)象,才使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從( )中分離出來。所以說,心理學是一門有著悠 久歷史、既古老又年輕的科學。
2.心理現(xiàn)象分為( )和( )兩大類。前者包括( )、〈 〉和( );后者主要是從〈 〉、( )和( - .)等方面反映出來。
3.幼兒的活動主要有( )、( )和( ),其中〈 〉是主導活動。
4.注意不是〈 〉的心理過程,但任何一種( )自始至終都離不開注意。
5.一個兒童是否患有多動癥,僅憑經(jīng)驗是難以正確斷定的。對于一個多動的兒童,必須根據(jù)生活史、( )觀察、( )檢查、( .)測驗等進行綜合分析,才能確定。因此,我們不能輕易地把學前兒童的好動當作多動來對待。
6. ( . )是認識的開端,是獲得知識的源泉,是一切心理現(xiàn)象的( ),也是個體與( )保持平衡的保障。
7.幼兒方位知覺發(fā)展的順序是先(. )再( )然后是( )。 由于幼兒辨別空間方位是以自身為中心辨別過渡到以其他客體為參照辨別,因此,教師在舞蹈、體育等活動中要做( )示范。
8.記憶過程可以分為( )、( )、( )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
9.言語是(. . )借助( )傳遞信息、進行交際的過程。
三、解釋心理現(xiàn)象:’ (每小題2分,共10分〉
1.有人曾經(jīng)把黑猩猩與幼兒放在一起撫養(yǎng)訓練,但應為黑猩猩不具備人類的遺傳素質,最終不可能與人類的后代一樣形成人的心理。 ( )
2.在"抱娃娃"游戲中,開始,參加者把自己當成娃娃的媽媽,耐心地喂飯,但當他轉身去拿"飯"時,發(fā)現(xiàn)其他小朋友正在沙坑里搭起一座"小花園", 他的注意便一下子轉到"小花園飛而走到沙坑去玩了。 ( )
3. "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 )
4.一個幼兒的行為表現(xiàn)明顯地屬于抑郁質,但神經(jīng)類型的檢查結果是"強、平衡、靈活型”。 ( )
5.有的兒童繪畫能力突出,有的兒童動手操作能力較強,還有的兒童能歌 善舞,對音樂、韻律特別敏感…… ( )
四、材料分析題: (每小題5分,共10分)
1. «學前心理學》的《注意》一章中有這樣的描述: “小班幼兒一般只能穩(wěn) 定地集中注意3--5分鐘,中班幼兒可達到10分鐘,大班幼兒可延長到10--15 分鐘。"試根據(jù)這段材料分析,小、中、大班單個〈或一次〉教育活動時間分別應該控制在多長?為什么?
2. «學前心理學》中有這樣的描述:"布盧姆以17歲為發(fā)展的點,假設其智力為100%,得出各個年齡兒童智力發(fā)展的百分比:一歲,20%; 四歲,50%; 八歲, 80%; 十二歲, 92%; 十七歲, 100%"請您結合實際,談談這段材料對我們幼兒教育有什么啟示。
五、 簡答題:(每小題-10分,一共20分〉
1. 結合實際,談談感知覺規(guī)律在玩教具制作與使用、環(huán)境布置中的應用。
2.聯(lián)系日常教育活動,談談學前兒童性格塑造的意義及途徑。
六、論述題: (20分〉
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談談學習《學前心理學》前后有什么不同?
《學前心理學》試卷參考答案:
一、名詞解釋: (每小題2分,共10分〉
1.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xiàn)實的反映。
2.注意: 是指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與集中。
3.形象記憶: 以感知的事物的形象為內(nèi)容的記憶。
4.再造想象: 是根據(jù)對沒有直接感知過的事物的語言文字的描述或圖 樣、圖紙、符號的示意,而在頭腦中形成相應的新形象的過程。
5.創(chuàng)造性思維: 是重新組織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 并創(chuàng)造出新的思維成果的思維活動。
二、填空: (每個空1分,共30分〉
1.馮特、德國萊比錫、哲學
2.心理過程、個性心理、認識過程、情緒和情感過程、意志過程、個性傾向性、個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識
3.游戲、學習、勞動、游戲 4.獨立、心理過程
5.臨床、神經(jīng)系統(tǒng)、心理
6.感知覺、基礎、環(huán)境
7.上下、前后、左右、"鏡面"
8.識記、保持、回憶〈再認和再現(xiàn)〉
9.個體、語言
三、解釋心理現(xiàn)象: (每小題2分,共10分)
1.遺傳素質是心理發(fā)展的自然前提。
2.幼兒想象的主題不穩(wěn)定。
3.適應
4.氣質的掩蔽現(xiàn)象
5.說明幼兒在能力的類別上存在差異
四、材料分析題: (每小題5分,共10分)
1.能說出小班15分鐘,中班20分鐘,大班25至30分鐘,給3分: 能夠舉出一些實例或能從理論方面表述清楚即給2分。共5分。
2.能結合實際,說出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即可酌情給3-5分。
五、簡答題: (每小題10分,共20分〉
1.結合實際,談談感知覺規(guī)律在玩教具制作與使用、環(huán)境布置中的應用
2.聯(lián)系日常教育活動,說明兒童性格塑造的重要性可給2分:以下每條2分,沒有舉例的只給1分: (1)加強思想品德教育; (2)樹立良好榜樣; (3)個別指導因材施教; (4)重視家庭的因素和發(fā)揮家長作用。
六、論述題:(20分〉
1.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能夠清楚地說出學習《學前心理學》意義,并能從多個角度舉出實例來論證(15-20分)
2.能夠清楚地說出學習《學前心理學》意義,也能結合部分實際情況, 有一定的舉例但不充分。(10-14分〉
3.能夠說出部分學習《學前心理學》意義,結合實際較差。(6-9分〉
4.其他情況酌情給5分以下。
1.心理
2.注意
3.形象記憶
4.再造想象
5.創(chuàng)造性思維
二、填空: (每個空1分,共30分〉
1. 1879年,德國哲學家、生理學家、心理學家( )在( )大學建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應用實驗的手段研究人的心理現(xiàn)象,才使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從( )中分離出來。所以說,心理學是一門有著悠 久歷史、既古老又年輕的科學。
2.心理現(xiàn)象分為( )和( )兩大類。前者包括( )、〈 〉和( );后者主要是從〈 〉、( )和( - .)等方面反映出來。
3.幼兒的活動主要有( )、( )和( ),其中〈 〉是主導活動。
4.注意不是〈 〉的心理過程,但任何一種( )自始至終都離不開注意。
5.一個兒童是否患有多動癥,僅憑經(jīng)驗是難以正確斷定的。對于一個多動的兒童,必須根據(jù)生活史、( )觀察、( )檢查、( .)測驗等進行綜合分析,才能確定。因此,我們不能輕易地把學前兒童的好動當作多動來對待。
6. ( . )是認識的開端,是獲得知識的源泉,是一切心理現(xiàn)象的( ),也是個體與( )保持平衡的保障。
7.幼兒方位知覺發(fā)展的順序是先(. )再( )然后是( )。 由于幼兒辨別空間方位是以自身為中心辨別過渡到以其他客體為參照辨別,因此,教師在舞蹈、體育等活動中要做( )示范。
8.記憶過程可以分為( )、( )、( )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
9.言語是(. . )借助( )傳遞信息、進行交際的過程。
三、解釋心理現(xiàn)象:’ (每小題2分,共10分〉
1.有人曾經(jīng)把黑猩猩與幼兒放在一起撫養(yǎng)訓練,但應為黑猩猩不具備人類的遺傳素質,最終不可能與人類的后代一樣形成人的心理。 ( )
2.在"抱娃娃"游戲中,開始,參加者把自己當成娃娃的媽媽,耐心地喂飯,但當他轉身去拿"飯"時,發(fā)現(xiàn)其他小朋友正在沙坑里搭起一座"小花園", 他的注意便一下子轉到"小花園飛而走到沙坑去玩了。 ( )
3. "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 )
4.一個幼兒的行為表現(xiàn)明顯地屬于抑郁質,但神經(jīng)類型的檢查結果是"強、平衡、靈活型”。 ( )
5.有的兒童繪畫能力突出,有的兒童動手操作能力較強,還有的兒童能歌 善舞,對音樂、韻律特別敏感…… ( )
四、材料分析題: (每小題5分,共10分)
1. «學前心理學》的《注意》一章中有這樣的描述: “小班幼兒一般只能穩(wěn) 定地集中注意3--5分鐘,中班幼兒可達到10分鐘,大班幼兒可延長到10--15 分鐘。"試根據(jù)這段材料分析,小、中、大班單個〈或一次〉教育活動時間分別應該控制在多長?為什么?
2. «學前心理學》中有這樣的描述:"布盧姆以17歲為發(fā)展的點,假設其智力為100%,得出各個年齡兒童智力發(fā)展的百分比:一歲,20%; 四歲,50%; 八歲, 80%; 十二歲, 92%; 十七歲, 100%"請您結合實際,談談這段材料對我們幼兒教育有什么啟示。
五、 簡答題:(每小題-10分,一共20分〉
1. 結合實際,談談感知覺規(guī)律在玩教具制作與使用、環(huán)境布置中的應用。
2.聯(lián)系日常教育活動,談談學前兒童性格塑造的意義及途徑。
六、論述題: (20分〉
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談談學習《學前心理學》前后有什么不同?
《學前心理學》試卷參考答案:
一、名詞解釋: (每小題2分,共10分〉
1.心理:是人腦對客觀現(xiàn)實的反映。
2.注意: 是指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與集中。
3.形象記憶: 以感知的事物的形象為內(nèi)容的記憶。
4.再造想象: 是根據(jù)對沒有直接感知過的事物的語言文字的描述或圖 樣、圖紙、符號的示意,而在頭腦中形成相應的新形象的過程。
5.創(chuàng)造性思維: 是重新組織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 并創(chuàng)造出新的思維成果的思維活動。
二、填空: (每個空1分,共30分〉
1.馮特、德國萊比錫、哲學
2.心理過程、個性心理、認識過程、情緒和情感過程、意志過程、個性傾向性、個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識
3.游戲、學習、勞動、游戲 4.獨立、心理過程
5.臨床、神經(jīng)系統(tǒng)、心理
6.感知覺、基礎、環(huán)境
7.上下、前后、左右、"鏡面"
8.識記、保持、回憶〈再認和再現(xiàn)〉
9.個體、語言
三、解釋心理現(xiàn)象: (每小題2分,共10分)
1.遺傳素質是心理發(fā)展的自然前提。
2.幼兒想象的主題不穩(wěn)定。
3.適應
4.氣質的掩蔽現(xiàn)象
5.說明幼兒在能力的類別上存在差異
四、材料分析題: (每小題5分,共10分)
1.能說出小班15分鐘,中班20分鐘,大班25至30分鐘,給3分: 能夠舉出一些實例或能從理論方面表述清楚即給2分。共5分。
2.能結合實際,說出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即可酌情給3-5分。
五、簡答題: (每小題10分,共20分〉
1.結合實際,談談感知覺規(guī)律在玩教具制作與使用、環(huán)境布置中的應用
2.聯(lián)系日常教育活動,說明兒童性格塑造的重要性可給2分:以下每條2分,沒有舉例的只給1分: (1)加強思想品德教育; (2)樹立良好榜樣; (3)個別指導因材施教; (4)重視家庭的因素和發(fā)揮家長作用。
六、論述題:(20分〉
1.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能夠清楚地說出學習《學前心理學》意義,并能從多個角度舉出實例來論證(15-20分)
2.能夠清楚地說出學習《學前心理學》意義,也能結合部分實際情況, 有一定的舉例但不充分。(10-14分〉
3.能夠說出部分學習《學前心理學》意義,結合實際較差。(6-9分〉
4.其他情況酌情給5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