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行政行為中的案例4

字號:

案情4介紹:原告:鄒某,男,38歲,個體經(jīng)營者。
    被告:某市城市管理行政執(zhí)法局。
    某省的地方性法規(guī)《XX省城市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辦法》規(guī)定:各單位和個人不得向城鎮(zhèn)街道和道路扔置垃圾,否則由城市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部門給予50至2000元的罰款。 2001年,該省內的某市設立了“城市管理行政執(zhí)法局”,上述法規(guī)設定的在該市的處罰權歸入了“城市管理行政執(zhí)法局”。
    2002年2月,鄒某在其沿街開設的個體布行經(jīng)營時,把許多垃圾扔置到街面上。城市管理行政執(zhí)法局的執(zhí)勤人員發(fā)現(xiàn),立即上前責令其清除垃圾。鄒某不僅不聽,反爾與執(zhí)法人員大聲爭吵。城市管理行政執(zhí)法局最后對鄒某做出一個處罰決定,內容包括:(1)對鄒某罰款1000元;(2)責令其當即清除垃圾。
    鄒某對該處罰決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行政訴訟。理由是:既然對我罰款了,就不得對要我清除垃圾;如果要我清除垃圾,就不得再對我罰款;否則,這屬于對同一事件的重復處罰。
    你認為鄒某的理由是否成立?
    案例4點評:該案所涉其他問題鑒于本章的任務而不作討論,這里限于評析:在本案中,該市城市管理行政執(zhí)法局對鄒某做出的一個處罰決定包含兩項內容是否屬于一事重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24條規(guī)定:“對當事人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彪m然《行政處罰法》只是確立“一事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原則,但中國的行政法理幾乎公認:“一事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的處罰”(即一事不再罰)?!耙皇虏辉倭P”意味著:對于行政相對人同一個違法事實,同一個行政主體不得對相對人做出兩個以上的處罰決定,也不得由兩個以上的行政主體各以自己的理由做出處罰;當同一個違法行為同時違反多個法規(guī)時,多個行政主體都有權處罰時,由最先立案的行政機關實施處罰;當同一個行政主體立案后,發(fā)現(xiàn)相對人的同一個違法同時違反多個法規(guī)時,應當選擇最重的行政處罰實施處罰。但是,“一事不再罰”決不意味著:(1)同一行政主體針對同一相對人的同一違法行為給予兩項處罰內容以上的處罰,如決定既給罰款又給拘留的處罰;(2)對同一個違法行為既由行政機關追究行政責任,又由其他機關追究民事責任。
    本案城市管理行政執(zhí)法局對鄒某做出的一個決定,包含了兩項內容:(1)對鄒某罰款1000元;(2)責令其當即清除垃圾。在這里,前一項內容屬于行政處罰;但后一項內容不是行政處罰,而是行政命令,即要求違法者糾正違法的命令。因此,當一個行政處罰與一個行政命令同時做出時,談不上一事重罰,因為這里不存在“兩個處罰”,只是出現(xiàn)了“一個處罰”與“一個命令”。正因為這樣,城市管理行政執(zhí)法局把包含上述兩項屬于不同具體行政行為內容的決定形式定名為《行政處罰決定》是不妥的,應當定名為《行政處理決定》。
    我國《行政處罰法》第23條規(guī)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時,應當責令當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違法行為。”這就是說,任何行政機關在實施行政處罰時,它同時有權,也有義務責令當事人糾正違法。所以,在本案中,城市管理行政執(zhí)法局在對鄒某做出行政處罰的同時,責令其清除垃圾,是符合《行政處罰法》的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