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基礎(chǔ)之保單“體檢”怎么做

字號: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保險產(chǎn)品以其無可比擬的風險保障和長期理財工具的特性,逐漸融入到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們身邊,擁有一份商業(yè)保險的人也越來越多,有些人還有2份甚至3份。但是,是否只要買過保險就可以一輩子“一勞永逸”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其實,就像人的身體需要定期體檢以保證健康一樣,我們也需要不時對保單進行“體檢”來確保其效用“正常”
    案例一
    買了保險,百事不管,從而造成保單失效,最終讓自己蒙受損失張先生在2004年8月投保了一份還本型防癌保險,附加住院醫(yī)療保險,年繳保費4000多元,繳費20年。2008年,因為搬家,張先生不慎遺失了保單,同時因為沒有到保險公司辦理地址變更手續(xù),他沒有收到保險公司的繳費通知單,所以對于繳費之事也就忘記了。
    今年1月,張先生因為意外車禍骨折住院,2周后他出院了,此次住院共花費其自付醫(yī)療費用近1萬元,在那時,他忽然想起了自己的那份保險??墒?,當他去保險公司辦理理賠手續(xù)的時候,卻被告知他的保單已失效,不能申請理賠。張先生這才想起自己沒有按時繳付保險費,后悔不已。
    為了亡羊補牢,張先生馬上向保險公司申請了復效,并進行了一次體檢。體檢后1周,張先生收到了保險公司的通知??紎試/大因為被查出脂肪肝和高血壓,在以后的15年里,張先生的保單每年要增加保險費600多元,另外,附加在防癌保險后的住院醫(yī)療保險也被拒絕復效,如果重新購買的話,除了需要重新計算疾病等待期外,還極有可能要被算作疾病理賠除外責任。
    點評:張先生這次真的是損失慘重,一次小小的疏忽,讓保單失效,最終使自己無法獲得理賠,防癌險加費,住院醫(yī)療險的疾病保障項目缺失。如果張先生能夠定期檢查自己的保單,按時繳費,這次重大的損失也就不會發(fā)生了。
    小貼士:保單一旦失效,將帶來不同的“后遺癥”,嚴重的將導致保險合同終止。客戶在申請復效的過程中,將受到一定的限制,如要補交保費滯納金,重新進行健康聲明,如果身體狀況達不到規(guī)定,則會遭遇提高保費、列入觀察期或拒保等情況。
    案例二
    認為買了一份保險,就可以防范所有的風險,風險真正降臨的時候才追悔不已林女士是一家公司的財務總監(jiān),作為員工福利,公司為每一個人都購買了一份保險。因為是公司的福利,所以,林女士并沒有對這份保險進行仔細研究,只知道基本保額有50萬元,至于保險品種,保障內(nèi)容等一概不知。在那之后,也有保險營銷員向她推銷保險,但是林女士覺得自己現(xiàn)有的50萬元保障已經(jīng)足夠了,因此婉言拒絕。
    今年2月份,林女士在飯后散步時忽覺腹痛難忍,去醫(yī)院檢查后確診是急性闌尾炎??紎試/大手術(shù)非常順利,1周后,林女士出院了。她忽然想起自己的那份保險,于是馬上聯(lián)系了保險營銷員上門辦理理賠手續(xù)。當她把保險合同交到營銷員手中時,卻被告之這次的闌尾炎住院不能申請理賠。這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林女士的公司為她購買的是一份分紅型的兩全保險,雖然保障金額高達50萬元,但這份保單中并沒有涵蓋住院醫(yī)療保險等方面的保障,因此,保險公司無法為林女士的醫(yī)療費用買單,林女士只能抱憾了。
    點評:目前市場上沒有一份保單會提供所有風險的全方位保障,沒有一份保單會是“萬能”的。林女士在投保后沒有認真研讀保險責任和保障利益,錯誤地把高額保障與周全保障混淆了起來。在這個案例中,林女士是不幸的,但又是幸運的,因為這次沒能獲賠的不是巨額理賠款,而且她還有足夠的時間可以讓自己的保障變得更周全,在下次風險發(fā)生的時候,林女士就不會再遇到這種尷尬了。
    小貼士:一般來說,購買保險會遵從先保障后投資的順序,而保障功能是保險提供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保險專家建議以下幾類保障型產(chǎn)品為必選:即意外險、醫(yī)療保險、重大疾病保險和生死兩全險。在完善保障的基礎(chǔ)上,可以繼續(xù)考慮選擇養(yǎng)老保險、投資連結(jié)保險和萬能保險等產(chǎn)品。
    案例三
    個人情況發(fā)生變化,但未及時調(diào)整保單,造成保障不足
    Jack在8年前剛開始工作的時候購買了一份意外傷害保險,保險金額10萬元,另外還有住院醫(yī)療費補償3000元,每日住院補貼50元。當時,Jack的月收入只有3000多元,他所購買的保障可以基本滿足自身的需求。時過境遷,隨著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Jack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一家外資企業(yè)的部門主管,月收入過萬元。同時Jack也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太太很賢惠,孩子也非常可愛。為了給家人更好的生活,Jack在市中心購買了一套2室2廳的新房,同時還買了一輛新車,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可是,Jack現(xiàn)在的保險還維持在8年前的狀態(tài),每次有保險營銷員向他推薦保險,他都以“已買過保險了”予以拒絕。但是,8年前只保障一個人的意外保險,現(xiàn)在真的還夠用嗎?
    我們來簡單地分析一下Jack的家庭經(jīng)濟狀況:
    相信Jack看了上面的這張匯總表以后,一定會驚嘆自己肩頭的擔子竟然有那么重。Jack或許沒有想過,萬一在還貸期內(nèi)他因為疾病住院喪失工作能力甚至發(fā)生不幸,他的高額貸款怎么辦?他的孩子和妻子怎么辦?他的父母親怎么辦?相比那些支出,Jack現(xiàn)有的10萬元的意外保障、3000元的住院醫(yī)療費保障和50元的每日住院補貼保障根本就是杯水車薪??紎試/大看起來,Jack真的應該重新檢視一下自己的投保情況了!
    點評:Jack認為買了一份保險之后就平安無事了,殊不知,隨著自己的升職加薪、買房買車、娶妻生子等一系列變化的發(fā)生,潛在風險就在這期間慢慢加大了,如果不及時補充保障,那么風險降臨時的后果會是災難性的。
    小貼士: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需要有不同的保險規(guī)劃,一般來說,在一個人責任最重的時期,需要的保險保障也是的,而個人每次有重大情況變化的時候,都應該考慮對自己的保險進行調(diào)整,如增加保障項目或保障金額。一般來說,一個人的保障金額應不少于家庭負債金額,在沒有負債的情況下,保障金額也不應少于個人年收入總和的數(shù)倍。
    后記:看過以上案例,相信大家一定會感覺:原來買了保險以后還有那么多講究,如果不注意的話,還真的容易發(fā)生狀況。是的,從投保一份保單開始,我們就需要時時關(guān)注這份保單的狀況,時時關(guān)注自己的狀況,根據(jù)自身及家庭的情況,及時對保單進行調(diào)整,這樣才能確保在自己真正需要的時候獲得足夠的保障,轉(zhuǎn)危為安。
    事實上,一些保險公司也會為客戶提供這種保單體檢的服務。例如,國內(nèi)第一家中外合資壽險公司中宏保險即將對客戶推出一項特別的增值服務———“客戶生日回訪及保單體檢”,在客戶生日之際提供專門的保單體檢服務,旨在幫助客戶分析現(xiàn)有家庭經(jīng)濟狀況,及時完善保險計劃,補充原有保障的不足,從而提醒消費者,買了保險后,也別忘了定時給自己的保單做一個“體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