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市行套利ETF屢創(chuàng)成交天量

字號:

5只ETF基金今年以來成交1223.5億元,較去年同期放大近三倍
    與A股市場弱勢調整、成交量不斷萎縮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進入2008年后,ETF板塊的交易卻異常活躍,頻創(chuàng)天量。
    天相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昨日收盤,5只ETF基金今年以來(2008年1月2日至5月15日)共創(chuàng)下了高達1223.5億元的成交額。這一成交金額較去年同期放大了近三倍。事實上,上述ETF產品2007年全年的成交金額也僅為1554.6億元。
    以華夏50ETF為例,該產品自今年4月2日創(chuàng)下了上市以來的當日成交金額——16.87億元后,這一記錄便在數(shù)日內被頻頻突破,4月24日,其當日成交金額甚至達到了35.59億元。
     華夏上證50ETF成立于2004年12月,2005年2月23日正式上市交易。其成份股中包含了中國石油、中國人壽、工商銀行等50只規(guī)模的股票。該產品于3月中旬出現(xiàn)了成交金額的顯著放大。
    ETF產品,又稱“交易型開放式指數(shù)基金”。其管理的一攬子股票追蹤某一特定指數(shù),并可以上市交易。目前,國內的ETF板塊包括了華夏50ETF、易方達深證100ETF、華安180ETF、華夏中小板、以及友邦華泰紅利ETF等五只基金。
    與普通的基金產品不同,投資者可以選擇對應的一籃子股票申購或者贖回相應的ETF基金。這一機制相當于實現(xiàn)了T+0交易。而與股票相比,ETF品種不收印花稅,交易成本很低。
    “原則上,只要凈值與市值存在價差,就為套利提供了可能,”某熟諳此類交易的市場分析人士稱,“而今年以來,股指當日動則達4%—5%的波動比例,無疑令此類交易異?;钴S?!彼硎?,除了單純的套利之外,這樣的股指震幅,也可以令投資人通過ETF換股機制實現(xiàn)當日低買高賣的可能。
    據(jù)介紹,目前,已有大量機構編制了針對ETF產品的自動套利系統(tǒng),只要價差達到一定程度,就會自動觸發(fā)此項交易。近期印花稅的下調,則令此類換股交易的成本進一步下降。
    “當然,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熟悉并參與到這一交易中,其定價不理性的程度日益減少,ETF套利的利潤空間也日益減少。但是,對于中國這樣的新興市場而言,情緒化與高波動,以及每一個金融創(chuàng)新產品的推出,都為市場套利提供了機遇。”市場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