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海春季高考寂寞地拉開了帷幕。因為報考人數連年下跌、高校參與的積極性不高等因素,明年本市8所高校計劃通過春季高考招生950人,繼2007年1800人、2008年1500人之后進一步縮減。
2000年,上海推出春季高考,打破“一考定終身”,給學生多選擇和入學機會。北京、安徽、內蒙古等地也相繼推出春季高考,著實熱鬧了一陣。此后,因為招考的供需雙方表現日益冷淡,外省市紛紛取消春考,如今只留下上?!蔼毧复笃臁?。
“春考”,究竟怎么了?
究竟遇到哪些“坎”
推出春季高考,其“提供多次入學機會,營造寬松教育環(huán)境”的制度設計思路無疑值得肯定,當時也頗受社會輿論的好評。每年6月高考之后,有一批考生可能落榜,還有一批考生由于種種原因發(fā)揮失常,第二年的春季高考則為他們提供了再次嘗試的機會。春季考試,春季入學,形成一年“兩考兩招”的高考新格局。
為何春考會由當初的一致叫好變?yōu)椴粶夭换?,以至越來越慘淡,甚至被不少地方取消呢?
上海師大教授張民選分析,首要的原因是如今6月高考與各高校的自主招生數,遠比2000年時多。在6月高考前,特別優(yōu)秀的考生被自主招生“預訂”,還有許多學生被??茖哟胃咝5淖灾髡猩ψ?,6月高考的錄取率又逐年提升,而每一屆高三畢業(yè)生人數卻并沒有增加。如此一來,留下來參加春季高考的考生數量就少了,春考重要性也相應下降。
其次,“春考春招”給高校管理帶來麻煩。例如,某校通過春考招生200人,分散在10個院系。如果單獨編班,人太少;如果把這批學生插到上一年9月份入學的學生中,教學又有問題。因此,一些熱門高校和本科院校并不熱衷參與春季招生。
同時,春考人數減少,對考生、高校和教育考試部門的吸引力也大不如前。春考考生偏少,生源整體素質相對不如參加6月高考學生,于是參與春考的高校數日益減少,推出的熱門專業(yè)減少,春考對考生來說也就成了“雞肋”。而考生雖少,但命題、保密、閱卷等環(huán)節(jié)同樣需要一絲不茍,所以一些省市不愿再將春考堅持下去。
部分高校試行“春考秋招”
春考遭遇的“坎”,上海有無辦法跨過?
“春考春招”給高校管理帶來很多不便,那么是否可以試行“春考秋招”?據了解,2009年參與春考的滬上8所高校中,上海大學、上海商學院將試行“春考秋招”,即學生今年底明年初參加春考,明年9月隨“大部隊”一起入學。
張民選分析,一些發(fā)達國家,盡管一年設置多次大學入學考試,但學生入學還是放在每年9月份。這是因為這些大學的學分制雖已較為完善,但一些專業(yè)主干課程的系統性很強,學校很難將它們分隔成段,每學期開設許多課程供學生選擇。
一些教育專家提出,要降低春考的高成本,建立高考題庫是一條途徑。美國的SAT(大學入學測試)一年考幾次,就是靠龐大的題庫在支撐和運作。有了題庫,春季高考、6月高考都可以受益,可以降低考試成本,而且能夠使兩次高考的難度相當,進一步體現統一性考試的公平性。同時,設置題庫還可以使每一年的高考難度不會出現較大“波動”。
春考該如何“變臉”
不少教育界人士認為,春考要改變寂寞的現狀,生源質量很關鍵。春考的生源被自主招生等“分流”,這是客觀影響。而從其本身分析,只有高中畢業(yè)生才能報考、在讀生排除在外的規(guī)定,把春考的對象局限于6月高考的“失利者”,其中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寥寥,對重點大學沒有什么吸引力。專家認為,可以考慮讓在讀的高三學生報考春季高考,讓春季和6月高考的生源質量接近,高校參與招生的積極性就會增加。
也有教育專家建議,把春季高考演變?yōu)椤皩W術水平測試”。如今,上海高校自主招生搞得熱熱鬧鬧,根據成績給予考生不同程度的“優(yōu)惠錄取政策”,考生趕了這場趕那場,不愿放棄每一個機會,十分疲憊。高等教育問題專家熊丙奇教授建議,如果把春季高考設計成“學術水平測試”,就可以服務于高校的自主招生。這一測試可分為本科和高職高專兩類。自主招生高??梢詫ι暾堈叩臏y試成績提出要求,并結合申請者其他方面的表現,或設置面試等環(huán)節(jié),進行自主選拔。
“建立一項制度不容易,放棄一項制度很容易。如何把春考制度設計得更完善,對上海教育是個挑戰(zhàn)。”張民選說。
2000年,上海推出春季高考,打破“一考定終身”,給學生多選擇和入學機會。北京、安徽、內蒙古等地也相繼推出春季高考,著實熱鬧了一陣。此后,因為招考的供需雙方表現日益冷淡,外省市紛紛取消春考,如今只留下上?!蔼毧复笃臁?。
“春考”,究竟怎么了?
究竟遇到哪些“坎”
推出春季高考,其“提供多次入學機會,營造寬松教育環(huán)境”的制度設計思路無疑值得肯定,當時也頗受社會輿論的好評。每年6月高考之后,有一批考生可能落榜,還有一批考生由于種種原因發(fā)揮失常,第二年的春季高考則為他們提供了再次嘗試的機會。春季考試,春季入學,形成一年“兩考兩招”的高考新格局。
為何春考會由當初的一致叫好變?yōu)椴粶夭换?,以至越來越慘淡,甚至被不少地方取消呢?
上海師大教授張民選分析,首要的原因是如今6月高考與各高校的自主招生數,遠比2000年時多。在6月高考前,特別優(yōu)秀的考生被自主招生“預訂”,還有許多學生被??茖哟胃咝5淖灾髡猩ψ?,6月高考的錄取率又逐年提升,而每一屆高三畢業(yè)生人數卻并沒有增加。如此一來,留下來參加春季高考的考生數量就少了,春考重要性也相應下降。
其次,“春考春招”給高校管理帶來麻煩。例如,某校通過春考招生200人,分散在10個院系。如果單獨編班,人太少;如果把這批學生插到上一年9月份入學的學生中,教學又有問題。因此,一些熱門高校和本科院校并不熱衷參與春季招生。
同時,春考人數減少,對考生、高校和教育考試部門的吸引力也大不如前。春考考生偏少,生源整體素質相對不如參加6月高考學生,于是參與春考的高校數日益減少,推出的熱門專業(yè)減少,春考對考生來說也就成了“雞肋”。而考生雖少,但命題、保密、閱卷等環(huán)節(jié)同樣需要一絲不茍,所以一些省市不愿再將春考堅持下去。
部分高校試行“春考秋招”
春考遭遇的“坎”,上海有無辦法跨過?
“春考春招”給高校管理帶來很多不便,那么是否可以試行“春考秋招”?據了解,2009年參與春考的滬上8所高校中,上海大學、上海商學院將試行“春考秋招”,即學生今年底明年初參加春考,明年9月隨“大部隊”一起入學。
張民選分析,一些發(fā)達國家,盡管一年設置多次大學入學考試,但學生入學還是放在每年9月份。這是因為這些大學的學分制雖已較為完善,但一些專業(yè)主干課程的系統性很強,學校很難將它們分隔成段,每學期開設許多課程供學生選擇。
一些教育專家提出,要降低春考的高成本,建立高考題庫是一條途徑。美國的SAT(大學入學測試)一年考幾次,就是靠龐大的題庫在支撐和運作。有了題庫,春季高考、6月高考都可以受益,可以降低考試成本,而且能夠使兩次高考的難度相當,進一步體現統一性考試的公平性。同時,設置題庫還可以使每一年的高考難度不會出現較大“波動”。
春考該如何“變臉”
不少教育界人士認為,春考要改變寂寞的現狀,生源質量很關鍵。春考的生源被自主招生等“分流”,這是客觀影響。而從其本身分析,只有高中畢業(yè)生才能報考、在讀生排除在外的規(guī)定,把春考的對象局限于6月高考的“失利者”,其中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寥寥,對重點大學沒有什么吸引力。專家認為,可以考慮讓在讀的高三學生報考春季高考,讓春季和6月高考的生源質量接近,高校參與招生的積極性就會增加。
也有教育專家建議,把春季高考演變?yōu)椤皩W術水平測試”。如今,上海高校自主招生搞得熱熱鬧鬧,根據成績給予考生不同程度的“優(yōu)惠錄取政策”,考生趕了這場趕那場,不愿放棄每一個機會,十分疲憊。高等教育問題專家熊丙奇教授建議,如果把春季高考設計成“學術水平測試”,就可以服務于高校的自主招生。這一測試可分為本科和高職高專兩類。自主招生高??梢詫ι暾堈叩臏y試成績提出要求,并結合申請者其他方面的表現,或設置面試等環(huán)節(jié),進行自主選拔。
“建立一項制度不容易,放棄一項制度很容易。如何把春考制度設計得更完善,對上海教育是個挑戰(zhàn)。”張民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