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我國生活垃圾處理技術展望
3.1 我國生活垃圾填埋技術展望
3.1.1 填埋氣導排技術在生活垃圾填埋場得以普遍采用并不斷完善,同時填埋氣回收利用技術在取得經驗的基礎上擴大試驗范圍;
3.1.2 大中城市的生活垃圾填埋場基本上能做到每天覆蓋,覆蓋材料除粘土外,新型替代覆蓋材料的研制工作也取得進展,并在部分缺少覆蓋土源的生活垃圾填埋場試點應用;
3.1.3 在引進、消化的基礎上,開發(fā)出壓實機等新一代的國產化填埋專用機具,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場并取得較好效果;
3.1.4 國產化人工合成防滲襯底材料的質量有了較大的提高,設置人工合成防滲襯底的生活垃圾填埋場不僅僅局限于個別示范工程;
3.1.5 生活垃圾滲瀝水的處理技術多樣化并取得實質性取得進展,但真正能做到達標排放的生活垃圾填埋場仍屬少數;
3.1.6 發(fā)達國家普遍采用的好氧填埋技術,在部分示范工程中率先得到應用;
3.1.7 在大城市中將逐步提倡經回收利用和堆肥、焚燒等方法處理后的生活垃圾殘余物進填埋場作最終處理;
3.1.8 填埋技術在我國生活垃圾處理領域的主導地位,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會改變,但生活垃圾填埋處理的比例將穩(wěn)步下降,而填埋場中衛(wèi)生填埋場的比例將明顯上升。
3.2 我國生活垃圾堆肥技術展望
3.2.1 生活垃圾堆肥廠的機械化水平和堆肥質量有明顯提高;
3.2.2 堆肥產品中的重金屬含量和碎玻璃等雜質得到有效控制;
3.2.3 國產化有機復合肥成套生產技術與設備進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堆肥廠中生產有機復合肥和顆粒肥的比例將逐步提高;
3.2.4 采用機械化動態(tài)發(fā)酵工藝和利用有效菌種快速分解的新型堆肥技術在部分城市得到應用并逐步推廣;
3.2.5 由于具有良好的減量化和資源化效果,生活垃圾堆肥技術將重新得到重視,生活垃圾堆肥處理的比例將逐步增加,但如何進一步開拓堆肥產品市場仍有許多工作要做。
3.3 我國生活垃圾焚燒技術展望
3.3.1 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低位熱值穩(wěn)步提高,低熱值生活垃圾焚燒技術的工藝研究進一步完善;
3.3.2 新一代國產化成套生活垃圾焚燒設備的開發(fā)取得成功,并在部分中小型城市形梢歡ǖ氖諧?,单台处理能?00t/d以下的生活垃圾焚燒設備將以國產化為主;
3.3.3 生活垃圾焚燒廠的二次污染特別是尾氣凈化技術取得突破,同時人們對二惡英等污染物的關注程度愈加提高;
3.3.4 生活垃圾焚燒余熱綜合利用技術得到提高,發(fā)電上網等將繼續(xù)得到政策和稅收方面的支持;
3.3.5 生活垃圾焚燒廠將向大型化方向發(fā)展,由于國產化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其工程投資和運行成本將得到控制;
3.3.6 生活垃圾焚燒技術將穩(wěn)步發(fā)展,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的比例將逐步上升,未來幾年內在部分城市中將建成若干個和國外接軌的生活垃圾焚燒廠,但在我國全面推廣的條件尚不具備。
3.4 我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技術展望
3.4.1 生活垃圾作為一種取之不盡再生資源將逐步得到重視,分類收集、分類處理方式在我國大中型城市中逐步推行;
3.4.2 對一次性物品的限制使用初見成效,同時產品包裝行為進一步規(guī)范,過度包裝現象逐步減少;
3.4.3 凈菜進城工作逐步被市民所認可,生活垃圾中易腐有機物的比例逐步下降;
3.4.4 有關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的地方性法規(guī)將陸續(xù)出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工作將逐步納入依法管理的軌道;
3.4.5 分揀中心和資源化利用工廠等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的配套設施將在一部分城市率先建成,更多的城市將提上議事日程;
3.4.6 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技術將重新得到重視,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的比例將逐步增加,并將帶動廢品回收業(yè)和相關產業(yè)的新一輪發(fā)展
3.1 我國生活垃圾填埋技術展望
3.1.1 填埋氣導排技術在生活垃圾填埋場得以普遍采用并不斷完善,同時填埋氣回收利用技術在取得經驗的基礎上擴大試驗范圍;
3.1.2 大中城市的生活垃圾填埋場基本上能做到每天覆蓋,覆蓋材料除粘土外,新型替代覆蓋材料的研制工作也取得進展,并在部分缺少覆蓋土源的生活垃圾填埋場試點應用;
3.1.3 在引進、消化的基礎上,開發(fā)出壓實機等新一代的國產化填埋專用機具,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場并取得較好效果;
3.1.4 國產化人工合成防滲襯底材料的質量有了較大的提高,設置人工合成防滲襯底的生活垃圾填埋場不僅僅局限于個別示范工程;
3.1.5 生活垃圾滲瀝水的處理技術多樣化并取得實質性取得進展,但真正能做到達標排放的生活垃圾填埋場仍屬少數;
3.1.6 發(fā)達國家普遍采用的好氧填埋技術,在部分示范工程中率先得到應用;
3.1.7 在大城市中將逐步提倡經回收利用和堆肥、焚燒等方法處理后的生活垃圾殘余物進填埋場作最終處理;
3.1.8 填埋技術在我國生活垃圾處理領域的主導地位,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不會改變,但生活垃圾填埋處理的比例將穩(wěn)步下降,而填埋場中衛(wèi)生填埋場的比例將明顯上升。
3.2 我國生活垃圾堆肥技術展望
3.2.1 生活垃圾堆肥廠的機械化水平和堆肥質量有明顯提高;
3.2.2 堆肥產品中的重金屬含量和碎玻璃等雜質得到有效控制;
3.2.3 國產化有機復合肥成套生產技術與設備進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堆肥廠中生產有機復合肥和顆粒肥的比例將逐步提高;
3.2.4 采用機械化動態(tài)發(fā)酵工藝和利用有效菌種快速分解的新型堆肥技術在部分城市得到應用并逐步推廣;
3.2.5 由于具有良好的減量化和資源化效果,生活垃圾堆肥技術將重新得到重視,生活垃圾堆肥處理的比例將逐步增加,但如何進一步開拓堆肥產品市場仍有許多工作要做。
3.3 我國生活垃圾焚燒技術展望
3.3.1 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低位熱值穩(wěn)步提高,低熱值生活垃圾焚燒技術的工藝研究進一步完善;
3.3.2 新一代國產化成套生活垃圾焚燒設備的開發(fā)取得成功,并在部分中小型城市形梢歡ǖ氖諧?,单台处理能?00t/d以下的生活垃圾焚燒設備將以國產化為主;
3.3.3 生活垃圾焚燒廠的二次污染特別是尾氣凈化技術取得突破,同時人們對二惡英等污染物的關注程度愈加提高;
3.3.4 生活垃圾焚燒余熱綜合利用技術得到提高,發(fā)電上網等將繼續(xù)得到政策和稅收方面的支持;
3.3.5 生活垃圾焚燒廠將向大型化方向發(fā)展,由于國產化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其工程投資和運行成本將得到控制;
3.3.6 生活垃圾焚燒技術將穩(wěn)步發(fā)展,生活垃圾焚燒處理的比例將逐步上升,未來幾年內在部分城市中將建成若干個和國外接軌的生活垃圾焚燒廠,但在我國全面推廣的條件尚不具備。
3.4 我國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技術展望
3.4.1 生活垃圾作為一種取之不盡再生資源將逐步得到重視,分類收集、分類處理方式在我國大中型城市中逐步推行;
3.4.2 對一次性物品的限制使用初見成效,同時產品包裝行為進一步規(guī)范,過度包裝現象逐步減少;
3.4.3 凈菜進城工作逐步被市民所認可,生活垃圾中易腐有機物的比例逐步下降;
3.4.4 有關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的地方性法規(guī)將陸續(xù)出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工作將逐步納入依法管理的軌道;
3.4.5 分揀中心和資源化利用工廠等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的配套設施將在一部分城市率先建成,更多的城市將提上議事日程;
3.4.6 生活垃圾回收利用技術將重新得到重視,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的比例將逐步增加,并將帶動廢品回收業(yè)和相關產業(yè)的新一輪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