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兒科理論知識指導:哮喘辨證要點

字號:

哮喘臨床分發(fā)作期與緩解期,發(fā)作期主要辨寒哮、熱哮,緩解期主要辨肺虛、脾虛和腎虛。
    1.辨哮喘寒熱虛實發(fā)作時氣息短粗,痰黃而黏,口渴欲飲,咳喘痰黃,身熱面赤,口干舌紅,為熱痰壅肺之熱哮;咳喘時痰涎稀薄,色白起泡沫,且有畏寒肢冷,則為水寒射肺之寒哮。發(fā)作時胸滿苦悶不安,喘鳴聲高,痰質濃稠,口干便秘,則屬實證;喘鳴聲低息短,動則氣乏,身涼易汗,脈弱無力,多屬虛證。
    2.辨肺虛、脾虛、腎虛哮喘反復發(fā)作,肺氣耗散,故緩解期可見面色淡白無華,氣短懶言,聲低乏力,四肢不溫,反復感冒的肺虛證;若脾虛不運,停濕生痰,則見食少脘痞,咳嗽痰多,面色萎黃之脾虛證;若病久腎虛,攝納失職,氣逆于上,可見動則氣喘,形寒怕冷,大便清冷之腎虛證。
    3.辨哮喘輕重險逆發(fā)作時哮喘呼吸困難,能逐漸平復,其證多輕;哮喘久發(fā)不已,喘鳴氣
    促,不能平臥,則屬重癥。若哮喘突發(fā)急劇,張口抬肩,喘促不安,呼吸困難,大汗淋漓,面色青灰,面目浮腫,肢厥身冷,則為險逆之候,甚則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