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逆境中尋契機

字號:

或許是性格使然,一生中,不論遇到什么逆境,都不愿拖累家人,而是自己獨自承擔(dān)、解決;更不會向親人求助了。正因如此,我對那些向富人呼吁多捐獻窮人的作法不敢完全茍同。當(dāng)然,富人能自愿疏財固好;如果“一毛不拔”,也非犯了“大罪”,畢竟錢財是他自己的,能回饋社會是他多積了德。相反,我倒是希望那些四肢健全、希望接濟的人多考慮自己如何去脫貧,而不是一心依賴他人施舍。
    大陸地產(chǎn)大腕任志強說過一段這樣的話:“如果我定位是一個商人,我就不應(yīng)該考慮窮人。如果考慮窮人,我作為一個企業(yè)的管理者就是錯誤的。因為投資者是讓我拿這個錢去賺錢,而不是去救濟窮人?!?BR>    有則外國的故事:有位農(nóng)夫有一頭老騾子。一天,這頭老騾子掉進了農(nóng)夫的井中。農(nóng)夫聽到騾子在祈禱或是它掉進井里后的聲音。他同情這頭老騾子,但經(jīng)過仔細斟酌,還是認為不值得費力解救這頭騾子,也不值得可惜這口井,他找來他的鄰居,告訴他們發(fā)生的事情,并讓他們幫助自己運土,把這頭老騾子埋在井里,以解除它的痛苦。
    剛開始這頭老騾子變得歇斯底里。但隨著農(nóng)夫和他的鄰居們不斷將土鏟落到它的背上,它突然冒出一個念頭。它突然明白——每當(dāng)一鏟土落到它背上時,它可以把土搖落,讓自己站高一點!
    于是它這樣做著?!皳u落土塊,就能站得高一些……”這頭老騾子不停地鼓勵自己。無論情況看似多幺悲慘,土塊砸在身上多幺疼痛,老騾子克服恐懼,將土搖落,讓自己站高一點。沒多久,這頭疲憊憔悴的老騾子就成功地跨出了井沿。
    這何曾不是生活的寫照!如果我們能正視困難并能積極應(yīng)對,而不在驚慌失措、悲傷痛苦、顧影自憐中放棄,真正使我們擺脫逆境的契機,往往潛藏在那些可能吞沒我們的厄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