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電力法律體系建設的嚴重滯后,特別是作為電力基本法的《電力法》,幾經修改卻呼之不出,已經成為電力工業(yè)市場化改革的突出障礙。改革的滯后造成市場難以形成,監(jiān)管難以到位,調控難以奏效,由此產生電站無序建設、電源結構惡化、電網建設滯后、節(jié)能降耗不力、煤電矛盾加劇、環(huán)境壓力增大、電力資產流失等重大問題,并存在著電力供求波動、電價上漲、電力系統(tǒng)事故隱患等風險。世界上多數國家的電力改革都是立法先行,而我國的電力立法卻遲遲落后于實踐,不能不說是改革中很多問題與矛盾產生的重要根源。電力體制改革已進入攻堅階段,舊的垂直一體化壟斷體制被打破,新的競爭機制還未完全建立,電力建設、電力市場、電力監(jiān)管等問題急需法律規(guī)范,改革急需法律保障和推進。修改1995 年頒布的《電力法》迫在眉睫,其意義勿庸置疑,對電力立法、執(zhí)法、電力改革與發(fā)展實踐以及電力法理論都將產生現(xiàn)實而深遠的影響。
2003 年,《電力法》修改納入全國人大立法計劃,標志著國家正式啟動《電力法》修改程序。但迄今為止,新電力法的頒布仍遙遙無期。其表象原因主要是一些重要改革不到位和實踐探索尚不充分,涉及發(fā)電企業(yè)和電網企業(yè)原有的利益關系調整,涉及政府宏觀管理部門與監(jiān)管機構在電力監(jiān)督管理方面的職權和責任的重新界定等,各方面爭論很大,很難統(tǒng)一。而深層次原因在于對立法思路、理念、原則等的認識?!?BR> 筆者認為,電力法修改的出路在于,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推進創(chuàng)新發(fā)展,樹立新的立法思路、定位、原則和制度體系。
確立新的立法思路
采用新的修改方式——由修訂改為重新制定
法律的修改有三種方式,即“修正案”、“修訂案”和“重新制定法律案”。目前,《電力法》的修改采取的是“修訂案”方式,這是法律修改的通行做法,但卻不一定適用于《電力法》的修改。筆者認為,《電力法》已經從整體上而不是個別條款滯后于電力體制改革的要求,如果局限于修補性的改動,還是擺脫不了舊的框架制約,無法確立完善的法律原則,法律的邏輯體系也不可避免地會存在矛盾,導致在一些條款的修改上爭論不休,影響立法的推進。只有摒棄修修補補的方法,動大手術,從整體著眼,做出統(tǒng)一、嚴謹的制度設計,制定一部新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電力工業(yè)市場化改革的電力法,明確新的立法宗旨、立法原則和篇章結構,才能使電力法真正從計劃經濟的法變?yōu)橐徊渴袌鼋洕姆??!?BR> 樹立新的立法指導思想——以立法推動和規(guī)范改革
立法先行是國外電力體制改革成功的基本經驗之一,而我國電力改革是走先改革、后立法的路子,其原因一般歸結于國情和改革背景的不同。西方發(fā)達國家的經濟運行和改革都植根于法治的深厚土壤,改革必須有法律根據。但我們不能等到法治完善再來立法,而要以立法來促進法治建設。當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要求任何社會經濟活動都應納入法治的軌道,電力體制改革涉及社會生活中各種利益關系的重大調整,更應以立法為先導,按法定程序進行。因此,樹立依法推進和保障改革的指導思想,使各方對改革有一個確定的預期,有序推進改革進程,尤為迫切和重要。
2003 年,《電力法》修改納入全國人大立法計劃,標志著國家正式啟動《電力法》修改程序。但迄今為止,新電力法的頒布仍遙遙無期。其表象原因主要是一些重要改革不到位和實踐探索尚不充分,涉及發(fā)電企業(yè)和電網企業(yè)原有的利益關系調整,涉及政府宏觀管理部門與監(jiān)管機構在電力監(jiān)督管理方面的職權和責任的重新界定等,各方面爭論很大,很難統(tǒng)一。而深層次原因在于對立法思路、理念、原則等的認識?!?BR> 筆者認為,電力法修改的出路在于,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推進創(chuàng)新發(fā)展,樹立新的立法思路、定位、原則和制度體系。
確立新的立法思路
采用新的修改方式——由修訂改為重新制定
法律的修改有三種方式,即“修正案”、“修訂案”和“重新制定法律案”。目前,《電力法》的修改采取的是“修訂案”方式,這是法律修改的通行做法,但卻不一定適用于《電力法》的修改。筆者認為,《電力法》已經從整體上而不是個別條款滯后于電力體制改革的要求,如果局限于修補性的改動,還是擺脫不了舊的框架制約,無法確立完善的法律原則,法律的邏輯體系也不可避免地會存在矛盾,導致在一些條款的修改上爭論不休,影響立法的推進。只有摒棄修修補補的方法,動大手術,從整體著眼,做出統(tǒng)一、嚴謹的制度設計,制定一部新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電力工業(yè)市場化改革的電力法,明確新的立法宗旨、立法原則和篇章結構,才能使電力法真正從計劃經濟的法變?yōu)橐徊渴袌鼋洕姆??!?BR> 樹立新的立法指導思想——以立法推動和規(guī)范改革
立法先行是國外電力體制改革成功的基本經驗之一,而我國電力改革是走先改革、后立法的路子,其原因一般歸結于國情和改革背景的不同。西方發(fā)達國家的經濟運行和改革都植根于法治的深厚土壤,改革必須有法律根據。但我們不能等到法治完善再來立法,而要以立法來促進法治建設。當前,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要求任何社會經濟活動都應納入法治的軌道,電力體制改革涉及社會生活中各種利益關系的重大調整,更應以立法為先導,按法定程序進行。因此,樹立依法推進和保障改革的指導思想,使各方對改革有一個確定的預期,有序推進改革進程,尤為迫切和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