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語語法:時制詞尾-過去時

字號:

過去時
    1)過去時的表示方式 表示過去時,要在謂詞末尾或體詞謂詞形后加上過去時制詞尾“았(었,였)”。
    1)過去時制詞尾的連接方法 過去時制詞尾與前面詞根的連接法要由前面詞根的最后一個音節(jié)的元音的性質(zhì)來決定,多音節(jié)詞詞根最后一個音節(jié)的元音是“ㅡ”時,還應(yīng)由前一個音節(jié)的元音性質(zhì)來定。
    詞根的元音
    開閉音節(jié)
    時制詞尾
    例
    ㅏ,ㅑ,ㅗ
    通用
    았
    찾다-찾았다 얇다-얇았다 쏘다-쏘았다
    ㅏㅡ,ㅗㅡ
    開音節(jié)后
    았
    나쁘다-나쁘았다-나빴다
    고르다-고르았다-골랐다
    閉音節(jié)后
    었
    만들다-만들었다
    ㅓ,ㅕ,ㅜ,ㅡ,ㅓㅡ,ㅜㅡ
    ㅡㅡ,ㅣㅡ,ㅣ,ㅐ,ㅔ,ㅚ
    ㅟ,ㅢ
    通用
    었
    주다-주었다 열다-열었다
    먹다-먹었다 떠들다-떠들었다
    피다-피었다 개다-개었다
    되다-되었다 베다-베었다
    쥐다-쥐었다
    하
    였
    하다-하였다
    3)過去時的基本意義
    ①表示說話以前發(fā)生或存在的事情,在說話時已成為過去。
    그날 농구시합에서는 우리편의 힘이 좀 약했네.
    那天的籃球比賽,我方力量較弱。
    3년전에 그는 북경대학 학생이었다.三年前他是北京大學(xué)的學(xué)生。
    ②表示動作完成后,由該動作產(chǎn)生的狀態(tài)在說話時還保持著。如:
    그는 와이샤쯔에 흰 모자를 썼다.他穿著襯衫,戴著白帽子。
    這種用法只用于像“앉다(坐)、눕다(躺)、서다(立)、쓰다(戴)、입다(穿)、신다(穿鞋)、걸다(掛)…”等動作完成后,由該動作產(chǎn)生的狀態(tài)可以保持的部分動詞。此外的動詞和形容詞(體詞謂詞形)無此用法。
    4)過去時的其它意義
    ①用在某些動詞、形容詞的末尾,表示對當(dāng)前情況的判定。如:
    저는 우수한 학자로 되자면 아직 멀었습니다.
    我要成為優(yōu)秀的學(xué)者,還遠(yuǎn)著哩。
    ②用在部分動詞的末尾,表示對未來必然要出現(xiàn)的情況的斷定。如:
    우리는 훈련을 잘 안했으니 이번 농구경기에서는 별수 없이 졌다.
    我們沒很好地訓(xùn)練,這次籃球比賽肯定要輸。
    나도 만리장성의 꼭대기까지 올라가 봤다.我也要一直爬到長城頂上去。
    ③和副詞“다”搭配使用,根據(jù)上下文還可表示“已經(jīng)辦不到了”的意思。如:
    제시간에 정거장에 가기는 글렀어요.첫차는 다 탔어요.不能準(zhǔn)時到車站了,頭班車坐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