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海格
1990年,16歲的虞紅平初中畢業(yè)后,即隨親友踏上了前往柏林的謀生之路。
初3年,虞紅平一直在親友的餐館里幫忙。在此期間,他沒上過街,沒休息過一天,以至于3年時間過去了,連一句簡單的德語都聽不懂。到了第四年,他終于有了外出的機會——到柏林墻去轉(zhuǎn)了一圈,沒想到,回家時卻無論如何也找不到路了,他只得跑到警察局,請警察把他送回家。
這件事給他的刺激太大了,這么多年來自己的同伴只知道干活,過著一種與世隔絕的生活,連居住國的語言都聽不懂,難道今后就這么過下去嗎?
他不甘心聽天由命,決定自己闖出一條路來。1993年,虞紅平離開親友,到了德國布蘭登堡的一個小城市,在這里,他邊打工,邊讀德語,課程結(jié)束后,又考了一張駕駛執(zhí)照。
1996年,他再次回到柏林。就在這個時候,他遇見了改變他一生命運的一個人——邁特·海格。
那是4月中旬的一個上午,虞紅平經(jīng)朋友介紹,來到市中心一家華人餐館,準(zhǔn)備在這里先工作一段時間再說。剛到餐館門口,就看見一群客人驚恐地從餐廳里逃了出來,他透過玻璃窗望去,只見餐館里一片狼藉,餐桌傾斜,玻璃碎片和餐具撒滿一地,一個身材高大的男青年手持鐵棍,正緊緊追打一個德國女孩,老板和伙計嚇得全都躲了起來。
稍稍會點功夫的虞紅平,心里“噌”地冒起一股怒火,他沖上前,一拳將男青年手中的鐵棍打飛,然后飛起幾腳將其踢翻在地,把那位驚恐萬狀的德國女孩扶了起來。女孩感激得淚如雨下……
這位德國女孩名叫邁特·海格,是柏林大學(xué)德語系的一名大學(xué)生,一直在這家餐館里打工。那個性格暴戾的男青年是她的男友,幾天前他們已經(jīng)分手。孰料男友又心生悔意,求海格和好,海格不答應(yīng),男友終于兇相畢露,大打出手。
結(jié)果,男友被警察帶走,海格也因為驚嚇過度,被送進了醫(yī)院。
虞紅平留了下來。他一邊幫助收拾餐館,一邊到醫(yī)院去安慰海格。在海格住院的一個星期里,他每天都去探望她,陪她聊天。兩人從童年的經(jīng)歷談到成人的煩惱,從工作的艱辛談到人生的悲歡。兩人越談越投機,兩顆心一下子拉近了距離。
轉(zhuǎn)眼一個星期過去了,虞紅平發(fā)現(xiàn),海格只要和自己在一起,就顯得格外高興,而自己也越來越喜歡往醫(yī)院里跑,他知道,自己已經(jīng)深深喜歡上了這位美麗純情的德國女孩!
但是,錢呢?房子呢?工作呢?連生活的權(quán)利都沒有,拿什么去愛人家?虞紅平痛苦不己。
幾天后,他留下了一個電話號碼,悄然離開了。
再度相逢
足足有半年時間,虞紅平都生活在痛苦的煎熬中。他期盼海格能打電話來,但又覺得,通了電話又能怎樣呢,只會自尋煩惱!
于是,他整日都在外面忙碌著,想借此來沖淡對海格的思念。
有幾次,同屋的老鄉(xiāng)告訴他,有個德國女孩已經(jīng)打來好多電話了,希望他能給她回電,虞紅平苦笑著答應(yīng)了:“我試試吧?!?BR> 他拿起了話筒,但每次剛撥了幾個號碼,又悵然放下了。
有一天,已經(jīng)夜深人靜了,電話鈴驟然響起,虞紅平有種預(yù)感:是海格打來的。果然,拿起話筒,一個魂牽夢縈的聲音又回晌在耳邊。他拿起話筒,愣愣地聽了半響,一聲沒吭,又“咔嚓”一下把話筒放下了。說什么呢,說自己很想念她?說自己還在餐館打工,,過著艱苦勞累的生活嗎?他難以開口。
不久,虞紅平又搬了家,搬到了一個非常遙遠的地方,與海格的聯(lián)系徹底中斷了。
半年后,虞紅平受一個朋友的委托,到柏林一家中國餐館去接朋友的妻子回國。他開著車,路過餐館林立的唐人街時,鬼使神差地,他又來到了與海格結(jié)識的那家餐館,忍不住走了進去。當(dāng)他剛剛踏進大堂,突然感到身后有一種異樣的感覺,回過頭一看,只見海格正站在自己身后,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他,淚水奪眶而出!
虞紅平的心仿佛一下被掏空了,他慌忙就朝門外走,海格追了出來:“打了那么多電話,你都不接,你不夠朋友!”說完,又是淚如雨下。
虞紅平無言以對。
事后,虞紅平問海格:“像我這種流浪漢一樣的人,年紀(jì)又比你小,你干嗎還那么死心眼?”
海格睜著一雙大眼盯著他:“我信命!”
兩個月后,海格和虞紅平便開始了戀愛生涯。
被迫分離
兩人戀愛不久,煩心的事情就來了。
海格是獨生女兒,她的父親是一家飛機制造公司的主管,母親是一家大醫(yī)院的心理醫(yī)生和兒童醫(yī)生,家里有一套很大的別墅,條件非常優(yōu)越,海格上大學(xué)的費用全部是父母支付的。
海格的母親看不起有色人種,也瞧不起生活在底層的勞動人民。她很不喜歡海格去餐館里打工,常常勸海格,開餐館的都是一些沒頭腦、沒文化的下等人,希望不要再跟他們來往。
海格不聽,她有自己的想法,她喜歡自己圈子里的朋友們。對此,母親非常惱怒。
有,海格帶了一位中國女朋友到她家玩,兩人打完網(wǎng)球后,朋友想到海格家的游泳池游泳,當(dāng)她正準(zhǔn)備下水時,海格母親攔住了她,輕蔑地對她說:“你會把游泳池弄臟的!”朋友憤然而去。
在這樣的母親面前,海格是絕對不愿把虞紅平帶回家去的。于是,海格便在外面租了一套一室一廳的公寓,花了幾千馬克,布置起了一個溫馨的家。
但時間一長,問題就出來了。每個月光房租就是800馬克,約合人民幣4000元左右,還有其他開銷,單靠海格一人打工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虞紅平也必須掙錢。
這在以前根本不成問題,虞紅平可以到任何一家中國餐館去打工。但現(xiàn)在海格不讓他去打工了,只讓他在家里拼命地學(xué)習(xí)德語。
深受中國傳統(tǒng)思想影響的虞紅平難以忍受這種“吃軟飯”的生活!過了不久,他便在外面找了一份工作——每周六自己開車從200公里外的海港批發(fā)一些海鮮,運回柏林,然后賣給旅德華僑。每做,大約賺500馬克左右,足夠維持一周的生活。
就這樣,邊打工、邊讀書,在海格的精心指導(dǎo)下,虞紅平的德語水平日見長進。
轉(zhuǎn)眼到了1998年年底,經(jīng)過兩年多的戀愛,海格和虞紅平早已心心相印,兩人租了一套兩室一廳的公寓,準(zhǔn)備于1999年1月1日正式舉行婚禮。
可家才搬到一半,海格的父親找上門來了。這位飛機制造公司的主管一臉的傲慢,見到虞紅平,視若沒見,一開口就直言告訴海格,他有一位朋友(飛機制造商)的兒子很喜歡海格,這幾天一直呆在他家里,希望海格能回家去看看。
海格告訴父親:“不用了,我已經(jīng)有男朋友了!”她指著虞紅平。
海格的父親這時才把目光掃向虞紅平,他臉色鐵青地盯了良久,然后指著海格說道:“你們不會長的!”說完,摔門而出。
兩年來,海格和虞紅平第感到了隱隱的不安,一股陰影悄悄籠罩在兩人的心上。12月23日,還有兩天就是圣誕節(jié)了,虞紅平為了緩解郁結(jié)在心頭的苦悶,暫時與海格分離,乘機回國。
終成眷屬
一回到桐廬家中,虞紅平便病倒了。躺在床上,與海格兩年多來的恩愛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現(xiàn),那紅袖添香的溫馨,那磨牙斗嘴的樂趣,如今已全部化為泡影。他痛不欲生。
到了第四天,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海格竟從德國打來了電話,她一談就是4個小時,后她告訴虞紅平,她把家搬好后,馬上就趕到中國來與他舉行中國式的婚禮。虞紅平放下電話,喜悅的淚水終于情不自禁地流了出來。
1月15日,虞紅平在北京機場迎來了他生命中的另一半——邁特·海格。一下飛機,他徑直就把她帶回家鄉(xiāng),快到縣城桐廬的時候,虞紅平卻開始發(fā)愁了:家里一貧如洗,除了一臺12英寸的電視機,沒有其他任何電器,連個熱水器都沒有,這么冷的冬天,澡都沒法洗。還有,恐怕也是海格難接受的,就是廁所問題,他們家還是那種傳統(tǒng)的木板式茅坑,海格怎么適應(yīng)得了?
他準(zhǔn)備把海格安排到桐廬富春江大酒店,沒想到海格一口拒絕了:“你們家里也沒有多少錢,我們還是節(jié)約點,回家住吧!”說完,拎起包就走。
海格的到來,給虞紅平父母帶來了巨大的驚喜,虞家為此專門粉刷了一間房子給海格住宿,并特地去為她買了席夢思、洗澡的大塑料盆。海格的確是一個善良體貼的德國女孩,到了虞家后,很快入鄉(xiāng)隨俗,不但親自下廚,洗碗燒菜做飯,而且還承包了一日三餐給豬喂食這樣一項重活。
4月26日,虞紅平與海格終于正式舉行婚禮。婚禮上,海格告訴大家,是一種跨洋越海的純潔的愛,把她和虞紅平聯(lián)在了一起!
后記
5月初,海格離開桐廬,回到了德國。
回國后,她聯(lián)系了很多所大學(xué),準(zhǔn)備讓虞紅平下半年就到德國去深造,讓他不僅多學(xué)一些德語,而且還可系統(tǒng)地學(xué)習(xí)一下工商管理、國際貿(mào)易等方面的知識,以備將來開展中德貿(mào)易之用。如果這個設(shè)想暫時無法辦到的話,海格還有另外的打算,她想從柏林大學(xué)畢業(yè)后就到杭州來,在杭州大學(xué)里當(dāng)一名外籍教師。
1990年,16歲的虞紅平初中畢業(yè)后,即隨親友踏上了前往柏林的謀生之路。
初3年,虞紅平一直在親友的餐館里幫忙。在此期間,他沒上過街,沒休息過一天,以至于3年時間過去了,連一句簡單的德語都聽不懂。到了第四年,他終于有了外出的機會——到柏林墻去轉(zhuǎn)了一圈,沒想到,回家時卻無論如何也找不到路了,他只得跑到警察局,請警察把他送回家。
這件事給他的刺激太大了,這么多年來自己的同伴只知道干活,過著一種與世隔絕的生活,連居住國的語言都聽不懂,難道今后就這么過下去嗎?
他不甘心聽天由命,決定自己闖出一條路來。1993年,虞紅平離開親友,到了德國布蘭登堡的一個小城市,在這里,他邊打工,邊讀德語,課程結(jié)束后,又考了一張駕駛執(zhí)照。
1996年,他再次回到柏林。就在這個時候,他遇見了改變他一生命運的一個人——邁特·海格。
那是4月中旬的一個上午,虞紅平經(jīng)朋友介紹,來到市中心一家華人餐館,準(zhǔn)備在這里先工作一段時間再說。剛到餐館門口,就看見一群客人驚恐地從餐廳里逃了出來,他透過玻璃窗望去,只見餐館里一片狼藉,餐桌傾斜,玻璃碎片和餐具撒滿一地,一個身材高大的男青年手持鐵棍,正緊緊追打一個德國女孩,老板和伙計嚇得全都躲了起來。
稍稍會點功夫的虞紅平,心里“噌”地冒起一股怒火,他沖上前,一拳將男青年手中的鐵棍打飛,然后飛起幾腳將其踢翻在地,把那位驚恐萬狀的德國女孩扶了起來。女孩感激得淚如雨下……
這位德國女孩名叫邁特·海格,是柏林大學(xué)德語系的一名大學(xué)生,一直在這家餐館里打工。那個性格暴戾的男青年是她的男友,幾天前他們已經(jīng)分手。孰料男友又心生悔意,求海格和好,海格不答應(yīng),男友終于兇相畢露,大打出手。
結(jié)果,男友被警察帶走,海格也因為驚嚇過度,被送進了醫(yī)院。
虞紅平留了下來。他一邊幫助收拾餐館,一邊到醫(yī)院去安慰海格。在海格住院的一個星期里,他每天都去探望她,陪她聊天。兩人從童年的經(jīng)歷談到成人的煩惱,從工作的艱辛談到人生的悲歡。兩人越談越投機,兩顆心一下子拉近了距離。
轉(zhuǎn)眼一個星期過去了,虞紅平發(fā)現(xiàn),海格只要和自己在一起,就顯得格外高興,而自己也越來越喜歡往醫(yī)院里跑,他知道,自己已經(jīng)深深喜歡上了這位美麗純情的德國女孩!
但是,錢呢?房子呢?工作呢?連生活的權(quán)利都沒有,拿什么去愛人家?虞紅平痛苦不己。
幾天后,他留下了一個電話號碼,悄然離開了。
再度相逢
足足有半年時間,虞紅平都生活在痛苦的煎熬中。他期盼海格能打電話來,但又覺得,通了電話又能怎樣呢,只會自尋煩惱!
于是,他整日都在外面忙碌著,想借此來沖淡對海格的思念。
有幾次,同屋的老鄉(xiāng)告訴他,有個德國女孩已經(jīng)打來好多電話了,希望他能給她回電,虞紅平苦笑著答應(yīng)了:“我試試吧?!?BR> 他拿起了話筒,但每次剛撥了幾個號碼,又悵然放下了。
有一天,已經(jīng)夜深人靜了,電話鈴驟然響起,虞紅平有種預(yù)感:是海格打來的。果然,拿起話筒,一個魂牽夢縈的聲音又回晌在耳邊。他拿起話筒,愣愣地聽了半響,一聲沒吭,又“咔嚓”一下把話筒放下了。說什么呢,說自己很想念她?說自己還在餐館打工,,過著艱苦勞累的生活嗎?他難以開口。
不久,虞紅平又搬了家,搬到了一個非常遙遠的地方,與海格的聯(lián)系徹底中斷了。
半年后,虞紅平受一個朋友的委托,到柏林一家中國餐館去接朋友的妻子回國。他開著車,路過餐館林立的唐人街時,鬼使神差地,他又來到了與海格結(jié)識的那家餐館,忍不住走了進去。當(dāng)他剛剛踏進大堂,突然感到身后有一種異樣的感覺,回過頭一看,只見海格正站在自己身后,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他,淚水奪眶而出!
虞紅平的心仿佛一下被掏空了,他慌忙就朝門外走,海格追了出來:“打了那么多電話,你都不接,你不夠朋友!”說完,又是淚如雨下。
虞紅平無言以對。
事后,虞紅平問海格:“像我這種流浪漢一樣的人,年紀(jì)又比你小,你干嗎還那么死心眼?”
海格睜著一雙大眼盯著他:“我信命!”
兩個月后,海格和虞紅平便開始了戀愛生涯。
被迫分離
兩人戀愛不久,煩心的事情就來了。
海格是獨生女兒,她的父親是一家飛機制造公司的主管,母親是一家大醫(yī)院的心理醫(yī)生和兒童醫(yī)生,家里有一套很大的別墅,條件非常優(yōu)越,海格上大學(xué)的費用全部是父母支付的。
海格的母親看不起有色人種,也瞧不起生活在底層的勞動人民。她很不喜歡海格去餐館里打工,常常勸海格,開餐館的都是一些沒頭腦、沒文化的下等人,希望不要再跟他們來往。
海格不聽,她有自己的想法,她喜歡自己圈子里的朋友們。對此,母親非常惱怒。
有,海格帶了一位中國女朋友到她家玩,兩人打完網(wǎng)球后,朋友想到海格家的游泳池游泳,當(dāng)她正準(zhǔn)備下水時,海格母親攔住了她,輕蔑地對她說:“你會把游泳池弄臟的!”朋友憤然而去。
在這樣的母親面前,海格是絕對不愿把虞紅平帶回家去的。于是,海格便在外面租了一套一室一廳的公寓,花了幾千馬克,布置起了一個溫馨的家。
但時間一長,問題就出來了。每個月光房租就是800馬克,約合人民幣4000元左右,還有其他開銷,單靠海格一人打工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虞紅平也必須掙錢。
這在以前根本不成問題,虞紅平可以到任何一家中國餐館去打工。但現(xiàn)在海格不讓他去打工了,只讓他在家里拼命地學(xué)習(xí)德語。
深受中國傳統(tǒng)思想影響的虞紅平難以忍受這種“吃軟飯”的生活!過了不久,他便在外面找了一份工作——每周六自己開車從200公里外的海港批發(fā)一些海鮮,運回柏林,然后賣給旅德華僑。每做,大約賺500馬克左右,足夠維持一周的生活。
就這樣,邊打工、邊讀書,在海格的精心指導(dǎo)下,虞紅平的德語水平日見長進。
轉(zhuǎn)眼到了1998年年底,經(jīng)過兩年多的戀愛,海格和虞紅平早已心心相印,兩人租了一套兩室一廳的公寓,準(zhǔn)備于1999年1月1日正式舉行婚禮。
可家才搬到一半,海格的父親找上門來了。這位飛機制造公司的主管一臉的傲慢,見到虞紅平,視若沒見,一開口就直言告訴海格,他有一位朋友(飛機制造商)的兒子很喜歡海格,這幾天一直呆在他家里,希望海格能回家去看看。
海格告訴父親:“不用了,我已經(jīng)有男朋友了!”她指著虞紅平。
海格的父親這時才把目光掃向虞紅平,他臉色鐵青地盯了良久,然后指著海格說道:“你們不會長的!”說完,摔門而出。
兩年來,海格和虞紅平第感到了隱隱的不安,一股陰影悄悄籠罩在兩人的心上。12月23日,還有兩天就是圣誕節(jié)了,虞紅平為了緩解郁結(jié)在心頭的苦悶,暫時與海格分離,乘機回國。
終成眷屬
一回到桐廬家中,虞紅平便病倒了。躺在床上,與海格兩年多來的恩愛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現(xiàn),那紅袖添香的溫馨,那磨牙斗嘴的樂趣,如今已全部化為泡影。他痛不欲生。
到了第四天,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海格竟從德國打來了電話,她一談就是4個小時,后她告訴虞紅平,她把家搬好后,馬上就趕到中國來與他舉行中國式的婚禮。虞紅平放下電話,喜悅的淚水終于情不自禁地流了出來。
1月15日,虞紅平在北京機場迎來了他生命中的另一半——邁特·海格。一下飛機,他徑直就把她帶回家鄉(xiāng),快到縣城桐廬的時候,虞紅平卻開始發(fā)愁了:家里一貧如洗,除了一臺12英寸的電視機,沒有其他任何電器,連個熱水器都沒有,這么冷的冬天,澡都沒法洗。還有,恐怕也是海格難接受的,就是廁所問題,他們家還是那種傳統(tǒng)的木板式茅坑,海格怎么適應(yīng)得了?
他準(zhǔn)備把海格安排到桐廬富春江大酒店,沒想到海格一口拒絕了:“你們家里也沒有多少錢,我們還是節(jié)約點,回家住吧!”說完,拎起包就走。
海格的到來,給虞紅平父母帶來了巨大的驚喜,虞家為此專門粉刷了一間房子給海格住宿,并特地去為她買了席夢思、洗澡的大塑料盆。海格的確是一個善良體貼的德國女孩,到了虞家后,很快入鄉(xiāng)隨俗,不但親自下廚,洗碗燒菜做飯,而且還承包了一日三餐給豬喂食這樣一項重活。
4月26日,虞紅平與海格終于正式舉行婚禮。婚禮上,海格告訴大家,是一種跨洋越海的純潔的愛,把她和虞紅平聯(lián)在了一起!
后記
5月初,海格離開桐廬,回到了德國。
回國后,她聯(lián)系了很多所大學(xué),準(zhǔn)備讓虞紅平下半年就到德國去深造,讓他不僅多學(xué)一些德語,而且還可系統(tǒng)地學(xué)習(xí)一下工商管理、國際貿(mào)易等方面的知識,以備將來開展中德貿(mào)易之用。如果這個設(shè)想暫時無法辦到的話,海格還有另外的打算,她想從柏林大學(xué)畢業(yè)后就到杭州來,在杭州大學(xué)里當(dāng)一名外籍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