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大整理08年安全工程師《安全生產技術》輔導資料(十二)

字號:

1、列車重量應根據(jù)機車牽引力、區(qū)段內線路狀況及其設備條件確定;列車長度應根據(jù)運行區(qū)段內各站到發(fā)線的有效長,并須預留30m的附加制動距離確定。
    2、擔當夜間乘務工作并一次連續(xù)工作時間超過6h的乘務員,必須實行班前待乘休息制度。乘務員待乘臥床休息時間不得少于4h
    3、機車車輛無論空、重狀態(tài),均不得超出機車車輛限界,其上部高度自鋼軌頂面的距離不得超過4800mm;其兩側寬度不得超過3400mm。
    4、各種信號機及表示器在正常情況下的顯示距離:進站、通過、遮斷信號機,不得少于1000mm;高柱出站、高柱進路信號機,不得少于800mm;預告、駝峰、駝峰輔助信號機,不得少于400mm;調車、矮型出站、矮型進路、復示信號機,不得少于200mm。
    5、車輛輪對內側距離為(1353±3)、mm;車輪輪輞厚度客車≥25mm,貨車≥23mm;車輪輪緣厚度≥23mm;車 輪輪緣垂直磨耗高度≤15mm;車輪踏面圓周磨耗深度≤8mm。
    6、入貨物列車的關門車數(shù)不得超過現(xiàn)車總輛數(shù)的6%,超過時要計算每百噸列車重量換算閘瓦壓力,不得低于280kN。列車中關門車不得掛于機車后部3輛之內,在列車中連續(xù)連掛不得超過2輛,旅客列車不準編掛關門車
    7、在干線上,應設紅外線軸溫探測網,軸溫探測站的間距一般按30km設置。
    8、接觸網工作電壓為27.5kW,瞬時值為29kW;最低工作電壓為20kW,非正常情況下,不得低于19kW。
    9、在電氣化鐵路上,道口通路兩面應設限界架,其通過高度不得超過4.5m。道口兩側不 應設置接觸網錨柱
    10、發(fā)生重大、大事故的基層單位,應于事故發(fā)生后7日內向鐵路局提出重大、大事故報告,鐵路局接到基層單位重大、大事故報告后7日內報送鐵道部重大、大事故調查處理報告。險性事故發(fā)生后,由主要責任單位在事故發(fā)生后3日內,向鐵路局提出事故處理報告。于7日內公布處理結果。一般事故發(fā)生后,基層單位必須及時進行調查分析并向鐵路局報告。由有任免權的單位對責任人作出處理決定,于5日內處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