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度管理:死亡之旅-最后期限[1]

字號:

摘錄的案例:
    老板BB:今天是1.3日,到10.1我們必須完成AIX新產品的開發(fā),這個產品對公司很重要,具有的優(yōu)先級,這是最后的期限。
    老板BB:我們分析階段要用多少時間?
    項目成員:可是我們還不知道用戶的需求,無法確定分析需要時間
    老板BB:假設需求就在你面前,你需要多少時間分析
    項目成員:如果分析超過4.1日,我們是不可能完成后續(xù)任務的
    項目Lead:我們會找到方法在4.1日完成所有分析
    老板BB:那我們設計需要花多少時間?
    項目成員:沒有分析需要時間估計,很難清楚設計需要時間
    老板BB:假如你已經做過了分析?
    項目Lead:只剩下6個月的時間,設計不要超過3個月
    老板BB:大家能夠同意這個時間,我很高興,好,4月1號前完成分析,7月1號前完成設計,那么你們有3個月的時間實現項目。這次會議是一個榜樣,它表明了我們新的協(xié)商和授權程序工作的有多么好?,F在,大家可以離開,開始工作了。我期望在下周前,可以在我的辦公桌上看到 TQM(全面質量管理)計劃以及 QIT(質量改進團隊)任命情況。
    老板BB:記住,SEI下周要過來做一次評估。這是評估指南。你要把它讀一遍,記住它,然后把它撕碎。它告訴你如何回答 SEI 審計師問你的任何問題。它還告訴你在構建過程中可以使用哪些部分內容以及避免使用哪些部分內容。到 6 月份時,我們會被確定為 CMM3 級機構。
    案例分析:
    倒排進度有時在受資源約束的時候是有效的進度安排方法,當在用戶需求無法明確的情況下卻下明確了產品交付時間,這樣倒排的進度沒有任何意義,的是給高層管理的心理安慰.倒排進度好比用結論本身在證明著結論的正確性,它給我們帶來的迷惑就是已經假設了結論的正確性,然后我們樂此不疲的在用這種未知的假設做著讓高層滿意的推論.
    盲目樂觀,空乏的估算,不切實際的進度,很多項目一開始就注定是死亡之旅.項目經理不能領導項目成功,就只能成為項目失敗的替罪羊.項目經理一開始對高層領導的盲目迎合和缺乏風險意識,最終將使項目和自己受到沉重的代價.任何項目都有風險,但對于耗無勝算的項目(按目標完成概率<40%),的方法就是選擇離開,而不是項目失敗后再來找藉口,請記住選擇和方向很重要,我們在選擇前可以深思熟慮,選擇后則只有勇往直前.
    過程很重要,好的過程有助于我們開發(fā)出好的產品.但在不切實際的進度面前過程更加顯得蒼白無力.對進度的恐慌迫使我們有強烈的意愿去達到各階段的目標和里程碑,因為你和高層領導都清楚這樣一個事實,如果里程碑無法達到,你去告訴你的領導你嚴格的遵守了各個過程是多么沒有說服力的話語.而實際上你完全遵守過程執(zhí)行,往往減少后期大量的返工時間,更容易達成項目目標.不是過程不好,而是我們不夠成熟,我們需要的是盡可能早的暴露風險和未知,這樣你才能安下心來長舒口氣.
    重要片斷:
    令你大為驚奇的是,現在要回答“當用戶敲擊回車鍵時,系統(tǒng)應該做什么?”這個問題,需要填寫15頁的表格和問答題。(華麗而無效的過程)